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月夜泛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7 0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元1084年的6月9日,初夏。
  这天,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来到鄱阳湖口。他是送儿子迈赴德兴任县尉特意经水路而来的。苏东坡来湖口为哪般?仅仅是想看看风景看看石钟山?也许是出来散散心吧。
  这是苏东坡第一次来湖口,但他为何要坐船而来呢?也许坐船比坐马车更富有浪漫情调。一路的湖光山色,多美的景致哟!苏东坡有几分沉醉,沉醉使他忘了自己贬官黄州团练副使五年的事情?他根本就没忘记!虽然朝廷念其文才,将他改任离京城较近的汝州团练副使,但文才并没有使他得到加官晋爵,只不过是挪了个窝而已。仍然是原职原级的虚衔!多么可怜的文人。所以在来湖口之前,他特地去了筠州探望了贬谪在那里的弟弟辙,并同弟弟在那里过了端午节。想起这些,苏东坡就感到胸口隐隐作痛,心头掠过阵阵悲哀。
  罢了,罢了,想起来就心寒!还是不想它了。
  出去走走吧。他想,正好长子迈要赴德兴就任县尉,正好自己也要去汝州任职。何不借此机会同长子迈一道出来散散心?毕竟是个虚职虚衔,出门没有前呼后拥,甚至连个侍从的仆人也没有。也好,这样反倒使他感到轻松自由了。
  船至湖口,苏东坡第一眼就看到了石钟山。而此时的石钟山在苏东坡眼里,也许就像一位风情万种、婀娜多姿、含情脉脉的女子,在翘首等待他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想起了郦道元《水经》中的字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他又想起了李渤的《石钟山记》:“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袍止响腾,余韵徐歇……”
  真是这样吗?这就是石钟山的由来?他早已心存疑惑。
  在石钟山上,白天苏东坡亲耳听到一个小孩持斧击石的声音,那声音并非像郦道元、李渤等人所云。苏东坡愈是怀疑。
  他想,既然来了湖口,到了石钟山,何不亲自考察一番呢?这就是自古文人的责任与秉性?!
  或许因为他一路颠簸劳累,没有心思,或许是因为白天应酬太多,没有顾上。那就晚上吧。晚上更富有诗意呢。
  晚上,苏东坡喝了些酒,已有几分醉意。客人散尽,他走出户外,只见朗月高悬,月色融融,微风拂过,更加妩媚动人。苏东坡心里豁然一亮:多美的月夜!他倏然想起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转身对长子迈说:“走,我们划船去!”苏东坡兴致正浓。
  于是,他们请来了船夫。
  微风鼓浪,此时的鄱阳湖水位在18米左右,风大约有三四级吧。小船在湖面上摇摆晃荡,颠颠簸簸。船夫不知道船上坐的这一老一小是谁,他们要干什么?只觉得他们很怪,心想哪有夜里划船玩的?月亮映在湖面上,泛着银银的波光。船夫—边摇桨,一边纳闷,然而此情此景正合苏东坡之意!这位仕途失意的文人,他要的就是这样感觉,这种意境!   
  夜很深了,四周寂静。渔人睡去了,鸟儿睡去了,岸上的人也睡去了,只有浪击崖壁和桨拍湖水的声音:哗—哗—哗—
  小船至绝壁下,只见崖壁高有千尺,面目狰狞、张牙舞爪,如猛兽似奇鬼,阴森恐怖,像要吃人的样子;山上栖息的鹘鸟许是受了他们的惊吓,一声尖叫,呼呼地惊飞而起,直冲云霄;又传来像老人在山谷中咳笑的声音……船夫惊恐不已,以为遇到妖魔鬼怪,背脊冰凉,直冒冷汗。就在他们正欲返回之时,湖面上突然刮过一阵大风,苏东坡忽然听见从水面上传来“噌吆”的声音,似钟鼓之声,不绝于耳。他借着月光,慢慢观察,又听见了“窥坎镗 鞑”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又是从何而来?这么熟悉!哦,对了,是青铜编钟的声音,如此清亮奇特!苏东坡听得清楚分明。原来这声音是因为风水与崖洞相撞的结果。苏东坡笑着问长子迈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苏东坡兴奋不已,欣喜若狂。他想:事不见耳不闻而臆断有无,可乎?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于是,疾笔写下《石钟山记》。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2-2 0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09 编辑

人生能有几次如此闲情雅致?苏轼月夜泛舟之举,羡煞后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1 15:05 , Processed in 0.05931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