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攒钱与养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 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种说法,叫做“高薪养廉”,意思是说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让他们更加廉洁地工作。岂不知人的本性就是贪婪无度的,是越有越贪,用金钱去培养廉洁,岂不可笑?正所谓欲壑难填,用金钱来满足那些人的贪欲之心,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柳宗元在他的一篇名为《蝜蝂传》的寓言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这种小虫生性就有负重、攀高的特点,越是载重越是攀高不止,直至累死或者摔死,且至死不悟。柳宗元为此叹息不已。这种贪欲之心是多么可怕,又是多么可悲,它足以置人于死地。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因贪婪而不得善终。正所谓“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愈有钱愈加贪婪,以至于被贪欲蒙蔽了心灵,成了丧心病狂的人。有一个原本很贫穷的人,最初在城里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门市,后来逐渐发展,由修理摩托车改为卖摩托车,再后来由卖两轮摩托发展到卖三轮摩托和农用摩托。规模逐渐扩大,金钱也越来越多,成了名符其实的老板,身价不菲。他的老家在农村,有一处老宅,有老父亲和兄弟。后来老父亲去世,兄弟以为农村的房子本来就不值几个钱,他又是在城里有大买卖的大老板,不会去和自己分什么家产。谁知他却毫厘不让,锱铢必较,以至于兄弟反目。盛怒之下,他被兄弟活活砍死。
  
  看看我们的周围,那些富人们,那些贪官们,哪一个不是身价百万却是愈加贪得无厌,愈加为富不仁?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们会愈有钱愈加贪婪,愈贪婪愈加疯狂?难道这些人就不知道节制,不懂得满则溢,物极必反的道理吗?
  
  这与钱有关,与德亦有关。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其实是在讲一个道理,所谓“厚德载物”,讲的就是“德”与“物”的辩证关系。我们常常说“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不怕钱多,就怕德薄。
  
  古人说“君子固穷”,现在恐怕没有人会赞同这样的说法了。虽然孟子那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仍旧被不少人津津乐道,但很少有人会认同穷比富好的说法。我倒是认为《孟子•尽心上》里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说法比较实际,比较精辟,可以奉为做人处世的原则。人生无常,富贵难料,今天是腰缠万贯,谁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呢?所谓“钱财乃身外之物”就是这个道理,而只有“德”与人同在。贫穷的时候,独守做人的原则,不自卑、不自欺、不自弃,身居陋室惟吾德馨,此乃穷而有德者也;富贵的时候,应心怀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不为私欲、不为己贪、不得意忘形,此乃富贵而有德者也。
  
  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是否可以将这“浩然之气”理解为“德”呢?这“德”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尽心尽力来涵养的。社会进步了,人民富裕了,每一个人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攒钱了。可是,在口袋里装满了白花花的银子的同时,我们切不可用丢失了这个“德”字。君子固穷固然不足为荣,为富不仁却是更加令人憎恶。有德这“物”才会随之,有德这财才会得之心安理得,才不会招人嫉恨,才不会落下一个为富不仁的恶名。“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道理。
  
  “厚德载物”,这应该是一个逐渐富强起来的大国国民应该具备的素质。《管子•牧民》里有一句话说得好:“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应该考虑一下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了。那种“饱食思淫逸”的封建腐朽思想可以休矣。钱财本身并无过错,对每一个人而言,这银子应该是多多益善。问题是,我们不应该将眼睛盯在那些白花花的银子上,还应该想一想这“德”的问题。
  
  “厚德载物”,先是“德”而后“物”,就是德与物的辩证关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德”与“道”在这里的含义应该是相同的。无论是“厚德”也好,“取之有道”也好,有了这样的前提,那所谓的“物”,或者“财”,都应该是正当所得,应该是拥之无所愧疚也。
  
  诚如此,即便拥有了再多的金钱,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怎么会重蹈饱食思淫逸的覆辙呢?又怎么会出现什么“富不过三代”的悲剧呢?
  
  由此看来,这金钱固然重要,这德亦不可等闲视之。
  
  在拼命攒钱的同时,尽量涵养我们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富有而高尚的人。拥有大量的金钱却不挥霍无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桑梓;拥有无数的金钱愈加谦卑,不奢侈、不贪婪,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愈有钱而愈加宽厚仁慈,愈有钱而愈加仗义疏财。
  
  金钱是经济基础,品德是上层建筑,在拥有金钱这个牢固的经济基础上,构建我们的道德大厦,用“厚德载物”来丰富我们的人生,我们将会拥有和谐而美好的生活。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3-3-2 20:28 | 只看该作者
钱是好东西,也是罪孽的根源。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盛行,谈“德”不易!
3#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清荷吴霜 的帖子

谢谢留言。谢谢。
4#
发表于 2013-3-4 08:46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写得片面了。就文中那个被他兄弟砍死的例子。

首先,父母留下的财产,法律规定他们兄弟有共享的权力。腰缠万贯的兄弟和贫困的兄弟,都有共享的权力,腰缠万贯也罢,他在乎的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力,他要和他兄弟分享,是合法的。
其次,他兄弟想一人独吞遗产,不管是穷还是富,一人独吞遗产的想法,本身就是违法的。而且还把他那富有的兄弟给杀了,被杀的兄弟的家人,肯定是要诉诸法庭的,在我看来,杀人者偿命,至少无期徒刑。
5#
发表于 2013-3-4 08:5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是谈论道德问题的,那么,兄弟二人谁有道德?杀人者有道德么?
肯定是没有的,被杀者只是为了捍卫法律赋予他的权力,他没看有道德么?我看未必。
至于穷或者富,被杀者的财富,是他自己常年的辛苦经营赚取的,杀人者的贫穷,也是他自己不思进取懒惰游手好闲的行为决定的。为什么一奶同胞的兄弟二人,却一个是富翁一个是穷人?难道是因为被杀的富者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索要他自己赢得的那一份就成了罪人么?这又是什么逻辑?

当然我不是为富者说话,我只是客观地考虑现实问题:在所谓的道德和法律之间作选择的话,我更倾向于支持法律。如果要论道德,也行,在这个事件中,被杀的富者有无道德,是无法判断的,但是杀人的人是肯定没有道德的。
6#
发表于 2013-3-4 10:54 | 只看该作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文章论述有力度。
7#
发表于 2013-3-4 20:22 | 只看该作者
“高薪养廉”也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有个国情和土壤问题,人心不足,也是事实。共鸣何足道哉对道德的正面弘扬。
8#
发表于 2013-3-4 20:48 | 只看该作者
道德滑坡,再多的钱也养不了廉,只会使贪者更贪!
9#
发表于 2013-3-5 13:03 | 只看该作者
钱本无错,仅仅是商品交换之工具。遵纪守法挣钱也乃正道。道德该弘扬,但需要诸多方面的滋养,缺乏社会公平、法律等方面的保障,怕也难为之。大环境不佳,人心和世风焉能正?社会不公,贪官横行,世风日下,要弘扬道德,难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山野青云 的帖子

哈哈,欢迎探讨。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太和五中张奇 的帖子

谢谢光临指导。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一水 的帖子

感谢一水版主点评,谢谢。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鲁小鱼 的帖子

是的,在现在的中国,有钱无德的人太多,所以,国民素质一直无法提高。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3-5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吴墨 的帖子

构建道德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
感谢吴版点评,谢谢。
15#
发表于 2013-3-5 23:28 | 只看该作者
老百姓有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我赞成吴兄这话,大环境不佳,人心和世风焉能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0 06:53 , Processed in 0.08259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