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坚忍伉直说周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坚忍伉直说周昌

  

  有一个成语“期期艾艾”,是用来形容人口吃的,其中的“艾艾”说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邓艾,“期期”则与西汉初年的御史大夫周昌有关。
  
  周昌,和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是同乡,也是沛人,与他的族兄周苛原来都是泗水卒史。刘邦起兵反秦,攻破泗水守监,周昌兄弟二人便都跟了刘邦。入关破秦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汉王则封周苛为御史大夫,封周昌为中尉。后来项羽围攻荥阳时,刘邦出逃,留周苛守城,城破后周苛不肯屈服,被项羽烹死,刘邦便拜了周昌为御史大夫。汉六年,高祖刘邦大封功臣,周昌被封为汾阳侯。
  
  周昌为人坚忍梗直,不违原则,不事谄媚,不畏强权,敢于抗上,不仅朝中大臣都对他敬畏有加,甚至连刘邦、吕后也怕他三分。《史记》本传载:“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可以想像,一个御史大夫,在汉初那样一个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时代,能够得到如此众多精英们的敬服,该是一种怎样的人格魅力?
  
  有一次,周昌去向高祖刘邦奏事,恰逢刘邦正搂着他心爱的戚夫人亲热。刘邦为人,向来颇多无赖行径,别说是搂着美人,就是洗脚、方便的时候也照样接见大臣。可是周昌却不吃这一套,一见此情此景,二话不说,掉头就走。结果颇为搞笑的一幕出现了:无赖出身的皇帝刘邦居然又耍起了无赖,上前追上周昌,骑在他的脖子上问他:“我何如主也?”——你看看,我和哪个帝王可以相比呢?周昌毫不畏缩,挺起脖子抬起头大声回答:“陛下即桀纣之主也。”把皇帝比做亡国之君桀与纣,为此丢了脑袋的不知凡有多少,然而周昌却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其为人梗直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周昌最著名的故事该是他在废太子事件中的当庭抗争了。由于刘邦喜欢戚夫人,爱屋及乌,也就喜欢戚夫人所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于是就想废掉太子刘盈,立如意为太子。大臣们竭力争取仍然无法动摇他的决心,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讨论。就在一次庭议的最关键时刻,盛怒之下更加口吃的周昌直言回击:“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我虽然说话跟不上,可是就是知道这件事干不得;就算你已经决定下来了,我也坚决抗命不从,你就看着办吧!也许是他的盛怒震住了刘邦,也许是他的口吃逗乐了刘邦,总之,这次庭争终于不了了之,“上欣然而笑,即罢。”后来,吕后还为此事亲自向周昌跪谢:“微君,太子几废。”可见这次庭争对保住太子之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在张良的谋划下,太子刘盈的位子总算保住了。可是刘邦太清楚吕后的为人了,这个时候,他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百年之后如何保住赵王如意的性命。这时候,符玺御史赵尧给他出了个主意:“陛下独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所敬惮者乃可。”——为赵王选一个大家都敬畏的国相,大概就可以保住他的性命了吧?而这个唯一的人选就是周昌。于是刘邦便把这个朝中的御史大夫周昌派到赵王身边,做了个诸侯国的国相。
  
  果然不出刘邦所料,他前脚刚死,吕后便打起了赵王如意的主意,派遣使臣召他进朝。周昌则坚决制止,叫如意称病不去。以至于“使者三返”,仍然拿他没有办法。后来,周昌干脆直接点破吕后的阴谋:“高帝属臣赵王,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如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疾,不能奉诏。”——我知道你肚子里打的是什么主意,就是因为恨戚夫人,所以想斩草除根要了赵王的性命。可是高祖皇帝嘱托我看护赵王,我就是不放他去,您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结果吕后盛怒之下又生一计,见召赵王不来,便派使臣召赵国的国相周昌谒见。周昌离开后,赵王如意便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伞,终于应召入朝,结果不过一个多月,就被吕后残忍毒杀了。周昌终于没能完成刘邦的嘱托,没能尽到自己的的职责。他悲愤之余,从此谢病不朝,仅仅过了三年,就死掉了。
  
  周昌已矣,尽管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仍然没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只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强势、更为残忍、更为专横的吕后——在强权和残暴之下,纵使他如何坚忍、如何梗直,也终于无所施从,等待他的只能是潜形隐迹、郁郁而终的命运,留给后人的也只能是无言的叹息。遥想当年,当他挺胸昂首对着骑在脖子上的皇帝大呼“陛下即桀纣之主也”的时候,当他嗑嗑巴巴地对着龙床之上的皇帝大呼“臣期期不奉诏”的时候,该是怎样震撼人心的场景啊!千载之后,我们似乎还能听到他口里那期期艾艾的不屈的声音。(水如空)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朋友!
周昌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刘邦虽然无赖,可是却有难得的容人之量,所以才会造就周昌这样的人物,而刘邦之后,这样的人就销声匿迹了。武帝时代,除非佞臣,只有东方朔之类的弄臣才可以存在。而王莽时代,则“众口一词”,再没有不同的声音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诸位!
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人物,有刘邦这样的君主才可能造就汉初的众多英雄。与之相比,项羽逊色多了,纵使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济于事……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上诸位!
大家说得是,所谓时势造英雄,体制往往决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人物。
读史时常会想,当代的历史将无精彩而言。试想,一本仅仅记录着某某领导发表某某重要讲话的历史又有什么味道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12:37 , Processed in 0.0694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