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79|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体味病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31 0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体味病痛


       人的一生,有很多苦难是与病痛株连在一起的。自己的病痛,亲人的病痛,朋友的病痛。在上一篇文章中,嘎玛老师曾留言说,物质的痛是内容,精神的痛是形式,两种痛的力量都是极其强大的。这话,我信,因为阅历已让我感触到这些。而病痛可以同时缔造出这两种痛,于承载病痛的人,是物质的,是内容;于关心其人的人,是精神的,是形式。当然,病痛于患者来说,怎么会是单纯的物质之痛呢?秋风萧瑟之际,躺在病榻上,目光透过医院里融着一种独特的药味的空气,游离于不断辗转于视线中的悲况意味的白色,而极力地伸向窗外,捕获那夕阳西下时最后的一抹余晖。顾盼和期待是在及其平静的氛围之中进行的,甚或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情感的涟漪,可是,病痛却清晰地把人隔绝在一种距离之外,使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健康的人。
        病痛,是人生苦痛的极大一部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因此而带来的内容和形式的痛,占据着人间悲痛的绝大一部分。
        因长年坚持体育锻炼,养成了一系列好的生活习惯,风寒占据我的机遇并不是很多。可是,对其害,我深谙。那几日,女儿患了风寒。她蜡黄的脸,无精打采的眼神,食欲不振的模样,总是让我这个自以为什么也难不倒的人束手无策。夜晚躺在床上,女儿尽管困得厉害,可依然是睁着眼睛难以入睡,鼻子不让她呼吸了。女儿翻来覆去地呻吟着。我说,实在透不过气,就把嘴张开吧。女儿嘟囔着嘴说,妈,昨晚我试过,可今早起来时,舌头僵硬得都打不了弯了,象死人的舌头一样了。我瞪了她一眼,叫她不要随便打些不吉利的比喻。女儿的话倒是停了,可继续受着呼吸堵塞的苦。我叫她向右侧身,试着只让一个鼻孔出气,女儿依我所说,可是两个鼻孔依然堵得黏黏的。后来,女儿只能微微张开了不情愿张开的小嘴,伴着粗细不一的呼吸声逐渐入睡了。我把身子靠近她,仔细地看着那一张伴随着不均匀的鼾声微微抖动的小嘴,似乎看到了鱼腹中两片标志着生命的韵律的抖动的鱼鳃。女儿那一张小嘴,刚刚降生时就能在夜里摸黑捕捉到我的乳头,使她免受饥饿之苦,那时,我在惊喜之间,感觉到一种强烈的生的迹象。可是,在一次流感中,我却是分明地感觉到了它的干瘪与孱弱。呼与吸之间,它夸张地闭合着,平日里鲜嫩水样的唇,因某种干涸显出一道道清晰的裂痕。那一刻,我的心在震动。我以源于一个母亲的本能的愤怒眼神瞪着意念中的风寒的脸。
       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觉到了生命的脆弱。于一呼一吸之间,一切都会结束,一切都会开始。病痛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年龄和承受能力而减轻对她的惩罚。女儿刚刚降生时,在医院我曾目睹过医生抢救垂危的婴儿的情景,疼痛让它们的哭划破子夜的夜空,一张没有被几人见过的脸,五官原本就不分明,却因这疼痛痉挛般地聚集在一起,使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恐怖感。那一刻,我紧紧地抱着我怀里的女儿,生怕这骇人听闻的哭声,趁着子夜时分阳光的躲闪,偷偷抢走我怀里的女儿。
        我身边的亲人,有许多受着病痛之苦。
        我生女儿那年,婆婆就在我居住的同一所医院刚刚做了乳房切除手术。我当时正修了假在家里待产,就听先生说他老妈左乳疼痛,去医院做了切片,医生化验后说左乳需要切除。只是几天之内,婆婆的左乳就依着一套科学方案被切除了。我没能照顾婆婆。可是我能够想象得到婆婆在乳房切除后的失落。那由此而生的苦将是一个巨大的圆圈,密密实实地围裹住婆婆的余生。乳房切除后婆婆的身体越来越强健了。可,于某一个话题后的余音和表情中,我总是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一种疼。它超出物质,也不是单纯的精神,婆婆常常陷入那样的苦中,继而把目光划入一种茫然,如同黑夜间,一个孤寂的人,瞭望茫茫的大海。没有星光,没有灯火,没有周围槐树林里轻风的口哨,只是一片轮船的残骸,静静地漂浮在海水的中央,发出一种隐忍而孤寂的呻吟声。
        一个女人,如果失去了乳房,就如同一朵花儿,失去了水分。虽然我不愿意以这样的语言伤害他人,可,这在我的眼里,真的是一个事实。任何一个女人,无论年龄大小,只要她有健康的乳房,她的脊背就有可能不弯曲,她的身为女人的内涵和味道就是充实而生动的。可是,一个失去了乳房的女人,尽管骨子里再坚强,那脊背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弯曲了下去。以脖子为中心,头和脊柱逐渐呈现出一种弧度。这弧度在夸大着岁月的无情,也夸大着苍老的内涵。我至今也没有勇气看婆婆那手术后的伤疤,不是因为婆婆不让看,而是,至少在现在,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属于女人的美的性征被删除的惨痛的情景;没有勇气,去面对,那因此而产生的一连串苦难而深重的回望和联想。
        婆婆手术后不到两年,她的妹妹,我的姨婆婆也在同样的医院做了乳房切割手术。姨婆婆出院后,我又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以脖子为中心,脊柱和头部曲线形成的弧度。那简直就是两年前婆婆的翻版。一个失去乳房的女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疼痛,还有一种做女人的底气。乳房切除后,病灶或许会被永远抑制,而与此同时,有些东西,却永远也无法找寻回来了。只能在回忆中找寻一种感觉,然后在夜的星空中被放逐。
        今冬,婆婆对这病又突然敏感起来了。身体稍微有些不舒服,就会急着到医院用仪器检查,她和家人都害怕是癌细胞的扩散。结果,每次都是一些小小的病痛,比如伤寒或是因此而引发的炎症。婆婆的敏感是有理由的。短短一年之内,婆婆所居住的村庄,接连死了两位乳腺癌患者。一个是手术后刚刚两年,一个是手术后刚刚一年。还有一位离婆婆家不远的一家女主妇,刚做了乳腺切除手术几个月,却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了。听说是说话都含糊不清了,像是有东西含在嘴里。吃不进任何东西,只是靠打点滴维生了。婆婆的敏感,换谁都如此。我却无法为其解除痛苦。因为此刻,任何的语言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婆婆对此病敏感的程度,是超乎常人的。我只能在内心祈祷她身体健康了。
        有一天夜里,读着读着《金蔷薇》,突然地就想到了一种别离。带来伤感的,好像不应该是那本给人温润陪伴的《金蔷薇》本身。既然不是它,又该是什么呢?我放下书,走到床榻的最南面,将紫花窗帘拉开一个小小的缝隙,将自己心头那一抹蓄积已久的哀伤,放逐到深邃的夜空去稀释。
        我感觉到,那被放逐的哀伤,在徐徐地接近夜晚的星空,却不知为何,突然地打了一个趔趄;与此同时,那些因亲人的痛而诞生的洁白的花束,映亮了我深入未来岁月里的苍白而憔悴的面孔。
        活着,就要接受病痛的洗礼。于物质和精神之重重叠嶂中走出,一个人,才会有更充足的理由和底气步入生活的最深层。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12-31 0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09-12-31 0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拜读学习

4#
发表于 2009-12-31 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文章以女儿患了风寒和婆婆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这两个具体事例,翔实生动地记述了病痛的种种情形,充满了感性的浓郁色彩,清晰而又真实地映衬了作者的感悟与认识,这种通过感性色彩的突出和反差的方式来铺垫理性的寓意,确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很强的辨证气息,对于自然而然地呈现文章的意境的确具有显著的效果。尽管作者只是通过客观的认识对病痛本身进行诠释和理解,并无任何企图刻意炫耀深奥的理念意境,但凭借辨证的认识观我们还是轻易就发现病痛背后的真实本质——我们越是用感官逼近病痛,越是用笔触细腻缜密地描述病痛,越是对病痛进行深刻的认识,我们就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了幸福的真谛,这就好比一个具有功能健全的胃的健康人,平时总是不会感觉到胃的存在的情形是一样的。没有经历病痛,就不会理解幸福,这不是哲学上的一个认识游戏,而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纵观当今幸福的人,我们与其说他们是因为幸福才不考虑幸福,不如说他们已经不幸得丧失了思考幸福的能力。这是一种丧失,人格的丧失,因为幸福本身就是一种人格,是一种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的踏实感。有了这样的幸福观,人才能够与一切困难进行斗争,一如作者在本文末尾说的那样——活着,就要接受病痛的洗礼。于物质和精神之重重叠嶂中走出,一个人,才会有更充足的理由和底气步入生活的最深层。我一直认为,一篇好文章,一篇质感厚实的文章,既能够打动作者,也能够打动读者,这篇文章就打动了我,引发了我的感应与共鸣。我十分欣赏作者如是的认识观,别致、辨证而又新颖,当以精华支持!

5#
发表于 2009-12-31 0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病痛在肉体,却左右着身心。谁都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是做一切事情的保障。如今,看一个人表面是健康着的,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遇病痛的折磨甚至悄然匆遽于生命的消失。病来如洪水,病退如抽丝。如你所说:“活着,就要接受病痛的洗礼。”我们都是凡俗之身,免不了是要经受这样或那样的病痛,而经受中却又有着诸多的思量。不管病痛的深浅,都有一次难以想象的意想。我清楚的记得在1987年的夏天在河北某地参加演习,当时天气非常炎热,我严重中暑,昏迷了十多个小时,这十个多小时里我没有任何意识,仿佛身体不再属于自己,也仿佛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而当清醒过来后,由衷感慨,生命有时候就是这么脆弱。后来,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平时就连感冒也不再发生。当然,还是经常需要锻炼身体。《体味病痛》一文里,作者对于亲人的病痛深感无奈,对于自身偶有的病痛也是感慨万千。从病痛的起因到治愈的过程,或是紧张或是彷徨或是漫长......作者很好的把握了文字质感的永恒性,历经生活或时间之水的湍磨,其文字质感也就愈显润泽。好文。精华支持!

6#
发表于 2009-12-31 1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文章以女儿患了风寒和婆婆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这两个具体事例,翔实生动地记述了病痛的种种情形,充满了感性的浓郁色彩,清晰而又真实地映衬了作者的感悟与认识。——引用敬版的评点!
文章质感厚实,充满思辨,拜读!支持精华!

7#
发表于 2009-12-31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拜读荷风老师的佳作,看到了一个善良而尽责的女子,祝福你和你的家人快乐安康!

8#
发表于 2009-12-31 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夏日荷风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欣赏学习

9#
发表于 2009-12-31 1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能够把这种抽象的东西写到这个份上不容易。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quote]
问候版主,谢谢关注。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6:16 编辑 <br /><br />拜读学习 [/quote]问候大相朋友。:handshake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6: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2-31 09:50 发表
文章以女儿患了风寒和婆婆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这两个具体事例,翔实生动地记述了病痛的种种情形,充满了感性的浓郁色彩,清晰而又真实地映衬了作者的感悟与认识,这种通过感性色彩的突出和反差的方式来铺垫理性的寓意, ...
谢谢敬版主的悉心和精到点评。每次阅读,都感到亲切,也感觉到写作的方向。我会继续努力,以不辜负敬版主的真诚。问候!致意!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2-31 09:57 发表
病痛在肉体,却左右着身心。谁都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是做一切事情的保障。如今,看一个人表面是健康着的,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遇病痛的折磨甚至悄然匆遽于生命的消失。病来如洪水,病退如抽丝 ...
谢谢永生版主的认真关注和热情鼓励。向你致意!!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雷 于 2009-12-31 10:38 发表
文章以女儿患了风寒和婆婆做了乳房切除手术这两个具体事例,翔实生动地记述了病痛的种种情形,充满了感性的浓郁色彩,清晰而又真实地映衬了作者的感悟与认识。——引用敬版的评点!
文章质感厚实,充满思辨,拜读! ...
谢谢李雷朋友的鼓励和关注,问候!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1 1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薄暮 于 2009-12-31 12:31 发表
拜读荷风老师的佳作,看到了一个善良而尽责的女子,祝福你和你的家人快乐安康!
问候朋友,谢谢关注和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03:26 , Processed in 0.0578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