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2|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手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1 1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馨 于 2023-6-1 15:57 编辑

手机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周末,参加同事女儿的出阁宴。相好的几位姐妹共坐一桌,同桌,还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一个两岁多点的小宝。
  
  难得一见,姐姐们自然聊得热火朝天,动静好大。而那宝贝却不为所动,也不下地找小朋友玩。刚开始还夸那孩子好乖,后来才发现,小家伙低着头,正认真地看着手机。手机内的声音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聊天声。
  
  身边的尕媳妇不与我们搭讪,耐心地将桌上摆放的水果及小点心拿给孩子吃。妈妈喂一个,小家伙下意识地张一下嘴,喜欢吃的就嚼巴嚼巴吞下,不喜欢吃的就吐了出来。如此这般,那媳妇也不厌烦,孩子不吃,她就吃了。直到一桌菜肴上齐,小家伙的视线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手机屏幕,任由妈妈给他投喂。正在我们大快朵颐,对桌上美食褒奖不一地评论时,只听“啪”的一声响,紧跟着一个水杯与勺子,连同勺子里的食物一起砸向年轻妈妈的衣裙。那媳妇正要发怒打小宝,身旁的孩子爸爸急忙抱起小家伙向外走去。继而,孩子的哭闹声惊天而起。
  
  原来,那孩子因为妈妈的投喂遮挡了他看手机的视线,小家伙生气将双手拍向桌子,才打翻了餐桌上的东西。
  
  一侧的平姐摇着头叹息道:都是手机惹的祸啊!
  
  已有两个孙子的丽姐却笑道:不足为奇啊,现在的娃娃都不好带,谁家不都是这样连哄带骗地让孩子吃饭长大的。
  
  眼前这一幕,让我想起多年前对门邻居家,小两口每日早出晚归地在外打拼,就将孩子交由家中老人去喂养。奶奶为了能让孙子多吃一口饭,满屋追着投喂,最终不得不将孙子放在电视机上,开着声音,才勉强喂完了一碗饭。那样的育儿方式,小两口都很头疼,却又没有办法。
  
  曾几何时,手机已成为孩子们的最佳玩具,从而解放了父母的双手与大脑。估计无法诠释得清。
  
  业余生活贫乏是中国人对手机着迷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有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文化--大约6.68亿人上网,其中约89%的人都在使用手机。各式各样的游戏软件、抓人眼球的视频节目,还有各种想不到的网络购物等。人们用这些多姿多彩的网络生活来消磨时光、填补内心的空虚。此种现象也越来越趋于低龄化。诸多宝爸宝妈在带娃过程中,一样也采取用手机来控制多动孩子的手法。
  
  不少人坦言,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手机却是一刻也不能离开。像烟瘾、酒瘾一样,“手机控”几乎成了一种社会通病。以往是查看手机里的信息,后来就是玩微信抢红包,现如今已升级为看小说,刷抖音了。成人都放不下,更何况是孩子呢?许多中小学生,用手机玩微信、打游戏、聊QQ已是常态。有孩子因为沉迷于玩手机,导致学习不认真,厌学,逃学,脾气也变得暴躁。甚至因为家长的干预而轻生,丧失了生命。这是令人非常痛心之事。
  
  据央视焦点访谈消息:在城市,地铁里公交上的低头族已成一景。而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画面切换一下:比如在农村,一到放学或者放假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老人又管不了,很多孩子便进入了游戏模式,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已不为过。那样的场面,更令人揪心。
  
  许多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难管,不好教育。让他少玩点手机,好好学习简直都是废话,根本不听。的确,除了个别教育上比较专业的家长外,许多家庭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理。孩子一旦迷恋上玩手机,大部分家长必然着急上火。拔网线、砸手机,打骂等,治标不治本。效果不仅不大,还起反作用。轻的招孩子烦,重的学会撒谎,厌学。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环境,更加促进了孩子的叛逆性格。
  
  一边是繁忙的工作,一边是老出状况的孩子,真是要命的生活节奏,只得不顺其自然。
  
  当有一天,你想让孩子远离手机时,才发现,孩子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悔之晚矣!其罪魁祸首,并不是手机,而是父母自我教育的缺失。
  
  确实,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低头玩手机的现象随处可见,且愈演愈烈。暂且不说低头玩手机--相当颈椎挂2个大西瓜,经常玩手机,会引起头痛、失眠、多梦和脱发等中枢神经障碍等危害。单就孩子的未来,是每个家庭应该考虑的重之至重的问题。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谁也不希望手机毁了孩子的一生。试想现在社会竞争那么激烈,孩子没学历,没文化,将来根本没有好的出路。身为家长,面对孩子玩手机现象,要勤于思考,善于沟通。简单的制止,一味地抵制,只能换来孩子对手机更深的依赖。最好的办法不是断流,是疏导,是改变孩子的认知。要让孩子明白手机和网络只是社交的一个手段而已。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增加孩子的生活情趣和多样化的娱乐活动,来释放学习压力。同时要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广泛培养兴趣。爸爸和妈妈一起陪玩,陪读,耐心地教育,还要做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说到这里,就想到书友华妹与她的宝贝女儿共同学习进步之事。
  
  华妹老公在外地承包种地,经常不在家,抚养教育孩子的重担就落在华妹的肩上。故而,她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女儿,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精力。孩子学习时,她从不开电视,也不玩手机,就在一旁读书或是练书法。耳闻目染下,女儿学习之余也会跟着她一起习练。女儿很优秀,从初中到高中,均在县城重点学校就读,成绩也稳居中上水平,孩子的书法水平也习练得很好,在班里出类拔萃。前不久,她家宝贝闺女在学校开展的“文化润疆”系列活动中,分别获得了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的一等奖。这让华妹很欣慰。
  
  固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才使人类有着这崭新又美好的生活。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年轻人在手机各种功能的应用中,远超于中老年人。就拿楼上才上三年级的小宝,用手机购物比他妈妈玩得还溜。听说那小家伙还喜欢计算机,在班里学习成绩与儿童技能等各方面均名列前茅,自律性极强。
  
  此篇落笔时,恰逢小区对面的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抽出两天时间,举办了运动会,还进行了一场“乐劳动、享美食,促融合”的儿童技能大赛活动。隔着围墙,看着操场上生机勃勃的学生们竞技的身影,不由得感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良好教育,家长的正确引导,加上孩子们的自立自强,他们的人生定将精彩纷呈,未来可期!

  

评分

8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2: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六一,本是大小孩子及老小孩们开心快乐的日子,我却整些流口常谈的旧话,污了大家的眼眸,估计又该被鞭笞反驳了。无暇顾及将来我的孙子会不会长成歪瓜裂枣,先一吐为快,以视正听吧!

祝坛内大小朋友童心不泯,笑口常开!
3#
发表于 2023-6-1 12:59 | 只看该作者
手机有困扰也有千里送音的好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23-6-1 13:34 | 只看该作者
我都一天靠手机混时间,何况孩子们呢。
撂下时候,就不知干啥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3:38 | 只看该作者
喻芷楚 发表于 2023-6-1 12:59
手机有困扰也有千里送音的好处

楚楚这言简意赅啊~~~
6#
发表于 2023-6-1 13:40 | 只看该作者
被手机绑架成了常态,大人如此,孩子亦然。
病态的社会现象,一如之前的鸦片荼毒
每当公共场合看那些孩子眼睛始终不离开手机屏幕,哪怕刚刚牙牙学语的幼儿,也全身心投入。暗想,家长难道不担心孩子的视力早早出现问题,孩子玩物丧志失去了好好学习的动力与心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3:4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23-6-1 13:34
我都一天靠手机混时间,何况孩子们呢。
撂下时候,就不知干啥了。

同感,最近发现我原本贼好的视力,越来越模糊啦~~
8#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3:43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3-6-1 13:40
被手机绑架成了常态,大人如此,孩子亦然。
病态的社会现象,一如之前的鸦片荼毒。
每当公共场合看那些 ...

关键是现在的家长也管不住自己低头看手机的坏习惯啊。你没看现在的孩子十个有九个都戴着眼镜吗?视力不行,体力也跟不上,真是令人担忧啊~~
9#
发表于 2023-6-1 13:4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孩子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不能强在手机上的啊。
家长的引导很关键,就像文中的华妹,她的以身作则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孩子成才,多么欣慰。而那个两岁多一点的小宝,已经被父母宠坏了,正在向养废的道上行进着。三岁看老,七岁至死,屁大点孩子离不了手机脾气还那么暴,往后咋办?人生的路怎么走下去呢?
细思极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23-6-1 13:5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学校通过手机联络家长、布置作业,完全依赖通讯工具,手机咋能躲得过嘛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4:00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3-6-1 13:44
现在的孩子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不能强在手机上的啊。
家长的引导很关键,就像文中的华妹,她的以身作则 ...

秋秋分析得在理。孩子能力强,不能强在手机上,要全面发展才是。这就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多方面的培养,才能出成果。像那个脾气暴燥,还放不下手机的小宝,真是让父母给毁了。希望长大一点能有自律。不然真是细思极恐~~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6-1 14:02 | 只看该作者
秋实 发表于 2023-6-1 13:53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学校通过手机联络家长、布置作业,完全依赖通讯工具,手机咋能躲得过嘛?

对,这个问题也必须得以改善。现在的老师都不家访了,都是用手机与家长沟通。确实存在弊端。
13#
发表于 2023-6-1 14:3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沉迷玩手机是个沉郁的话题。所谓玩物丧志玩手机也算一玩。作者枚举事例,对比教育方式,打开手机正确使用的新天地。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发表于 2023-6-1 14:46 | 只看该作者
手机只是工具,本身没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用手机的人。我原来的邻居家的孩子与我家孩子一样,小学时就沉湎于电脑。结果人家孩子玩得直接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免试录取了,我孩子差点没考上大学。关键是人家玩游戏,玩到后台去了——修改程序,我孩子就在前台乐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5#
发表于 2023-6-1 14:50 | 只看该作者
手机被开发出无数功能,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的人使用。孩子喜欢玩游戏,看视频、而像我就爱追着小说,男人们爱打牌,都能划拉娱乐。这种诱惑很难拒绝。孩子恋上手机真的相当悲催,最好得管束不要放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10:24 , Processed in 0.06176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