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0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祭扫随笔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7-2-1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干透的黄蒿显得极其古老而难辨真容,那种古老之相极具飘忽感,仿佛未曾与我一起生活过的祖先,只闻其名,未见其容。生气尚存的巴地草就不一样了,它们很像我经历过的一长串时光,扭结,勾连,缠绵,缱绻,似曾相识,只是一时记不起他们的名字——我又把它们当做我的另一些先祖了,我感到我站在那样的黄土地上,晒着冬日的阳光,很像一株尚未干枯的黄蒿。
——这一节,令人心神出窍!有形的无形的,既清晰又飘忽。是感觉上的,仿佛也来了知觉里。奇异!
观察者和对象物。一旦纯粹,物我何别?
这一节真好!
2#
发表于 2017-2-18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烛、纸钱、鞭炮,倏忽之间全都付诸祝融。我就感到神异:阴阳两世并不是以深厚的黄土相隔的,而是相隔以火。燃放烟火的当然一定是活着的人,享受烟火的一定是死去的人。
——常态,为什么却一见惊讶呢?阴阳以火相隔,起码我从未这么想过。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到底是会走到深一层的认知里哦。受教。
3#
发表于 2017-2-1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2-18 20:52 编辑

我们总在忽略乃至回避死去的价值,又以努力活着的方式证明死去的价值。——这个深刻。真实总是如此令人悲伤的深刻。如此,是深刻好还是肤浅好?我是白问了。您会说,就像柔软的人,坚硬不了。天生轻薄的人,就连经验的痛苦都碰不到沉厚一边一角。
那么,或许在天来说,其实是各有其好。如果天有意的话。
4#
发表于 2017-2-1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2-18 20:55 编辑

祭扫文多见,于祭扫及其相关思辨也有见。乡村和城市的差异,文明上的,物质上的,如今终究还是物质胜了吗?连怀念都被推去远远的后面。但您写得更其浓烈而深静,伤怀伤意深深,有叹无怨。开阔,是您特有的艰深而开阔。
惊异于您有似诗人的通灵之感!您的类比、用词、感觉,都不寻常。刚读您几篇文字,要好好学习,或许某一天才可能会随上您思路。问好老师,春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20:32 , Processed in 0.05171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