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8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草原意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5 08: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何足道哉 于 2016-12-4 07:11 编辑

  草原意象
  
  1、草原上的勒勒车 
  辽阔的草原,一条蜿蜒的小路,孤零零的蒙古包,一辆更加孤单的勒勒车,卧在深草里。
  
  蒙古包,是草原牧民的家。勒勒车,载着蒙古包四处游荡,是牧民活动的家。
  
  家无法安顿的时候,勒勒车是忙碌的,沿着那条悠长的车辙,被老黄牛牵引,走着。天苍苍,野茫茫,家在那里?家在勒勒车上。家安顿下来,牛羊撒向茫茫的草原上,牧民骑着骏马追逐着白云般的羊群,消失在草原深处。勒勒车便落了单,孤独地守护着同样孤单的蒙古包,守护着草原漫长的岁月。
  
  寂寞的时候,勒勒车就和白云交谈,与清风对话。
  
  勒勒车的历史很悠长,就像那条纵贯草原的河流。可是,勒勒车很孤独。两根长长的车辕,斜指向邈远的苍穹,像射不出的箭,孤独在草原上。它有理由感到孤独。曾经是牧民家里最昂贵的家什,如今,成了一个道具,摆放在蒙古包旁边,供游客拍照留念。
  
  很多都发生了改变,唯独勒勒车没有变化。不变是死,变化,就更加一文不值了。木制的车架,两个又圆又大的车轮,不知在这草原轮转了多少岁月,碾出了多少条蜿蜒悠长的小路,在茫茫草原上,一年又一年。春去冬来,草枯了又绿,花开了又落。那个追风少年,已经是两鬓斑白,腰弯如弓。可是,一辆勒勒车,仍然碾着一茬一茬的青草,在茫茫草原行走。
  
  勒勒车,也应该苍老了。
  
  长长的车辕,被虫子蛀出来的小洞,逸出悠远的气息。风吹过来,有一种幽怨的啸音,似乎是有人弄笛。金戈,铁马,长弓,弯刀,落日,硝烟,随着风,掠过来,又飘散了。被岁月触摸,还是被游人摩挲,车辕光滑铮亮,有了青铜器的质感与光泽,敲一敲,铮然有声。两个巨大的车轮如日月,在不停行走中,破损、龟裂,装满了岁月的苍凉。只是,它无法停下来,它从岁月深处走来,仍将走向岁月深处。
  
  勒勒车,终于停下来了。
  
  满身岁月的苍凉,静静卧在深草里,成了一个雕塑。
  
  2、夕阳里的马头琴
  
  草原,落日,蒙古包,苍凉悠远的马头琴。
  
  我沿着琴声飘来的路,踏着悠悠的音符,寻找。
  
  落日,在草原的尽头,将坠未坠,悬在那里。没有绵延高山去托举,没有一片树林来迎接,硕大,熊熊燃烧的落日,在那里悬着。上面,是烧红了的半边天,再往上,就是一种靛青的蓝,空旷、寂寥。下面,是茫茫无际的草,从眼前,铺展过去,越远,越淡,最后消失。
  
  落日的余晖泼洒过来,无遮无拦地泼洒着,缓坡、洼地、草的缝隙、花的叶片间,全都被一种橘红所覆盖。草是一种温暖的绿,像是一幅中国画的泼墨,越近越真切,越温润;越远越微茫,越暗淡。蒙古包成了橘红色,是这暮色里最亮的光。缕缕炊烟,在蒙古包的顶端缓缓飘荡,召唤着晚归的落日。
  
  一个高大的背影坐在夕阳里,染上了一层薄薄的铁红。一手揉弦,一手操弓,琴声,便悠悠过来。
  
  我猜想,那一定是一位身材高大结实,饱经沧桑的老人。长发,多须,额上的皱纹像草原上的河流,细而悠长。还应该有一双犀利的眼神,像草原上空的雄鹰,像草原深处的狼。结实的身板微微前倾,头却高高扬起,长发飘飘,须发飘飘。随着马头琴悠长的曲调,老人的身躯俯仰有致,合辙押韵。马头琴的旋律,有着不同于其他弦乐的苍凉,哀婉,婉转低回。像草原九曲回肠的河流,像掠过草尖上的风。琴声在暮色里弥散开来,和着马头琴的曲调,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沙哑、低沉、还夹杂着丝丝缕缕的酸楚,直抵心底,让人心悸。
  
  这便是蒙古草原上著名的“长调”。一把破旧的马头琴,一个苍老的喉咙,在暮色熏染的草原,对着一座孤独的蒙古包,或者茫茫的草场,如诗如歌,如泣如诉。
  
  远处,一个蒙古汉子骑着一匹骏马,赶着一群羊归来。被老人的琴声所吸引,被老人那苍老的歌声打动,他放下手中那长长的套马杆,向这边眺望。羊们聚集在一起,低着头,捡拾那一个个跌落的音符。夕阳下,一头花脖子老黄牛扬起那俊朗的头,一声长哞,苍凉悠长,像老人吟唱的长调。
  
  我徘徊在一地暮色里,耳畔飘荡着那悠悠的长调,那碧草,蓝天,细细的河流;那雕弓,弯刀,追风的骏马;那匈奴,突厥,契丹……蒙古长调,几乎就是一部草原的历史,是蒙古民族在茫茫草原上,逐水草而生息,为生存而厮杀的史诗。
  
  踏着被暮色笼罩着的柔软的草地,我走不出马头琴那低沉的曲调,走不出老人那苍凉的歌声,走不出,那一曲蒙古长调。
  
  3、草原上的石头
  
  草原茫茫,鲜有大山。在克什克腾大草原深处,却有一片石头,磅礴、恢宏、苍凉,还略带那么几分孤独。
  
  人们叫它“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图”是蒙语,意为“险峻的岩石”。
  
  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就散落在大大小小几座山上,一条简易的泊油路,把几个主要的景点连接起来。
  
  几千万年的岁月沧桑,裸露在外面的石头,大都灰飞烟灭了,留下来的,以各种各样的姿态,面对高邈的天空,莽莽苍苍的群山。等待有谁,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
  
  在草原深处,巍巍群山之中,这些奇特的石头,苦熬着悠长的岁月。或相依相靠,在亿万年的光阴里,咀嚼着山里孤独的时光;或者遗世独立,以卓然的姿态,注视着风云变幻,沧海桑田。这些石头,采集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被赋予了不死之灵魂。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历史老人,或坐或卧、或立或行;或喜、或悲,或沉思、或呐喊。在这草原的深山里,静静等待,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观赏、去感悟。
  
  世间的事物大抵是这样,自然造化,加之以人的智慧,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棵树、一抔黄土,往往都会化腐朽为神奇,成为具有灵魂的生命,成为不朽。
  
  圆明园的石雕是有灵魂的,长城上一砖一瓦是有灵魂的,社稷坛的泥土是有灵魂的,这山上的石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想,这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灵魂的。
  
  一排直立的石头,恰好是九条,或高或矮,或肥或瘦,肩并肩,手挽手,站成一排,早看朝霞,暮挽夕阳,日日夜夜在一起。人们就给它们起了一个名字——九仙女。站在她们面前,你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赞叹人的奇思妙想。风从她们头顶掠过,带起一阵尖锐的啸声,似乎是草原深处的琴瑟奏起。她们,踏歌而来,袅袅娜娜。鬓发在纷飞、裙裾在飘扬,眉眼流转、顾盼生姿。她们,是要为我们讲述千年往事吗?
  
  一座山头,四周长满了萋萋荒草,一只老鹰,昂首敛翅,站立着,不知就这样站立了几千年。远远观看,仍然可以感受到老鹰那强大的气场,凛凛生威。草原天空之王的气势,果然不同凡响。此刻,你怎能相信它就是一块石头,在这草原深处的大山里,静静站立了几千年。那应该是前古的鹰王,被这块土地所吸引,风雕雨蚀,不曾改变。它高昂着头,警惕地注视,面对莽莽苍山,茫茫草原。
  
  一山风化了的石头,本应该成为灰烬、尘埃,成为青青野草的土壤。可是它们却屹立不倒,被草原风雨雕塑成各种各样的形态,成为了这片草原不死的精魂。
  
  草原在,这一山的石头,就会屹立不倒。
  
  



2#
发表于 2016-11-25 10:53 | 只看该作者
三个篇章,颇有文采,诗意解读,十分精彩!
3#
发表于 2016-11-25 1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于文华 于 2016-11-25 11:59 编辑

    以独特风格,特立独行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分三章勾勒出草原上独一无二的勒勒车、马头琴和石头,历史烟尘里的草原优美景象,摇曳生姿,令人感动——而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是作者精心为我们营造的氛围和气场,让人一见就知道是草原,绝非大漠、戈壁,也非南方秀丽山川。

   拜读学习,问好版主,谢谢支持!
4#
发表于 2016-11-25 16:20 | 只看该作者
三章彰显散文的色彩,拜读学习了!
5#
发表于 2016-11-25 20:5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在细腻的描述之中,尽显时间与人文的结合,使文字产生了苍凉的意境,而最后一章,又融象征与描述于一体,产生了厚重的力道。最重要的是整个文字是表现那些事物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而不是想要回到与追溯。拜读,欣赏,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06:55 | 只看该作者
柯英 发表于 2016-11-25 10:53
三个篇章,颇有文采,诗意解读,十分精彩!

谢谢阿英来读,谢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06:55 | 只看该作者
一大块糖 发表于 2016-11-25 11:03
人的一生是个不断学习的道路,活到老,学到老,涨知识了!

谢谢朋友,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06:56 | 只看该作者
于文华 发表于 2016-11-25 11:57
以独特风格,特立独行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分三章勾勒出草原上独一无二的勒勒车、马头琴和石头,历史烟 ...

谢谢于版精彩点评,谢谢。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06:57 | 只看该作者
李晓萍 发表于 2016-11-25 16:20
三章彰显散文的色彩,拜读学习了!

谢谢小萍,感谢来访。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6 06:58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11-25 20:52
文字在细腻的描述之中,尽显时间与人文的结合,使文字产生了苍凉的意境,而最后一章,又融象征与描述于一体 ...

谢谢澧水版,感谢精彩点评。
11#
发表于 2016-11-27 17:29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疏朗,字句诗意。写得意境深远,有种苍凉、旷远之味。文中的一些书写很值得称道,如“夕阳下,一头花脖子老黄牛扬起那俊朗的头,一声长哞,苍凉悠长,像老人吟唱的长调。”似油画一般,有种凝重之美。欣赏并问好!
12#
发表于 2016-11-27 21:37 | 只看该作者
草原上千姿百态的石头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再加上作家赋予石头特有的灵性与气质,使石头屹立成千年丰碑!!
13#
发表于 2016-11-28 20:3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来自草原的原故,读着倍感亲切。其实消亡的还有这个民族本身,曾经的金戈铁马、弯弓射雕,也早已被驯化成载歌载舞了。
14#
发表于 2016-11-28 21:2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散文在简约、节制的书写中,彰显内在的意蕴,读来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您去的地方是赤峰附近的克什克腾草原,我去过,很美,如文章一样
15#
发表于 2016-11-29 06:52 | 只看该作者
以字作画,字里行间满是发现的眼睛、精神的光亮。欣赏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02:21 , Processed in 0.08362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