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庆功的美酒诱煞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7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最后一名矿工曹百成的安全升井,发生透水事故的河南陕县支建煤矿69名矿工,在井下被困76个小时后全部生还。”(新华社河南陕县8月1日电)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

  河南陕县煤矿事故发生后,河南省委省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人先后赶到现场,共同研究部署了“一堵二排三送风”的具体抢险方案。

  领导重视、方法科学、措施有力、多方协作是救援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虽然事情过去已经多日了,但大家对此事仍然热情不减,关注有加,各个媒体仍然在竞相报道着,而且详尽地报道了施救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确实感人至深。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也不无自豪地说这是多年来我国煤矿事故抢险救援中最成功的范例。

  成功的经验确实值得总结和宣扬,但是失败的教训不是更值得记取吗?

  煤矿透水、瓦肆爆炸、隧道塌方、桥梁坍塌、列车脱轨……一次次血淋淋的事故确实让人痛心不已,痛惜不已!

  有些事故发生后,迅速层层上报,果断采取措施,立即组织开展救援。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有些救援成功了,比如河南陕县矿难;可是更多的救援失败了,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干脆不举例了。

  成功了的,竞相报道,四处宣扬,惟恐漏掉其中任何一个细节。要尽可能全面地、系统地、详尽地报道,甚至是夸张地、炫耀式地进行报道,要力争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成功的经验总结了一条又一条,而且一条比一条重要;功劳簿上的功绩记了一遍又一遍,而且一遍比一遍详尽。此外还要做出各种推理和假设,以佐证这些经验的真实可靠,这些功劳的举世无双。

  救援工作的成功,相关方面都出了力,相关人员都尽了心,争先恐后地在媒体上露露脸,表表功。这是可以理解的。

  失败了呢?大多会立即销声匿迹,人人都像躲避瘟疫一样,避之惟恐不及,好像谁一提及,责任就是谁的,谁就是罪魁祸首,谁就要大难临头,倒霉透顶。也有胆大且正义感强的,报道一下,也是慎之又慎,点到为止,绝不敢深挖细究,进行深入的跟踪报道。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记者也好,媒体也好,都有婆婆,都有难言之隐。

  但是如果长期地沉浸在偶尔一次成功的喜悦里,总是被仅有的一次喜悦陶醉着,总是想着法子、变着角度、换着方式报道着仅有的一次成功。以无限放大的成功来掩饰潜在的问题和危机,这显然已经很是危险了!

  放大一些成功,延长一下喜悦,这都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锦上添花,谁不乐意?成功的坛子里,谁不想抢一杯庆贺的美酒尝尝?69条鲜活的生命,在井下被困长达76个小时后全部生还。这是天大的喜事,谁能不兴奋,谁能不激动,谁能不自豪!

  但是如果长久地、过分地将注意力放在“锦上”,反复地、夸张地“添花”;长久地、过分地盯住成功的酒坛子,毫无分寸、不加节制地痛饮庆功的美酒,就不敢令人恭维了。

  一次次重特大事故发生后,都会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层层作指示,有的亲临现场指导、组织开展救援工作,要求查清事故原因,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可是不少事故发生后,救援失败后,都很快没有了“下文”。“下文”做不好,这可能是事故多发、频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导致事故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导致救援失败的原因同样很多、很复杂。特别是救援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跟死神赛跑的事,是分秒必争、刻不容缓的事,来不得半点大意,来不得半点失误,来不得半点犹豫。要指挥有方,措施有力,配合默契,齐心合力,科学施救,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每一个救援者都要竭尽全力,才有可能取得整个救援工作的圆满成功。

  如果每一次事故发生后,都能让媒体跟踪报道、全程报道、详细报道,就像报道陕县救援工作一样报道事故细节和全过程,并且不间断地报道依法查处、严肃问责的相关情况,毫无疑问,事故会减少;事故发生后,救援成功的概率会增大。

  敢于揭露问题,敢于面对不足,这是预防问题再度发生、杜绝悲剧重演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徐迅雷先生在《敢把家丑展示给公众》一文中写道:2004年9月一天晚间,一场顶楼电路故障引发的大火,烧掉了被称为德国“文化心脏”的魏玛古城著名的安娜·阿玛利亚图书馆3万多册珍本藏书,其中有很多图书是举世无双的无价珍品。这是“德国文化的一场大难,世界遗产的重大损失”!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魏玛一点也不隐瞒这个“丑事”,不仅至今在一家博物馆设有捐款箱,说明这是一场悲惨的大火,而且在阿玛利亚图书馆外的街头,设立了巨大的广告牌,上头有反映整个失火事件的图片和详细文字,把过程与结果统统一览无遗地“抖搂”在那里,让国内外游客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在对待事故问题上,如果有了魏玛的这种襟怀和坦荡,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事故需要捂着、掖着、瞒着!

  总结失败的教训,展示失败的细节,更能够让人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在日常工作中增强防范意识,采取尽可能全面、可靠、有效的安保措施,减少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庆功的美酒,香飘四野,谁不想分一杯尝尝!成功的花环,诱人万分,谁能够轻言放弃!

  但更多的人想知道事故背后的真相,“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才能真正发挥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才能有效防止悲剧发生,大大减少悲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阅评
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才能真正发挥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才能有效防止悲剧发生,大大减少悲剧!-
——真理!首先要敢于公开,怕了就说明里面有问题。
4#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黑雪 发表
对遭遇者个人,是幸运,对政府,对国家,远不是什么成功和胜利。死了的那些人呢?


  成功的仅是个例!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程学武 发表
这应了那句话,有功人人有份!有错就赶快溜了!
问好跃农!


  是的,正确对待功过,任重而道远!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呵呵,对

最初由 莫明 发表
这种表面的喜庆背后掩藏了多少血泪.
7#
 楼主| 发表于 2007-8-2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近年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主要是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未履行监管职责,甚至官商勾结所致.事故发生后竭尽全力进行救援固然重要,但加强对职能部门的管理,注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更为重要,我十分欣赏跃农"庆功的美酒...


  注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更为重要。的确是这样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2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陕县矿难“幸存”了什么

               李泓冰  
      

  我们已经遭遇了太多的矿难,太多的牺牲,以至于在乍闻陕县“7·29”透水事故时,对69个矿工的幸存,也不敢抱太多的希望。然而,奇迹出现了,所有被困矿工全部脱险,这真是让人额手称庆的一件幸事!

  陕县矿难究竟“幸存”了一些什么,促成了奇迹的发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评价道,这是“多年来煤矿事故救援最成功的范例”。值得注意的是,他随后指出:“我们很幸运的是有两条压风管道可以利用,通信线路没有中断。它正是《煤矿安全装备基本要求》的法定要求。如果我们所有的煤矿都能严格按照法定要求来操作,那将减少多大的人员伤亡!”

  一语警世。

  我们不禁想到,此前的众多矿难中的众多伤亡,原来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何以在那些矿难中,鲜闻对压风管及通信线这两条“生命线”的诘问和追究呢?那些煤矿是否依行业法规,装备了与陕县煤矿一样的“生命线”,并在矿难之际依然发挥弥足珍贵的作用呢?我们有经常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那么,是否在检查中发现,在相当多的矿井下,那两条“生命线”已经气若游丝、似有若无?

  感谢陕县“范例”的提示。如果这一提示,能够让“生命线”成为不容忽略的“高压线”,那些长眠于深深的矿井下的遇难矿工,才能瞑目;而更多的矿工,才有了应有的生命保障。

  陕县矿难还有一些细节,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比如,中央部委和省委领导与受困矿工通话,给了一些精神濒临崩溃的矿工极大的信心;矿工脱困后,满是泥水的手立即被靠前指挥的省委与部委领导紧紧握住;从外地赶回的省长也说:“需要用人给人,需要用钱给钱,需要用物给物,要不惜一切代价往外‘抢人’!”——在这76个小时之中,党的高层领导与最基层的遇险矿工,心意相通,心手相连。

  本来,党的领导干部和基层百姓之间,就应该是这样一种血脉相通的感情。只是,在一些地方,愈来愈高耸的大楼,愈来愈高档的小车,阻隔了官员与百姓相连的血脉。“失血”的干群关系,成了对和谐社会的危害之一。

  为了矿工的生命,“不惜一切代价”,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人温暖。

  我们更希望,为了确保矿工尽可能不再遭遇矿难,或在矿难中有存活的希望,我们的安全生产监察系统,我们的行政执法系统,在平时也能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让违规违法生产的矿山,无所遁形。唯有如此,我们才可能减少大难临头时付出的惨重的代价,特别是生命的代价。

  陕县的“幸存”,让我们看到了“幸存”下来的温暖、感动与警醒……
             《人民日报》 ( 2007-08-21 第05版 )



  将这篇时评贴上来,与大家分享。
9#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14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生还


  

  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消息,8月16日江西丰城矿务局上塘镇榨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中被困的14人,已于昨日14时左右全部获救升井。

  16日凌晨4时50分,江西丰城矿务局上塘镇榨一煤矿主井北运输大巷北上山25米处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15人除1人逃生外,其余14人被困。16日22时许,抢险指挥部从江西排水站及时调集了5台大功率水泵,以180立方米/小时总排水速度排水。截至昨日11时40分,累计排水近3000立方米,使水位明显下降,并将微风送入主井。

  昨日上午8时左右,19名救护队员开始下井,搜救在江西榨一煤矿透水事故中受困的14名矿工。中午11时45分,经抢险指挥部研究,救护队从立井马头门南侧风巷入井侦察搜索,于12时45分找到14名被困矿工,迅速组织转移至安全区域,并从14时开始陆续升井。14名被困矿工目前已送医院观察恢复,抢救工作结束。

  据初步分析,该起事故是原榨二煤矿老采空区积水涌出所致。目前,该矿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我们祝贺获救矿工!我们也应思考一下矿难是不是太多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死三十四小时  


-
      2007年08月18日



       新华社记者  林艳兴  曹  凯

      17日13时56分,江西丰城矿务局管辖的上塘镇民营榨一煤矿因透水事故被困的14名矿工,在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安全升井。经过34小时的生死相搏,他们奇迹般生还。

      受难矿工心中的“大英雄”

      躺在丰矿总医院病床上的获救矿工姜跃进说,聂新根是这次成功救援的“大英雄”。

      这起透水事故发生时,最先发现情况的是位于主井出口的运输工聂新根和另外一名胡姓矿工。当时,透水把他们的煤桶掀翻了,他俩都意识到“出事了”。因为井下没有电话,经商议,胡姓矿工迅速往上走,向矿里报告透水的情况;而聂新根则往井底跑,去通知正在作业的其他13名矿工。正是他的及时报信,才给了另外13名矿工宝贵的准备时间,及时找到逃生地带。

      为了向工友通知突来的险情,聂新根放弃了本可以迅速升井的机会。聂新根说,在被困期间他曾经有过后悔,但是,“现在我很自豪,觉得这样做值。”  

      信念的力量

      在被大水围困的34个小时里,14名矿工有一个共同的坚定信念:“上面的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46岁的班长祝新根是个有20多年矿龄的老矿工,在得知洪水即将来临后,他带领大家跑到高处。晚上饿得不行,他领大家捡地上的花生壳吃;聂新根把巷道里装东西的纸盒泡在水里,泡软了之后充饥;姜跃进则每小时测量一下水的高度,增强大家的信心。

      丰城矿务局矿山救护队政委肖八斤最早在井下找到了这14名矿工。他在井下四处寻找矿工的踪影,并高声大喊。突然,看到一束灯光不停地在远处闪动,随着灯光,肖八斤找到了他们。后来得知,这14名矿工为了保留“火种”,还建立了轮流使用矿灯的“制度”。

      “救援路线图”

      以下的“救援路线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抢救被困矿工“与时间赛跑”的状态:

      ——8月16日4时50分,榨一号井发生透水事故,14人被困。

      ——16日5时至6时,丰城矿务局上塘镇领导、丰城矿务局调度室、丰城矿务局救护大队、丰城矿务局领导、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中监察分局领导先后赶赴现场,并于7时05分成立临时救灾指挥部组织抢救;省、市领导也先后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救灾。

     ——9时30分,安装的两台7?5千瓦水泵开始排水,18时30分水位垂直下降了0?7米。

      ——20时55分,国家应急救援中心贺礼光一行到达煤矿指导抢险救灾。

      ——17日11时25分,指挥部再次派矿井矿长、镇安全科长和救护队员共6人,从副井的废旧巷道下井勘察,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摧毁水泥密闭,跨过大巷救人。

      ——17日12时许,搜救人员发现被困矿工,立即派出第二组人员向地面报告。

     ——12时50分,救护人员向被困人员输送蛋糕、牛奶等食物。

     ——13时55分,第一批人员在救护人员的带领下从副井废旧巷升井。

      ——14时10分,被困人员全部升井送往医院观察。

      为了被困矿工的生命安全,从中央到地方都紧急行动了起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指示江西方面“争取创造奇迹,全部营救被困矿工”,为事故救援制定了目标要求。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指示全力援救矿工兄弟;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赶赴现场指挥;副省长洪礼和一直守在现场指挥救援,直到矿工被救。

      为了这次生命大救援,丰城市公安局出动干警500余名参与营救;南昌市打破白天时间市区不准通行货车的禁令,让运输排水设备的车辆通过市区紧急赶往事故发生地。

      (据新华社江西丰城8月17日电)


  
  报道详尽吧!这样详尽的报道反复证明着救援工作台的成功!

  毕竟成功了,这是可喜可贺的事!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古墓迷踪 发表
注重预防,严格管理,才能减少事故发生,问好朋友.


  问好古墓迷踪 朋友,欢迎常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00:16 , Processed in 0.05451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