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时光深处话东坡之每日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286#
发表于 2019-1-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9-1-19 07:57
2019/01/19

好事近·湖上雨晴时

注释;

半篙初没:谓湖水刚刚漫过半根竹杆的深浅。篙(gāo):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棍。
朱槛(jiàn):船上的红色栏杆。鉴:镜子。这里指寒冷的湖水。
白纶(guān)巾:古时一种白色头巾,用青丝绦带制成。
漾(yàng):水面动荡,摇漾。
棹(zhào):划船的长桨。
飘兀(wù):飘摇不稳定。

287#
发表于 2019-1-20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0 08:43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0 07:53
2019/01/20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宋] 苏轼

首席欣赏学习新词,秋老师周末愉快。

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咏人兼咏物,上片以初夏景物为衬托,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在古代诗人笔下,白团扇常常是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 “手弄生绡白团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内心一种无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时似玉”,实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运。
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在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这首词此词之意蕴,冠绝古今,取景清幽,意象清隽,托意高远。隐约地抒写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抑郁情怀。

288#
发表于 2019-1-2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9-1-20 07:53
2019/01/20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宋] 苏轼

贺新郎;
1. 词牌名。苏轼 填此调有“乳燕飞华屋”句,故又名《乳燕飞》;又有“晚凉新浴”句,故又名《贺新凉》;又有“风敲竹”句,故又名《风敲竹》。 宋 叶梦得 词有“唱金缕”句,因又名《金缕歌》、《金缕曲》、《金缕词》。 宋 张辑 词有“把貂裘换酒 长安市 ”句,故又名《貂裘换酒》。调始自 苏轼 ,但因后段“花前对酒”句少一字,且格调未谐,故《词谱》以 叶梦得 词为正体。双调,一百六十字,前后段各十句,六仄韵。另有一百十五字、一百十七字诸体。参阅《词谱》卷三六。

2. 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南吕宫。北曲字数与词牌不同,用在套曲中。南曲又有二:一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289#
发表于 2019-1-21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1 08:30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1 04:52
2019/01/21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早晨好秋老师,祝您新周愉快。

青玉案;词牌名。名本 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宋·贺铸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此首词作于公元1092年(元祐七年)。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词人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
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
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
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明知不可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涯之可衰,情真意切,“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
全词写词人思念朝云,写法婉曲,含蓄深沉。

290#
发表于 2019-1-2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2 08:52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2 02:45
2019/01/22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今天又是一首新词,秋老师辛苦了。

采桑子;词牌名。原本 唐 教坊大曲,名《採桑》或《杨下採桑》。
南朝 后主 作词名《採桑子传》, 宋 初名《採桑子》。一名《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四字。
此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十月,词人从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行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与朋友孙洙相遇,据《东坡词》引《本事集》云,这次他们又约上王存,同登多景楼,座中还有官妓胡琴弹曲助酒。词人欣然命笔,做成此词。
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首句“多情多感仍多病”四借用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首句“鲁钝仍多病”的句型和后三字,连用三个“多”字言情发端,以其奇兀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尊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集会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平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
下片“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291#
发表于 2019-1-2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9-1-22 02:45
2019/01/22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注释;
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292#
发表于 2019-1-23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3 09:27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3 06:12
2019/01/23

洞仙歌·冰肌玉骨

今天又是一首新词,秋老师辛苦了。

洞仙歌: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 敦煌 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 宋 词异。 宋 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参阅《词谱》卷二十。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点评

这家伙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来这里学习。还有没有比你勤奋的人?  发表于 2019-1-23 10:18
293#
发表于 2019-1-23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1-23 10:17
今天好像还有位置,咱先占着。让后来者无法入前三队列。

草啊,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你也快点行动吧!
294#
发表于 2019-1-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4 09:09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4 05:06
2019/01/24

洞仙歌·江南腊尽

秋老师早晨好,您辛苦了。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作者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平易晓扬的语句中,却藏有探沉的含义。
全词以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

295#
发表于 2019-1-25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5 09:50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5 06:50
2019/01/25

永遇乐·长忆别时

今天又是一首新词,秋老师辛苦了。

永遇乐;1.词牌名。 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本仄韵,南宋人始有用平韵者。 2.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歇指调均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者。
    这是一首怀人词,是为寄托对好友孙巨源的怀念而作。这首词一般认为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在孙巨源离海州三月后经行海州,登景疏楼,想起与孙巨源润州相遇,楚州分手的往事,不由心有所动,遂作此词。
  上片由设想巨源当初离别海州时写起,以月为抒情线索。首三句写景疏楼上饯别时“明月如水”;“美酒”三句写巨源起行后明月有情,“随人千里”;下六句写别来三度月圆,而旅途孤单,无人同醉,唯有明月相共,照影无眠。几种不同情景,层深递进。但这都是出自词人的想象,都是从对方在月下的心理感受上落笔,写得极有层次,形象逼真,情景宛然。词人这样着力刻画,表面上是映托巨源,实际上是写词人自己怀人之思。
过片三句点破引发词人遥思之因,有客从濉上来,捎带了巨源“深意”,遂使词人更加痴情怀念。“凭仗”三句,又发奇想。
    此词以离别时的明月为线索抒写友情,艺术上别具一格。全词五次写到月:有离别时刻之月,有随友人而去之月,有时光流逝之月,有陪伴词人孤独之月,有友人所望之月。词之上片以写月始,下片以写月终,月光映衬友情,使作品词清意达,格高情真。全词通过借景抒情,将词人内心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296#
发表于 2019-1-2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6 08:44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6 05:45
2019/01/26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

周末愉快秋老师。

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上片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写对杭州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钱塘风景古来奇”一句,是对杭州美景的高度概括,涵盖了时、空两个方面,用一个“奇”字点明了它的审美特征。后两句为又一层,写对迎候新太守的场景的想象。通过想象和心理描写,显示了迎接新太守的热情和真诚。
下片借当前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送旧迎新时难堪的情绪。“若为情绪,更问新官,向旧官啼。”意思是说,还要问一问两位太守,当新官面对旧官,杭妓哭笑不得的时候,你们的感受如何呢?试想对身为官妓的“杭妓”来说,前任“旧官”与后任“新官”杭州太守哪里是什么前夫、后夫?既然如此,又哪里谈得上什么哭笑不得!词人这样写,只是一种游戏笔墨,向两位同僚寻寻开心,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友谊的一种表示。
全词围绕着送旧官、迎新官来写,且采用用典的写作手法,既赞美了风景,又有对人物的评价和细致的心理刻画。虽是应酬之作,但表达得很风趣,也没有阿谀之情。

297#
发表于 2019-1-2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7 11:10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7 09:06
2019 · 01 · 27

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

首席欣赏学习了。

上片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幽恨。词人借北齐善弹琵琶的冯淑妃的名字指称琵琶女,暗含着对她的技艺的赞许和肯定。写琵琶女,句句紧扣琵琶的弹奏,寥寥几笔,就能给人以比较鲜明、深刻的印象。
下片转换角度,写琵琶女的外形美。过片肤莹玉,鬓梳蝉两句,从正面着笔写琵琶女的肤色白皙和鬓发俏丽,像是电影中的两个特写镜头,表现了琵琶女外形的美丽。
从全词来看,上片为主,而下片为宾,下片所写的人的外形美,对于上片所写的技艺之精、乐声之美来说,也是一种衬托。词人使二者相得益彰,更突出了琵琶女美的形象。这是作品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色。

298#
发表于 2019-1-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實 发表于 2019-1-27 09:06
2019 · 01 · 27

诉衷情·小莲初上琵琶弦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又名《一丝风》、《诉衷情令》等。有唐词、宋词之分。唐词有单调、双调两体。宋词皆双调。
小莲:北齐后主高纬宠妃冯淑妃名小怜(一作莲),能弹琵琶,善歌舞。此处借指琵琶女。
碧云天:意思是蔚蓝的天空。
绣阁:闺房,指女子的住处。幽恨:深恨。
莹玉:形容皮肤洁白。莹:玉色美石。
鬓梳蝉:将鬓发梳成蝉翼的形状。
绮窗:雕画美观的窗户。
素娥:传说月中女神名嫦娥,月色白,故又称素娥。
故故:故意或特意。唐、宋时口语。
婵娟:美好的样子。

299#
发表于 2019-1-28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8 13:39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8 06:12
2019/01/28

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台

问候秋老师,祝您小年吉祥。
阮郎归:
牌名。以神话传说刘晨、 阮肇遇仙而复归事得名。双调,九句,四十七字,平韵。又名《碧桃源》、《醉桃源》、《宴桃源》、《濯缨曲》。见《词谱》卷六。
这首词约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是词人去三地赈济灾民,三次经过苏州姑苏台,最后一次在酒席上作的词。当时苏州太守王诲设宴。席间一相熟歌妓随口问道:“这回去了,还来不来?”词人借景抒情而作此词。清尊应该就是清冽的酒。清尊长是开,意思是清澈的酒啊就那么一直打开着。词人借酒兴来感叹,苏州园林悄然兴盛,但却不能时时拥有这美好的景致,尽管一年来了三次,当佳人问他还来不来的时候,他却很悲观,“情未尽,老先催”。时年词人才38岁,竟然也服老了。清酒常开之意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之句相同,宣扬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300#
发表于 2019-1-29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19-1-29 11:06 编辑
秋實 发表于 2019-1-29 06:22
2019/01/29

阮郎归·歌停檀板舞停鸾

早晨好秋老师,您辛苦了。

注释:
檀板,简称板,乐器,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
兽烟,兽形香炉中冒出的香烟。
瓯,是汉语词汇,汉语读音是ōu,指中国古代酒器,古人也将陶瓷简称为瓯。饮茶或饮酒用。形为敞口小碗式。
“香分”之香,当是指茶香,不是香钱。
春笋:原指春天刚冒芽的嫩竹,这里代指茶的嫩芽。
绛纱笼:红色的帏帐,这里代指朝服。
茶笋是指的茶树,不是泡在杯中饮用的茶芽。
这里的“捧瓯”,那当然是指由茶芽制成的小凤团,而不是茶树了。那么“春笋”应该是喻侍女之手,用手捧瓯。
青箬裹,绛纱囊。”意思就是把茶叶用青箬裹住,用红纱包住。“笼”在这里用作动词——包。与“囊”意同。
这首阮郎归是咏茶词,从点到面,由静到动将茶之神韵刻画的惟妙惟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13:35 , Processed in 0.0765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