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73|回复: 7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熏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6 1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熏 鱼

季大相


    前些日子,在县城熏鱼炸烤店吃了顿正宗的熏鱼。说它正宗,是因为老板乃渔民出身,典型的渔家烹饪技艺。炸烤店位于一个偏僻的小胡同里,朋友的车七绕八拐地钻了好长时间才到,两间通长的门面,摆设了十多张桌子,大半已被客人占据。看情形,颇具“酒香不怕巷子深”神韵。

    在服务员的引领下,我们一行4人围坐在大厅正中的一张餐桌旁,随之菜单连同冒着热气的4杯茶叶茶而至。朋友问吃什么?“什么好吃来什么!到熏鱼炸烤店,当然吃炸烤熏鱼了。”我随口应答道。话音未落,站在一旁的服务员“哧”的掩面而笑,我懵住,哪里说错了?朋友笑了,你此言是“画蛇添足”。我方恍然大悟,到熏鱼炸烤店为的就是品尝熏鱼美食,熏鱼自是少不了的主菜,要点的是与熏鱼配套的菜肴,毕竟一道熏鱼难成席啊!于是,采纳服务员的提议,每人点了份炒菜。朋友做东,手一挥,点了两份熏鱼。说实话,熏鱼虽是家乡有名的乡土菜,但我也是只闻其名而未品尝过其味,两份的份量是多少?自然也是一无所知。杯子里的茶水尚未喝完,服务员已将两份熏鱼和4盘炒菜端上桌,再看两份熏鱼,为两个深底海盘盛满金黄色的鱼肉,香气扑鼻,闻之已口舌生津。份量是足够的多。我们3人每人一瓶啤酒,朋友因驾驶车辆,以茶代酒,4位挚友大啖美食且开怀畅饮。夹一块熏鱼片入口,香酥两味相宜。

    吃着熏鱼,喝着啤酒。我们皆夸赞熏鱼味美香醇,有咸鱼特色,然又是咸鱼所望尘莫及的。朋友虽未喝酒,仍被我们的情绪感染得兴致高涨。他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起熏鱼的来历。洪泽湖盛产鱼虾,古时候,渔民捕捞的鱼卖不掉又吃不完,而且又没有现代的冰柜、冰箱、冷库等贮藏条件,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鱼因腐烂而扔掉,心疼而又无奈。因生存压力所迫,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渔民发现炸烤后的食品可以久存,便尝试将鱼进行炸烤。果然,鱼经过炸烤后,能保存较长的时间。于是,渔民便将剩余的鱼进行炸烤储备,随时可以取之食用,极大地改善了渔民的生活条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熏鱼烹饪技艺。

    轻呷杯中啤酒,品着鱼片佳肴。不知不觉间,好友聚餐在轻松惬意中结束了。付帐时,老板给我们每人散发了一张名片,这是一张3折的精美宣传折,图文并茂。正页是烧烤店的招牌,印有老板姓名、订餐热线电话号码等,再打开内页,乃是精美的熏鱼烹饪系列造型图片,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熏鱼是洪泽湖地区传统的一道渔家菜,是将较大的鱼肉切成片状后,经略晾干后,用油炸1—2次,使鱼肉酥松,再经过用酱油熬制的调料浇配,具有色泽金黄,香酥可口的特色。且易于保存,冷、热食用皆可。一张小小的名片折卡,传递出浓浓的温情。再顾目四盼,还有客人在陆续地前来就餐。我夸赞了一句生意兴隆,老板笑答:“我做的都是回头客生意。”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自然地凸显出其精明之处。烧烤店虽没有区位优势,但老板善于将特色与宣传有机运作,烧烤店生意红火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趁吧台还没有其他客人之机,我手指文字说明,问道:“按照这上面介绍的方法,就能做出香酥味美的熏鱼片来?”老板笑道:“这说明只是枝干。操作起来,还是一个比较烦琐的过程。”他说,过去家常菜的原料是各种鱼都派上用场,现在,一般都是选用2公斤左右的青鲲,取其中段,切成1公分厚的片,洗净后用酱油、姜片、葱蒜段熬制的调料浸泡24小时后取出晾干,然后放入油锅氽炸熟,冷热都可以吃。

    这时,有人来结账,老板抱歉地说道:“对不起,不能奉陪了。你回去自家做熏鱼时,如有不懂的地方,打个电话给我,包教包会,不收分文。”幽默的话语,逗得在场的几个人都“哈哈”地笑出声来。朋友说:“他不给你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指点,不得真传,你照葫芦画瓢,也只能是制做出其形而难出其味。”

    事实亦如此,我赞同朋友的这个观点。这就是中华美食的精髓所在,否则,每一道菜肴都成了家常菜,还谈何特色!其实,好多祖传技艺的奥秘不去破解也罢,包括烹饪,世界会因奥秘而玄妙多姿,不会单调失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0-2-26 12:4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2-26 11:44 | 只看该作者
先坐下,先祝大相老师元宵节快乐! :handshake
3#
发表于 2010-2-26 11:46 | 只看该作者
事实亦如此,我赞同朋友的这个观点。这就是中华美食的精髓所在,否则,每一道菜肴都成了家常菜,还谈何特色!其实,好多祖传技艺的奥秘不去破解也罢,包括烹饪,世界会因奥秘而玄妙多姿,不会单调失色。



有吃的特色,有熏鱼的美味陪伴,我欣赏玩你的美文,结尾升华恰到好处!问好@祝你元宵节快乐!
4#
发表于 2010-2-26 11:50 | 只看该作者
:“他不给你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指点,不得真传,你照葫芦画瓢,也只能是制做出其形而难出其味。”
————
说的精彩。读着大相老师的系列文化传统散文,读着读着就又饿了。我对熏、烤等很少食用,比如烤肉和其它,再比如烤鱼,除了烤鱼片之外我不知道鱼该如何熏、烤,更想像不出其味。此刻细细读过,自觉幻想中缕缕浓香,回味无穷。可见,这叙述的艺术远远胜过了生活本身,如果没有这精彩的叙述,暖似乎根本想不起来还有什么东东没尝过。生活真是生动的,感恩生活。认真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0-2-26 11:56 | 只看该作者
季老师的“美味系列”可真是让我过足了瘾啊!
“藕夹子”还意犹未尽呢,这“熏鱼”说来就来了咯。
况且这一下味蕾就更“澎湃”了啊!
但凡热爱生活之人才能把自己的生活渲染成为一种信仰,这信仰足以打动所有的人。
问好! :handshake
6#
发表于 2010-2-26 12:05 | 只看该作者
大相的美食系列真是叠彩纷呈了,在介绍美食的同时,还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就更加赏心悦目了。精华支持!
7#
发表于 2010-2-26 12:11 | 只看该作者
色香味美的文字,增添了文章的感性韵致和习俗的气息,读来确实令人倍感惬意,欣赏并支持精华!
8#
发表于 2010-2-26 1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2-26 12:05 发表
大相的美食系列真是叠彩纷呈了,在介绍美食的同时,还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就更加赏心悦目了。精华支持!


欣赏点评,拜读季老师的美食系列散文,文章对生活充满了文学的发现,并有自己独到的感悟。问好季老师!
9#
发表于 2010-2-26 14:17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10#
发表于 2010-2-26 14:32 | 只看该作者
朋友相聚,美味佐餐,一大快事也。
11#
发表于 2010-2-26 14:38 | 只看该作者
吃着熏鱼,喝着啤酒。我就切身地在感受着这种浓情的氛围了。熏鱼的可口酥香,啤酒的清冽润口,食客的开怀畅饮。可惜的是你还没搞清熏鱼的具体做法吧。不过,这是人家的秘籍,怎么会轻易外传呢。我们这里到了冬天就是喜欢腌鱼,可以说,与熏鱼是一样的为了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下来。从你的叙述中,显然,熏鱼的程序过于复杂,但确实是道乡土大菜。下次去,你所写的几道美食一定得品尝下。如红烧老鹅、圆骨汤、醉虾和这道熏鱼。支持精华!
12#
发表于 2010-2-26 16:58 | 只看该作者
战友,元宵节愉快:)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8: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2-26 11:44 发表
先坐下,先祝大相老师元宵节快乐! :handshake
问好小暖朋友!元宵节快乐!:handshake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8: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10-2-26 11:46 发表
事实亦如此,我赞同朋友的这个观点。这就是中华美食的精髓所在,否则,每一道菜肴都成了家常菜,还谈何特色!其实,好多祖传技艺的奥秘不去破解也罢,包括烹饪,世界会因奥秘而玄妙多姿,不会单调失色。



有吃 ...
谢谢永红朋友的热情鼓励!元宵节快乐!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8: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2-26 11:50 发表
:“他不给你进行手把手的操作指点,不得真传,你照葫芦画瓢,也只能是制做出其形而难出其味。”
————
说的精彩。读着大相老师的系列文化传统散文,读着读着就又饿了。我对熏、烤等很少食用,比如烤肉和其它, ...
感谢小暖的热心点评和鼓励!熏烤食物,少吃有益身体。但是,很多时候又挡不住诱惑。元宵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3 17:54 , Processed in 0.0600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