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45|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芋有爱山芋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7 1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
山芋有爱山芋香
季大相


    在大集体年代,山芋是农家主要的口粮之一。山芋虽不是细粮,但人们不停地变换着做法,使其保持着久吃而不腻的风味。

    初冬是山芋收获的日子,父亲将生产队分的几笆斗山芋挑回家后,倒在院心里,母亲动手把圆溜溜、品相好的山芋捡拣在一旁,大概二三笆斗吧!一半进锅膛口挖的地窖里储藏,另一半留着“压”(刀剖切的意思)山芋干。山芋干有长条形和圆形状两种做法,这两种做法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要用刀将山芋的表皮刮掉。记忆中,母亲在一条大板凳上放块木板,将山芋平放在上面,切成薄薄的一片一片的,呈圆形状,一片一片地摊放在太阳下面晒干即可,又叫“团山芋干”;“压”长条形山芋干比较费工,首先将刮好皮的山芋放在太阳下面晒,晒至回软时,用镰刀顺着山芋的两头来回“压”几下,剖成几根长条形,不过,从外形看上去,山芋还是呈一个完整状,接下来就是将其倒挂在外面系好的绳子上晾晒,待晾晒干掰开即可,又叫“长山芋干”。母亲将晒好的山芋干放进小木柜里储藏,还加把锁,说是防鼠,其实也防我们兄妹“偷”吃。来年春头,每天早晨淘些山芋干下锅煮稀粥,吃着香哩!春天天日长,山芋干属干粮,下肚能让肚皮饿得慢点。所以,春头吃山芋干粥在农村是常见的饭食。

    然而,在制做山芋干的过程中,还要得天时之利。如果遭遇上连阴雨,山芋干就会发霉,甚至烂掉。所以,只要看天气不妙,一般人家都会想着法子处理已做好而尚未晒干的半成品山芋干,努力降低损失。其实,无非是自家吃或送人而已。一次,母亲切好一笆斗山芋干,刚晒上两个日照,老天就淅淅沥沥地洒下雨滴,而广播里的天气预报是连续三、四天的连阴雨。不用等到天气转好,这些山芋干就会全部霉烂掉。当时,常常是吃了上顿愁下顿,惜粮如金,当然是不会坐等山芋干霉烂掉的。于是,母亲将山芋干下锅烀,早、中、晚三餐皆以山芋干为主食,仅仅两天工夫,一笆斗半成品山芋干便被一扫而光。当时吃了个痛快,只是来年春头上,稀粥汤里捞不出一块山芋干,肚皮早早的就唱起了“空城计”。

    山芋的吃法真是太丰富了。当年,山芋刚收下来的时候,母亲每天早晨捡拾大半篮山芋,下河淘洗净泥垢,倒进锅里,放上水用大火猛烧,叫“烀山芋”或“熬山芋”。喝着甜甜的山芋茶,人吃绵甜可口的山芋肉,芋皮喂猪,大人、小孩的肚皮都会被胀得圆滚滚的。山芋除早晚煮山芋粥吃外,将山芋放在大木桶里用刀斩成一个个丁块,放点米煮“山芋饭”,喷喷香。有时,挑几个大小一般且光溜溜的整山芋或切成片贴在饭锅头上蒸熟吃,绵香中含着甜味,自然是十分可口。但对于我们孩子来说,烧山芋才是最爱的吃法。那时,我家做饭时,父母经常会往灶堂里扔一、二只山芋,称之为“烧山芋”,每当饭做好后,埋在火堆里的山芋也就烧熟了,说是烧熟,还不如说是烤熟贴切,轻轻地撕开皮,皮不粘肉,剥出个完整的形状来,芋肉是黄亮亮的颜色,既香甜又绵口。每次手捧父母特意加餐的烧山芋时,心头都会淌过一股暖流,有时提议全家人分享,父母总会笑着说:“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点干粮提提力……”另外,我们一群小伙伴经常会溜到生产队的地里“偷”刨几个山芋,随后聚拢到堆坡边,用手扒开一个小土坑,把山芋放进去,捡来一些枯草和干柴枝洒在上面点燃,待火焰熄灭后,用树枝把山芋拨弄到灰堆里,过一会儿翻看一下,如果火星散尽而山芋还未熟的话,则继续添加些枯草和柴枝燃烧,直到火星把山芋焖熟为止,颇费周折。吃山芋的场景,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从灰烬里扒出山芋,双手间不停地互换降温,片刻后,剥去乌黑溜秋的皮,露出黄灿灿的芋肉,冒着丝丝热气,几口入肚,伸手摸摸嘴角,醇香缭绕,野餐的滋味就是惬意。拍拍手掌上的灰珠,彼此顾盼之下,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原来,我们吃山芋的时候,一会儿用手摸摸鼻尖,或者搔搔嘴角……不经意间,每个人都打扮成了“大花脸”。

    做山芋粉,则是一种很奢侈的吃法。条件稍好的人家,把山芋切成一丁点儿大小,用石磨磨出浆,用吊浆布调出浆汁,把浆汁放入水缸里沉淀,过些时日,浆汁水分耗尽就成了淀粉,加入些菜叶或葱叶做“山芋粉糊涂”,黏稠稠的,浅灰色,入口滑腻,浓浓的香。手巧的人,还会用淀粉勺出粉丝来,青菜汤锅里添把“山芋粉丝”,喝着菜汤,吃着粉丝,清苦的生活也被咀嚼得有滋有味。而我们这些孩子,则会趁大人不留意的机会,抽几根粉丝条,围在火盆边,将粉丝条搭在火星上,快速地一拉拽,随着一阵“哧溜”的声响后,整根粉丝受热膨胀开来,这就是“炸粉条”,儿时自已制做的零食品之一。

    后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我家生活也步出了窘境,衣食无忧,每年留出点边角地栽种少量山芋,烧着吃、蒸着吃……完全是为了调换饮食口味而已,并且延续至今,犹如一首交响曲般奏出和谐生活的乐章。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11-27 15: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苦涩而又温馨的回忆,好文章,欣赏。

3#
发表于 2009-11-27 1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先记号。正忙。问好!

4#
发表于 2009-11-27 1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我也想吃啦,我谗的时候就去街头买烤的,不过我们这里直接了当,就叫芋头.

5#
发表于 2009-11-27 1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看这样的文章让人流口水。清新自然。

6#
发表于 2009-11-27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大跃进时期,我吃过米糠做的粑粑.读你的文章勾起回忆.

7#
发表于 2009-11-27 1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山芋的吃法与生活的况味情景交融,历史的变迁与情愫的逶迤相铺相成,细腻的笔触,感性的色彩,都让这篇文章增色不少,散发出了传统散文的优美韵致,继续欣赏并精华支持!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苦涩而又温馨的回忆,好文章,欣赏。 [/quote]谢谢朋友光临和鼓励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先记号。正忙。问好! [/quote]问好杜版,天冷保重身体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我也想吃啦,我谗的时候就去街头买烤的,不过我们这里直接了当,就叫芋头. [/quote]山芋确实是大众食物.谢谢朋友鼓励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2 编辑 <br /><br />看这样的文章让人流口水。清新自然。 [/quote]感谢朋友光临!山芋很便宜的,可惜太远,要不,一定请你吃山芋,吃个够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7: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祥 于 2009-11-27 16:42 发表
大跃进时期,我吃过米糠做的粑粑.读你的文章勾起回忆.
记忆中,我家也吃过糠饼,难下咽呢!都是父母吃的多.感谢朋友共鸣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7: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11-27 17:01 发表
山芋的吃法与生活的况味情景交融,历史的变迁与情愫的逶迤相铺相成,细腻的笔触,感性的色彩,都让这篇文章增色不少,散发出了传统散文的优美韵致,继续欣赏并精华支持!
感谢敬版的悉心点评,让我从中感受到无穷的力量,也从中得到启发.问好敬版
14#
发表于 2009-11-27 17:30 | 只看该作者
山芋是一种乡情,一种浓浓的乡思与回味!
15#
发表于 2009-11-27 17:4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字,勾起了我们许多的回忆。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2 09:19 , Processed in 0.05745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