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98|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草舍无瓦(组诗)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8-11-13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问候,先。
2#
发表于 2018-11-13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女人,三种情态。却道不尽人世苍凉,风尘依旧。
收尾一句“家为何是”,慨叹和疼惜尽在。

这人世纷扰,这女子的丰饶,这诗人情怀,像是秦淮,像是西湖,像是明月千里,既是过往也是当下,既是诗歌也是生活。
每个人故事不同,人生也会有不同走向。但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人们总会记住那有情有义,刚烈忠贞,坚韧付出,以及保有最真性情的人。
在李香君,是气义;在苏小小,是野泼泼的性情;在刘细君,则是难以言说的不能幸免之伤,有家国大义,有个人深切之痛。

最近在读书,诗歌多一些。可是读这样的诗歌,会让人在读后不由自主转换读书方向,侧重文史。

问候建中!
3#
发表于 2018-11-1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岐岐 发表于 2018-11-13 21:35
我刚刚想说没怎么懂,读来新鲜的很,见鲜然一解,也懂了三分。
好。这诗里的转折干脆利落。

晰子在书画评论弄了个【一日一评】,试着说了说这组诗,稍微详细些。
如下:

三个女人,三种情态。却道不尽人世苍凉,风尘依旧。
收尾一句“家为何是”,慨叹和疼惜尽在。
这人世纷扰,这女子的丰饶,这诗人情怀,像是秦淮,像是西湖,像是明月千里。
其实无论是江南的流水淙淙,还是边疆明月,都是人间。只是,这人间,于个人而言,总是转瞬间,就转换了天地。文字的好处是,可以过去未来,可以古为今用,可以遣怀或论道。所以文字所述,既是过往也是当下,既是诗歌也是生活。

每个人故事不同,人生也会有不同走向。但有一点始终不变,就是,人们总会记住那有情有义,刚烈忠贞,坚韧付出,以及保有最真性情的人。
在李香君,是气义;在苏小小,是野泼泼的性情;在刘细君,则是难以言说的不能幸免之伤,有家国大义,有个人深切之痛。
读王建中,会感觉到丰沛的诗人素养,他有语言的敏感,能放的开,有词语的翻转和脱变,天马行空,不着痕迹。比如,《李香君》里“月亮不曾盗雪”,比如《苏小小》里“绕指可揉”之“揉”字的应用,比如《细君》里“用一枚针,绣好了十三省”。
放得开是一种状态,收得回却是能力。王建中是有收放自如的能力的。在这一组诗歌中,在诗人的看似随意的放马驰骋之中,依旧有一语中的的,直指人性和人心的概括性句式,李香君,是“如此相许,也裂帛袒护”;苏小小,是“那帝国其实撑不下一盏花蜜”;细君,“心中藏着的铁蹄,一生也未曾磨破”。

被诗歌中的一句打动:“也许,爱着就是破绽/而人间苍凉,终究要爱着”。
这或许,也是所以诗歌的主因吧。

最近在读书,诗歌多一些。可是读这样的诗歌,会让人在读后不由自主转换读书方向,侧重文史。
这也是阅读不同的人不同文字的好处,可以叫自己看见自己的短板,想要补课。
题外话了,打住。


地址http://bbs.zhongcai.com/thread-1423636-2-1.html
4#
发表于 2018-11-13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多说,期待多来,期待精彩!
5#
发表于 2018-11-1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建中 发表于 2018-11-14 14:07
送一首《苍梧谣》给兄弟:月,隔帘听雨衣不湿。人何处?鲜然低画楼。

嗯。这个,我也收了。
问候晚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3 14:25 , Processed in 0.0987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