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5 2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句话人们都很熟悉了,而且已经作为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尽管它是一句地地道道的古文。
  
  “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是指鲁国的大夫,也称季孙氏。当时,鲁国季、孟、孙三家世代为卿,权势极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他们甚至多次赶走国君,孔子所说的季氏可能就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鲁国的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公开违背礼制。当时宫廷的舞乐队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作为鲁国的卿,按规定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才可以用八佾。可是季氏却对此礼制完全置之不理,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这种僭越的行为引起孔子的极度愤怒,所以才说出了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如果连这种事都可以容忍,那就没有什么不能容忍的了。言外之意,这已经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在今天看来,也许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可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僭越也就意味着有不臣之心,甚至无异于谋反,如果我们对“八佾舞于庭”这样的事还不能理解,试想一下后世中官员或是百姓如果私自做了一件龙袍会是什么后果,就可以想像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了。
  
  其实,到了春秋末期,各地诸侯及卿大夫不守礼制的事儿多了去了,所以孔子才称之为“礼崩乐坏”,季孙氏“八佾舞于庭”的行为不过只是其中之一。西周初年公姬旦制定的礼乐制度是整个周王朝社会秩序的基础,而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表象的背后,乃是整个周王朝社会秩序的混乱,同时也意味着周天子实际统治权的丧失,所以孔子才要站在维护王室的立场上号召“克己复礼”——当然,他根本没有力量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一表象之后深层次问题,所以实际上,就连“复礼”这一表面问题也没有解决的希望了。
  
  越礼看来不过只是小事一桩,但实际表现的却是越礼者窥伺权位或是内怀不轨的野心,所以自古以来的统治者对此都深恶痛绝,所以自古以来聪明的造反者都会在军事力量不够强大时以“礼制”上的谦卑来麻痹朝庭,朱元璋的“缓称王”即是此意。
  
  如今时代不同了,这类问题似乎已经被人们淡忘,然而无数的事实证明,但凡在行为上“越礼”者,无不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而这不安分必然导致其无视党纪国法,利欲熏心,恣意妄为,最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危害。这里边,有曾经效仿国庆大搞阅兵式的前亳州市市委书记李兴民,也有修建了与白宫想像的豪华办公楼的“白宫书记”张治安——在修建豪华办公楼的问题上,如果说修了个山寨版的美国白宫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居然还有官员把自己的办公楼修成了天安门一个模样,这才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然而可见的事实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在老百姓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这些明显违制僭越的官员的顶头上司们却总是对此视而不见,或是他们虽然知道却已在心里默默“忍”了。有时候,我们真不得不佩服这些官员们的忍受能力。在乡村,如果有儿子胆敢躺在老子常躺的藤椅上学老子的模样抽上一代烟,都难免会换来老子的一顿臭骂甚至一顿暴打,而我们高层的的官员们居然可以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坦然处之,究竟是什么东西给他们撑出了如此宏大的肚量?
  
  所以,也就难怪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村官都胆敢在国家级森林公园里自己的生母修建豪华墓地了,也就难怪贫困县财政局一个小小的科长就可以贪污挪用公款上亿元了。他们还敢做出哪些超出我们想像范围也超出民众心理承受能力的事情,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无论怎么做,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会安然无事的(除非在政治的博弈中遭遇惨败),因为他们的顶头上司对他们之前的那些僭越行为都可以“忍”,之后的又有什么不能忍的呢?孔老夫子的话在此就应该换一种理解才是:连这个都可以忍受,还有什么忍受不了的呢——索性一并都忍了罢!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只有忍了才会团结,只有忍了才会安定,只有忍了才会和谐嘛!否则自己人内部先乱了,又怎么去联手对付老百姓呢?
  
  而对于“忍”字,也有学者认为应当释为“忍心”,照此解释,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如果他们连这种事都忍心干得出来,又有什么事干不出来呢?(水如空)
  
  

[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1-9-6 20:2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1-9-5 21:57 | 只看该作者
坐水如空的沙发,体味“是可忍,孰不可忍”,感悟是:不可忍也得忍,因为水如空所言极是:“只有忍了才会团结,只有忍了才会安定,只有忍了才会和谐嘛!”
问好水如空,祝中秋愉快。
3#
发表于 2011-9-5 22:45 | 只看该作者
越礼看来不过只是小事一桩,但实际表现的却是越礼者窥伺权位或是内怀不轨的野心,所以自古以来的统治者对此都深恶痛绝,所以自古以来的聪明的造反者都会在军事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都以“礼制”上的谦卑来麻痹朝庭,朱元璋的“缓称王”即是此意。
  
赞成
4#
发表于 2011-9-6 06:41 | 只看该作者
上司之所以忍,是因为他自己有不正之处。否则,都知道“官”员是两张口的。
5#
发表于 2011-9-6 08:31 | 只看该作者
由原意到约定俗成的意义变化,自是有一个过程。
如空文章层层递进,揭示出现实之荒谬。由此见出中国官员的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6#
发表于 2011-9-6 20:27 | 只看该作者
由论语季氏转而到现实生活,论证有力,逻辑严谨,看如空兄文章颇受益。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周施梅 于 2011-9-5 21:57 发表
坐水如空的沙发,体味“是可忍,孰不可忍”,感悟是:不可忍也得忍,因为水如空所言极是:“只有忍了才会团结,只有忍了才会安定,只有忍了才会和谐嘛!”
问好水如空,祝中秋愉快。

:handshake 同祝中秋愉快!
和谐社会,总要和谐掉一些东西嘛!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阳神 于 2011-9-5 22:38 发表
一个官员越权,他的上司难辞其责。上司的容忍,才是贪腐横行的根本问题。

正是由于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才会有非常之容忍。
9#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11-9-5 22:45 发表
越礼看来不过只是小事一桩,但实际表现的却是越礼者窥伺权位或是内怀不轨的野心,所以自古以来的统治者对此都深恶痛绝,所以自古以来聪明的造反者都会在军事力量不够强大的时候以“礼制”上的谦卑来麻痹朝庭,朱 ...

问好奇兄!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山菊 于 2011-9-6 06:41 发表
上司之所以忍,是因为他自己有不正之处。否则,都知道“官”员是两张口的。

:handshake 正是,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20: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11-9-6 08:31 发表
由原意到约定俗成的意义变化,自是有一个过程。
如空文章层层递进,揭示出现实之荒谬。由此见出中国官员的无法无天,胆大妄为。

我们今天也弄不清孔子的原意究竟是什么,只能根据他的一贯观点和历史事实加之训诂学的一些知识进行推测。
12#
发表于 2011-9-7 20:29 | 只看该作者
小不忍则乱大谋,也许有一天都会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
13#
发表于 2011-9-7 20:29 | 只看该作者
下有错,上未必不知道,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有原因!很多事,不好说!
14#
发表于 2011-9-7 23:03 | 只看该作者
婶可忍;叔不可忍
15#
发表于 2011-9-8 06:13 | 只看该作者
忍是一时的妥协吗?在贪官污吏横行的当今最令人们难以容忍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官僚主义。权力欲的膨胀最终祸害了民意,践踏了民权。如空文章高屋建瓴,具有时代的探讨性,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11:08 , Processed in 0.08611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