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1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纵情山水梦田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纵情山水梦田园


                  安杰



    很久以前,蜜蜡山脚下有个叫小棉花的孩子,和他的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后来小棉花母亲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为了给母亲看病,小棉花只好起早贪黑上山打柴,赚钱给母亲抓药。有一天,小棉花在山上遇见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对他说:“前面不远有个山洞,山洞里的蜂蜜能治病,白胡子老人还告诉了小棉花获得蜂蜜的方法。”回到家里,小棉花用烙饼绑在长棍上,按照老人说的方法,获得了蜂蜜,并且治好了母亲的怪病。当地财主听说了之后,便逼迫小棉花带他去采蜂蜜,贪得无厌的财主企图把山洞里的蜂蜜全部挖走。此举激怒了蜜蜂,成千上万的蜜蜂蜂涌而至,财主慌不择路掉下悬崖摔死了。蜜蜡山的泉水很甜,且有祛病健身的功效,相传是蜂蜜掉到了泉水中,从此蜜蜡山的泉水就有了祛病健身的功效。

    题为纵情山水,爬山听说了这样动人的故事,理应坦白一番。卧冰求鲤也好,哭竹生笋也罢,蜂蜜救母般的自我安慰等等,依然会在现实生活的残酷里不堪一击。传说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可以这样说,传说有多么美丽,现实就有多么残酷。因为感慨于生命的脆弱,因为感慨于骗子们招摇过市,因为感慨于红尘万丈欲壑难填,也因为想远离钢筋水泥下尔虞我诈防不胜防,所以百折千回,所以喜怒哀乐于山巅,所以信马由缰于笔端。

    藏身于深山破败的庙宇所见甚多,关于庙宇佛法我也曾不厌其烦,因着地球相对于宇宙之渺小,我辈还是对神仙佛祖及其宗教心怀敬畏,心存幻想。然现实之漠然,生活之悖论,善恶之报应,相比之下令人对神佛之慈悲颇为失望。华夏庙宇之众,神佛之多,俯拾皆是。我想民众之所以明知匍匐于佛前也不会就此换了人间,然这毕竟有慰藉,毕竟有盼头。虽然泥捏的终究是泥捏的,它不可能惩恶扬善,也不可能扶危济贫。蟒蛇报恩的故事妇孺皆知,细节我忘记了,总之此类知恩图报的典故,大同小异如出一辙。虽然故事大同小异,毫无包袱,也毫无跌宕起伏的情节,然而它却最能打动人心。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动物身上具备的品质,有时候万物之灵的人类也难望其项背,仅就知恩图报而言就足以令我辈望洋兴叹,所以便心有戚戚,所以便编了若干此类故事意淫。

    “甜言蜜语犹在耳,背地冷箭越千年。”此句是偶然获得,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角度来体验,我以为很妙。山水庙堂多有劝人行善教人放下红尘欲望的佛偈,然而出得解脱门,踏入红尘间,甜言蜜语背后有的是冷箭。掷地有声的誓言背后多是背信弃义,冠冕堂皇的背后多是虚伪和卑劣。题为《纵情山水》,实则字里行间挣脱不了生活的束缚,摆脱不了命运的无情,更挣扎不去红尘之纷扰。山水绮丽,庙宇众多,此时此刻,亦不能心无旁骛,六根清静,岂不大煞风景?

    早春的山和冬天的山并无二致,看不到生机,看不见绿意,正如友之谓:“此时爬山兴趣索然”。客观事物总是要通过主观的情绪来表现它,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风景。谚语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说法。早春的山其实已有了鲜活的气息,主客体的交流尤为重要的还是主体,兴趣索然之外尚有游兴未尽。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我是不喜欢的,然仅以爬山而言,因个体之差异,主客观交流显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太行鲁班豁这地方我第一次攀爬,在山下用餐时我戏言曰:“此处名为鲁班豁,想必是鲁班从此处路过,祭起斧头力劈太行,砍出的豁口。”本是调侃,不料却歪打正着,传说鲁班豁成因正如我所言。去往鲁班豁的路曲折陡峭,沿途风光无暇顾及,因负重攀爬,早已汗流浃背。登临鲁班豁,俯瞰群山,当然忘不了长啸以壮声势。鲁班豁的鲁班庙几近破败,一行数人仅我推庙门入内外,其他人皆视若无睹。也许是他们累了,也许鲁班庙太小太寒酸了,君不见香火鼎盛寺庙内人头攒动,焚香跪拜都要排队等候。据说北京某地就是如此,他们如此虔诚要求神仙佛祖讨什么呢?

    石板岩附近有马场,在我骑上马背前,养马人问我此前是否骑过马,我据实答曰:“曾经骑过驴。”养马人便开怀大笑。跃上马背,马奔跑的速度很快,似乎想给我这个不速之客一点慌张。其实这个畜生不知道,驴子是不好骑的,没有马鞍骑驴则难度更大,所以任凭畜生如何的狂奔撂蹄子,也奈何不得曾经骑过驴的我。这说明知己知彼很重要的,否则有些事情就要白白浪费气力而于事无补,正如这匹狂奔的马。从马场行至冰冰背附近的瀑布处,再由瀑布处向上攀岩数公里,便行至水断。从水断处看走过的路,沿途残雪坚冰,千沟万壑,早春一汪新绿泛滥,青灰色山体,蓝天白云,远处太行平湖烟雾缭绕,风光旖旎,亦幻亦真。此刻虽无峰峦叠翠,虽无万木葱茏,却也魅力独具,尽显荒凉粗犷之美。

    水断向西南便是金灯寺,金灯寺北齐佛塔众多,此处亦有人在路旁用青石堆砌成佛塔。搬青石放置佛塔之上,也算弘扬佛法?权当是吧。宗教亦或是信仰我是羞于启齿的,万里神州炎黄子孙果有信仰乎?榔树在豫北罕见,水断处却有一棵,它高耸入云,恐需几人合抱。这又说明罕见的东西也是可能存在的,凡事皆不可以一般而遮掩个别,亦不可一概而论。登山沿途见山之南抱阳处的桃花开了,因而便想到老家的桃花,想到二帝陵外的桃花也该烂漫了吧。

    之所以看到桃花想到故乡,源于故乡这个时节正是桃花快要盛开之时,更源于儿时曾经在桃树底下兴风作浪,却也并不理会桃花的娇艳妩媚。想要结束文字之时,忽然觉得“驴户外”这个词遍地开花,以听觉而言并不爽。倘我一行取名的话,我便唤作“烈焰赤兔”,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访风景以抒怀,踏群山以咏志。


        



     

[ 本帖最后由 一江言语 于 2013-4-1 22:4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3-4-2 11:2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行走感悟,见之于感性与理性交融,出世之心与入世之情纠缠,因而显出厚度。
3#
发表于 2013-4-2 16:37 | 只看该作者
佛前匍匐着的,多是利欲心和贪心。
4#
发表于 2013-4-2 17:29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种不断出发和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心境还是生活。
问好一江。
5#
发表于 2013-4-3 14:14 | 只看该作者
一江老师的行文之中有种洒脱不拘的神态,读起来实在是痛快淋漓。收获多多矣。
6#
发表于 2013-4-3 20:19 | 只看该作者
看似游记,实则不尽然。捭阖纵横,说古论今旁征博引,洒脱不拘,既有散文的韵味,有颇显杂文的思想,好文佳作,妙哉!问好!
7#
发表于 2013-4-4 20:58 | 只看该作者
行至水尽,坐看云起。凡是能够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这小文着实有内容。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剑鸿 于 2013-4-2 11:29 发表
这样的行走感悟,见之于感性与理性交融,出世之心与入世之情纠缠,因而显出厚度。


春天好嘿嘿。
9#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1: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舄兢 于 2013-4-2 16:37 发表
佛前匍匐着的,多是利欲心和贪心。


是的,佛教被官家搞坏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1: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4-2 17:29 发表
喜欢这种不断出发和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心境还是生活。
问好一江。


旅行虽然累点,但不去城市旅行,远离了钢筋水泥的束缚,亲近自然,自己会轻松很多。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1: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荷吴霜 于 2013-4-3 14:14 发表
一江老师的行文之中有种洒脱不拘的神态,读起来实在是痛快淋漓。收获多多矣。


我是个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家伙嘿嘿,一有时间便跑到山里去,这些粗糙的文字也算是欣赏风景下的生活感悟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吴墨 于 2013-4-3 20:19 发表
看似游记,实则不尽然。捭阖纵横,说古论今旁征博引,洒脱不拘,既有散文的韵味,有颇显杂文的思想,好文佳作,妙哉!问好!


问好版主。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13-4-4 20:58 发表
行至水尽,坐看云起。凡是能够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是我们所需要的。这小文着实有内容。


法门寺真的气势宏大,尤其是地宫里面的雕刻,金碧辉煌,陕西之行收获不少,乾陵昭陵兵马俑比之法门寺差距甚多。有时候看佛教完全堕落为敛财和为领导服务的地步,心里实在为之悲凉。从这个角度说,即便是穿了袈裟也逃不过一网打尽的红尘宿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2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冷晰子 于 2013-4-2 17:29 发表
喜欢这种不断出发和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心境还是生活。
问好一江。


清明去陕西旅行的人超级多,特别是豫北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是法门寺和华山。
15#
发表于 2013-4-7 0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江言语 于 2013-4-6 21:54 发表


清明去陕西旅行的人超级多,特别是豫北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是法门寺和华山。

这次我所在的一个驴友车队走的就是这条线。我因生意缠身未能成行。本就遗憾着。听一江如此说道,就更遗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0 04:36 , Processed in 0.1453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