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67|回复: 1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木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8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3 编辑 <br /><br />        木 桶

          ■
敬一兵

  木桶安静地站在墙角边。

  弯曲的木纹,在尘埃的覆盖下,就像越发暗下来的黄昏色调,隐藏了许多玄机。潮湿的地气,无法阻止木质干燥产生的裂缝,走在寂寞的木桶身上。这是一个久远泛黄的旧日世界。夕阳的光线翻过桶壁跌落在桶里,立即就让整整一个夏天的生动记忆,在深秋苍凉迷茫的沉睡中苏醒过来,显现出了对远方虔诚渴望的姿势。所有的喧嚣在木桶四周继续着它们的流淌。蚂蚁不时在它们熟悉的木桶底下钻出钻进。污浊的色斑肆意地在木桶上生长起来。颓败的景象天天都随了灰尘在桶里桶外沉淀。急匆匆的现实世界,是不会用耐心来关注一只木桶的命运。在它们的眼睛里,木桶就是一个荒芜的旷野。

  一只木桶就是一个死者的遗物。得出这个结论,是来自于木桶的孤单、寂寞、卑微、简朴和闲置在墙边上的姿势集体向我发出来的追问。看过秋雨的天气中,从泥泞里冒出来的枯草被冷风吹拂摇曳的情景,我就知道,那些枯草,和这只木桶一样,正在向我伸出求救的手臂摇晃和呐喊。一次摇晃和呐喊,就是关于消失的一次特写。无论这只木桶曾经盛装过多少次清澈的河水,旧日的生活景象,还有沿着桶的内壁被时间、情愫和味道沉淀出来的那一层滑滑的青苔,此刻都随了它们远逝的脚步声,飘飘荡荡走进历史里面去了,只剩下一个空壳,一边经受着岁月的风吹雨打,一边向我的感官发出最后一次邀请。

  这是一场悲剧,宿命的悲剧。

  是谁花了那么多的精力,投入了那么多的情感,成就了这只结实的木桶,却又把它置身在如此冷落不堪的境地?让我用目光好好抚慰一下它吧。这样想着,我的目光就完全集中在了这个没有名字,像荒野里的草芥说消失就消失了的木桶身上。

  一个白天,就要在夕阳的屁股后面拉上帷幕了。我抽烟从嘴巴里吐出来的烟雾,丝丝缕缕扩散在时间里,最后被我遗忘。木桶里面,又是谁被遗忘了呢?眼睛盯在木桶身上的时候,就是我关闭了自己与现实世界的门扉。那些被胶皮轮子碾扁了的景象,被钢铁和水泥阻隔了的声音,才有了机会在我的身后,复原成了一座小院里的水井。水井边的早晨是十分忙碌的,大妈把系了长长绳子的木桶放进井里盛水,提上来先倒给端了脸盆站在旁边的邻居孩子洗脸刷牙,再提一桶进厨房做早饭。早饭好了,就扯了嗓子喊小二狗,小二狗,太阳晒屁股了,还不起来吃饭,吃了饭快去上学。要是在星期天,井水还会被欢快的声音催促着,热热闹闹开成一朵花。小唐虽然才读小学五年级,却是院子里所有孩子的姐姐,相貌像花一样好看,歌声也好听,她一边在水井边洗衣服,一边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欢快的音符,跳跃的音线,总是与从瓦檐上泻下来的阳光,放在她身边的那只木桶里晃晃悠悠的井水,父母从楼上窗户里伸出脑袋倾听的陶醉模样,还有隔壁大婶淘米、大爷用烧开的井水泡茶看报、小二狗的父亲用井水冲洗三轮车的情景纠缠在一起,编织出热烈清亮的生活画面。

  井水把生活洗得透彻明净。在井里进进出出的木桶装满了平和的日子。小院里的银杏黄了。四分五裂的心被木桶围在了一起。安然悠闲的时间中到处都是我的影子。此刻我才敢彻底肯定,看似与我的性格迥然不同的木桶,从质地到内容都是与我呼应成了一体的。我的眼光被牵引着走进木桶,是因为我孤独寂寞。木桶走进我的眼帘,是因为木桶认出了我就是有水井的那个小院里的一个孩子。

  夕阳收尽了最后一抹余光。晚风吹得呼呼着响。四周没有一个人,让木桶更加显得寂寞和孤独。这种寂寞和孤独,正是我朦胧知遇的那种生命逝去后的寂寞和孤独?昔日的生活和人物,已经在我的眼眶里谢场了,带走了我记忆里所有的鲜活元素。现实让我的感官倍受威胁,真实得就如同这只木桶,干冽多于潮湿,凄凉多于温暖。好在木桶没有被谢幕的人带走,而是遗留下来让我从头到尾细细阅读。读一遍,我的目光就渐渐潮湿起来,再读一遍,想着自己的童年生活就居住在一只被人丢弃的木桶里,泪水就流下来了。

  看一眼木桶眼睛就要落泪。摸一下木桶就觉得是手对木桶的亵渎。甚至,就连现在我心里一想到木桶,就会感到羞愧与自责像刀一样切割肌肤带来的飕飕凉意,以及跟在凉意后面慢慢出现的疼痛。疼痛并不尖锐,但长久,让伤口无法愈合。事实就是这样,当木桶与眼泪这个词汇一起出现的时候,眼泪不是矫情而是疼痛,不是感动而是自责,想阻止都阻止不了。

  我用自来水龙头丢弃了木桶,丢弃了木桶就是丢弃了我的童年,就像用空调丢弃了春夏秋冬,用汽车丢弃了腿足跋涉的机能,用电脑丢弃了象形文字的书写。我没有什么再丢弃的了,再丢弃,就只能是丢弃我自己的身体和梦想了。我生活的城市,日渐新贵起来。街道越修越宽,楼房越盖越高,可就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木桶栖居下来,木桶只能够在城市的边缘行走,只能够把自己的身影,留给僻静的荒野。这样想象一次,我的心就会酸楚一次,就会觉得自己渺小得连一只木桶都不如。木桶有多大,它的胸怀就有多大,不仅能够装下我的童年,还能够装下我祖先的童年,装下整个淳朴清新的自然世界,不挑剔,不修饰,一切都是客观真实的。我丢弃了木桶,但木桶并没有丢弃我,即使此刻它们已经被黑暗深埋了,被我长满了思想苔藓的泥土年复一年给掩埋了。我不敢再用随心所欲的目光与木桶对视了,因为越是长久的对视,木桶就会像一面镜子那样,越是清晰地呈现出我卑鄙而又丑陋的身影。我甚至也不敢长久去想木桶,因为我越是想它,木桶要丢弃我的念头,就越是蠢蠢欲动,没有办法。木桶抛弃我,就是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抛弃我,这样的结局,想想就让我恐惧害怕。

  木桶继续安静地站在墙角边。

  天已经黑尽了,看不见寒冷,但能摸到寒冷的骨骼。木桶也黑尽了,仿佛披在佛徒身上的袈裟,看不见身体的轮廓,但能摸到肌肤与线条因了呼吸呈现的动感。埋藏在心中的热爱与眷念,制造了木桶在黑暗中继续呼吸的景象,也制造了我寻找木桶的迫切和木桶寻找我的焦虑。很多时候,我们在寻找历史的时候,历史也在寻找我们。这些没有声音的声音,没有色彩的色彩,没有温度的温度,成了我敬佩那个永远也不会谋面的木桶制造者高瞻远瞩的全部理由。他把自己所有的美好期盼,连同他的卑微的命运,还有对生存环境的所有感念与感恩一道安放在了一只木桶里面,就是为了使他自己狂乱的呼吸和心跳,渐渐停靠在心平气和的韵脚上,渐渐打磨出能够朗朗上口的生活发音,渐渐从一次次对过去的回望中,体验到悲悯而又温柔的人性,又渐渐让这种悲悯的情愫,成为体醒后人珍惜环境、珍惜环境也就是珍惜生命的警钟。怎么看,这只木桶,都仿佛是对一个城市的祭奠,都仿佛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沉默不语,将被声音、黑暗、时间和意识的泥土掩盖了的真相,呈现出来。

  木桶安静地站在墙角边。说句老实话,我真希望木桶这样一站,就站成了永远的姿势。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23 编辑 <br /><br />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嘎玛丹增 于 2009-12-18 00:14 发表
对这篇字的语言活力,喜欢得很。俯拾皆是陌生的造句,给人以别样美感,使得句组蕴含出咄咄逼人的审美引力,不能放下。
于今虽然不太喜欢长句,但老乡的长句弄得巴适。有人说,长句和生命状态有关,有激情和健康的人 ...
老乡的精彩点评令我动容,个中观点确实值得借鉴,严重感谢,握手致意!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嘎玛丹增 于 2009-12-18 00:14 发表
对这篇字的语言活力,喜欢得很。俯拾皆是陌生的造句,给人以别样美感,使得句组蕴含出咄咄逼人的审美引力,不能放下。
于今虽然不太喜欢长句,但老乡的长句弄得巴适。有人说,长句和生命状态有关,有激情和健康的人 ...
同时也十分感谢你第一时间点评!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hai66666 于 2009-12-18 07:25 发表
:handshake :handshake
问好老朋友,近来一切可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莲千语 于 2009-12-18 08:04 发表
木桶,时而为具象的现实,时而为抽象的回忆。
尤其喜欢作者描写童年小院的片段,
品读时耳边也依稀响起哗啦啦的井水泼溅声。
末尾点出对当下环境恶化的不安。
更赋予全文浓浓的忧患意识——全篇不离木桶,全篇又 ...
十分感谢你的悉心评点与认同鼓励,握手致意!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12-18 08:22 发表
木桶,是岁月的见证.小时候,我们家乡一般人家都有2个以上的木桶,大木桶装水要2个人抬,小木是一个人拎.先是河里水,后来是水井里的水,现在小木桶早就不用了,就连浇菜水,也是将水龙头拖到地里直接喷.敬版的文字,透溢出生 ...
为大相朋友的专业点评而感动,为大相朋友的热情鼓励而感激,严重握手!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18 08:38 发表
对于您的散文,我并没有能力站立于俯视的位置去用理论评论,只能以某一个角度表述一种内心的感受。如果说音乐能够让人沉静下来并且展开厚重的思绪,那您的散文就真的如同一段美妙绝伦的乐曲了。只有漂流在这样的乐曲 ...
这样的回帖点评精妙而又专业,看透了我的心思,敏锐的洞察力令我敬佩,除了感谢,还是感谢,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严重握手致意!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夏日荷风 于 2009-12-18 08:39 发表
好评和好文一起学习!
再次致意!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灵燕 于 2009-12-18 08:54 发表
对这篇字的语言活力,喜欢得很。俯拾皆是陌生的造句,给人以别样美感,使得句组蕴含出咄咄逼人的审美引力,不能放下。好文章学习!
谢谢提读鼓励!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运涛涛 于 2009-12-18 09:06 发表
读着感到有画面在文字中,感到没有生命的木桶活了。欣赏力作。
谢谢点评,握手致意!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09-12-18 10:48 发表
一章静物的素描,一场透过静物本身的思考,一次思想越于生活之上的洗礼,一部冥想积累之后而奔涌的交响。——这是对敬老师这篇散文的最初印象,激动的情绪,令我停在这章字面前无法言喻那些内心的共鸣和被解读感。从 ...
十分感谢小暖朋友的悉心评点和热情鼓励,握手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09-12-18 10:53 发表
摘下珍贵的句子把味其中:
“急匆匆的现实世界,是不会用耐心来关注一只木桶的命运。在它们的眼睛里,木桶就是一个荒芜的旷野。”
“看过秋雨的天气中,从泥泞里冒出来的枯草被冷风吹拂摇曳的情景,我就知道,那些 ...
还请多提意见!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09-12-18 10:55 发表
“井水把生活洗得透彻明净。在井里进进出出的木桶装满了平和的日子。小院里的银杏黄了。四分五裂的心被木桶围在了一起。安然悠闲的时间中到处都是我的影子。此刻我才敢彻底肯定,看似与我的性格迥然不同的木桶,从质 ...
再次感谢你的认同与提读!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任文 于 2009-12-18 11:05 发表
木桶,是岁月的见证。
学习!问好!
谢谢提读,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4 17:39 , Processed in 0.05964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