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陆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月儿(中篇连载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枫叶飘飘 于 2017-6-14 13:13 编辑

   1.
  柳惠林家是两间土坯房,外观给人破败的感觉。屋顶上的苫房草高低不平,靠近房脊的地方还长了许多青苔,两只老家贼落在屋脊之上,“唧唧喳喳”叫着,给这寂静的小院增添了些许活力。老式的窗棂上是新糊上的窗户纸,乳白色的窗户纸还没有用豆油漆过,与斑驳的外墙极不协调。屋子的东面是一座方形的烟囱,烟囱上的袅袅炊烟,为小院增添了不少人气。屋门半遮半掩,饭菜的香味从敞开的门缝里飘出来,似乎是葱花的味道。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推门出来,一只手扶住门框,摸索着向前走几步,呼唤道:“惠儿,该吃饭了,一会还要下地干活。”

  “奶奶,忙上好。”正在当院和泥的柳惠林答应一声,撂下手里的家伙,看见老奶奶还要往前走,柳惠林马上提醒道:“奶奶,前面是泥堆,你眼睛不好就别走了,我洗洗手就进屋。”

  柳惠林将水桶里的水倒进黑色的少了半边盆沿儿的泥盆子里,三下五除二洗了手和脸,又将脚丫子放在水盆里,立刻,盆子里的水变成了黄色的泥浆。柳惠林端起盆子,将盆子里的水泼在黄泥上,又倒了半盆子水,把一双脚洗干净,趿拉一双鞋,又将盆子里的水倒掉,小心地将泥盆放在一边,这才向屋里走去。

  就在柳惠林洗脸洗脚的档口,老奶奶早已经进屋,炕桌早已经放在炕上,饭菜已经端到了饭桌跟前,老奶奶正摸索着盛饭。柳惠林快走了两步,扶住奶奶,说道:“奶奶,我来。”柳惠林接过饭碗和饭勺,一个放在饭盆里,一个放在饭桌上,腾出两只手,将奶奶扶到炕沿上坐好,就拿起饭碗,盛了一碗粥,放在奶奶面前,拿一双筷子递给奶奶,把菜盘子往奶奶面前推了推,说道:“奶奶,多吃点。”

  “惠儿,多吃点饼子,我要了点咸黄瓜,你也吃一点,省着烧心。”

  柳惠林拿过一个大饼子递给奶奶,又看着盘子里的干豆角丝,问道:“奶奶,哪儿来的豆角丝啊?”

  柳惠林知道,从姑父家出来,只有一点苞米茬子和一点小米,还有半袋子土豆,其它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因此,才会有这一问。

  “前院你三姑派佩颖送来的。佩颖这孩子真会说话,我这眼睛也看不清楚,模模糊糊一片。这孩子好啊,就是看不清长啥样,俊不俊?”

  “好看,奶奶。”

  “唉!”奶奶没来由地叹一口气。柳惠林停下筷子,问道:“奶奶,怎么了?”

  “没怎么,赶紧吃饭吧,一会就上工了。”

  柳惠林三下五除二扒拉完碗里的饭,将饭碗放在饭桌上,说道:“奶奶,我吃完了。”柳惠林站起身,叮嘱道:“奶奶,把饭碗放到饭锅里就行,回来我弄,我走了。”

  “惠儿,别累着,早点回来。”

  柳惠林答应一声,其实他人已经走出去了。现在正是春季大忙季节,学校都放了农忙假,十三岁的孩子们,只要大人同意,也到了田间地头,干不了别的,点种子总行吧。

  走到村街上的柳惠林扭回头,奶奶正倚在门框上向他张望,柳惠林知道,奶奶什么也看不见,就高喊一声:“奶奶,回去吧,别出门,小心泥堆。”奶奶喊了一句什么,柳惠林没有听清楚,但是柳惠林知道,奶奶一定是牵挂他,让他早一点回去。

  柳惠林向西走了一段路,就在一个胡同里向南拐去,这才到了生产队门前的正大街。刚刚拐上正大街的柳惠林,就看见月儿在他的前面不远处慢悠悠走着,柳惠林知道,月儿在等他,柳惠林就加快了脚步。

  2.

  月儿是百家姓的头一家,大名就叫赵月,多半人都把月字儿化了,也就变成了赵月儿。十八岁的赵月儿还在上学,这是九年的最后一年,再有几个月,赵月儿也会放下书包,走进田野。现在是春种大忙季节,就是赵月儿她们也不例外,也放了农忙假。对赵月儿来讲,放不放农忙假都不打紧,学校在搞开门办学,八年级、九年级两个学年的十二个班级,都去了县里的林场。

  说是林场,土地面积占整个林场的百分之七十都是农田,地里干活的多半都是这群学生娃。开门办学嘛,农村的娃子就只能学农。赵月儿是九年一班,全学校最多的学生,从去年夏天全班的六十四位学生,到现在的三十八位,差不多有一半学生都必要毕业证而回家真的种田去了,反正在学校也是这样,还没有工分。赵月儿也是几起几落,要不是妈妈秦桂春拦着,赵月儿早就回家了。

  赵月儿十八岁,出落得楚楚动人,只是鼻梁上的雀斑使这块白玉有了瑕疵。在幸福中学,赵月儿既是校花又是班花,她的屁股后面像一群苍蝇,使得赵月儿无形中多了许多烦恼。在学校,赵月儿像一位高傲的公主,对谁都不多看一眼,因为她心里早已经有了人,那就是比她大两岁的柳惠林。

  赵永刚今年也是二十岁,比柳惠林大两个多月,两个孩子一起长大,一起上学,又在同一个班级,直到柳惠林八年级的时候缀学这才分开。柳惠林比赵永刚早一年下庄稼地,两个人的友谊也没有因为柳惠林的缀学而中断。柳惠林是赵家的常客,可以说柳惠林和赵月儿是一起玩大的。小时候玩过家家,柳惠林和赵月儿就是搭档,一帮用纸剪的孩子,一男一女两个娃娃,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直到有了羞耻心两个人才算分开。两个人谁都没有把话说明白,彼此心里想的是什么话都明白。

  柳家是没问题,关键是赵家。两个孩子的事,赵妈妈心知肚明,不好伤了宝贝女儿的心,因此,赵妈妈四处张罗给柳惠林介绍对象。在幸福公社山弯大队第三小队,谁都知道,赵妈妈是保媒拉纤的行家里手,一到过年的时候,赵家都会又送礼的,功劳自然是赵妈妈的。

  在赵妈妈眼里,柳惠林真的是好孩子。好孩子归好孩子,当女婿那是万万不行,原因就在于柳家太穷。

  说起柳惠林,真的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他娘生他时候大流血,都没有看到自己的宝宝是什么样子就撒手而去,是奶奶用米汤喂大的。他爹柳大柱给柳惠林找了一个后妈,这女人要和寡妇婆婆分家,孩子也不要,柳大柱一气之下就离了婚,此后再也没找女人,家里一直是祖孙三代三口人过日子,好歹有个寡妇惦记柳大柱,还没有娶到家,柳大柱就得了痨病,柳惠林十六岁那年,家里就剩下祖孙俩。奶奶的眼睛也不算太好,柳惠林又在上学,姑姑柳枝就将母亲和侄子接回家中一起生活,柳惠林家的两间土坯房就空了起来。

  山弯大队一共是三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相距都不远,三队与四队属于一个村子,就是东西之分,柳惠林祖孙俩在柳枝家居住,也是没离开这个村子。柳枝家生活条件不好,又多了两口人,更是捉襟见肘,原本还想上学的柳惠林只好缀学务农。柳惠林祖孙俩属于三队社员,柳惠林缀学后自然要去三队上工了。就是口粮和自留地也都是三队的。

  寄人篱下,柳惠林总想和奶奶一起搬回去,孝顺的柳枝一直不让。去年秋天,柳枝腰上不知道长了什么东西,一开始只有小火疖子般大小,后来就化脓了,而且越来越大,只好送到县医院,几天之后,医生告诉家属准备后事,柳枝抬到家里的第四天,再也没睁开眼睛。

  梁庆学家挨肩是三个小蛋子,大儿子结婚后分家领过了,柳枝这一去世,家里的三个跑腿子连一个做饭的都没有,奶奶和柳惠林就继续留在梁家。

  今年开春,梁庆学办了一个后老伴,后老伴田凤芝有一个十八岁还在上学的女儿,这里住不开也就在姥姥家借住。好景不长,后老伴进门不到一个月,柳惠林祖孙俩只好卷铺盖回到了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zizhu 发表于 2017-6-13 21:36
感谢老师赐稿!

谢谢版主
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辛苦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来滴
5#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7-6-14 04:57
欢迎朋友来太虚发文谢谢支持遥握

版主夏安!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7-6-14 05:25
按论坛要求,段与段间空一行段首空两格,原创首发文末加版权

这个我还不会排版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有劳飘飘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飘飘 发表于 2017-6-14 05:37
老家贼,这里叫喜鹊

地域不一样,对鸟儿的称谓也就不一样
9#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飘飘 发表于 2017-6-14 05:37
地方土语不一样,不过读来亲切

可以空一行排版吗?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次发文时注意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飘飘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飘飘 发表于 2017-6-14 19:14
你的第二章重新起一页

和第一不连接啊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枫叶飘飘 发表于 2017-6-14 19:25
柳惠林和月儿可谓是青梅竹马,能够走到一起吗?

世事造化,就看以后的发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0 00:38 , Processed in 0.05181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