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11|回复: 1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遥远的放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5 15: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7-6-6 07:05 编辑

  看到那些绿树和山石,几乎没有人会把那里与流放联系起来。可是,那里却有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宁古塔,古代南人流放地。

  看到宁古塔这个名字,看到流放这个词,眼前会出现一双眼睛,一张脸,一个身影;黑白,灰色,落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蹒跚,枷锁冷硬,这些词汇次第而来,汇集成那些被流放的古代南人,他们在官差的押解之下,去往宁古塔,结束自己的生命之旅。

  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也难以想像那场生命之旅的场景细节,它们像是被人为过滤了,成为一种遥远的虚空。当那些绿树山石穿越时空涌现眼前时,与流放有关的苦痛与灾难似乎被掩盖起来,没有一丝痕迹,留下的,唯有绿树成林,山石黙然。

  那些树以松树居多,长得很高大,或许是因为无人为约束吧,它们生得自然率性,主干自然地直,尽力往上挺,身子瘦瘦的,枝叶蔓布其上,彼此交织携手,成为一片林子。仰视过去,阳光白云蓝天在远,以阔大的虚无将林子笼罩其中,无法言明,亦不必言明,一切像是本该如此,如同那些南人的流放之旅,永远在路上,看不到尽头,直至虚无。

  如果没有那些图片,没有于那些图片的观察,那些树木像是不存在,连同那些阳光白云蓝天所汇集的虚空笼罩,一如陌生的宁古塔,一如流放之途的尽头杳杳。作为生命存在的当下,我们站在这里,借助绿树和山石,与那些遥远的放逐对视,希望能从中找到某种与生命有关的线索,找到那些古代南人的身影,与其默然对话,以重树关于生命的尊严和悲壮。

  虽然知道了那些树是松树,但是其散发出来的陌生丝毫未减,以绿色,以安静,以携手,以林子式的矗立与延展。

  不喜欢松树,也不喜欢松林,这种不喜欢源于早年形成的刻板印象,即它们与死亡有关。

  家乡在鲁西北平原,幼时当地树种以杨柳居多,松树极少。第一次见到松树是随父亲去二十里外的医院,途经一片松林,里面坟茔遍布,令人生惧。去的时候是在冬天,别的树都光秃秃的,唯有它们,在不该绿的季节执拗地绿着,绿得突兀而怪异。我没有趋前细看它们的松针,只是觉得它们绿得有些收敛,有些低沉,像是被坟茔中散发出来的气息笼罩似的,成为一种异样的符号。后来上学一次次途经那里,那种印象逐渐加深,像一种灰色的烙印。后来参与编撰当地民间故事,有好多鬼怪故事源自那里,虽然恐惧少了,但印象还在,总也抹不掉。

  同样与死亡苦难生命之旅有关,宁古塔这里的松树却并没有给人太多压抑,这种分别或许与树种有关,或是与季节有关,抑或因为对其比较陌生。家乡的松树长得比较矮,叶子是那种青墨色,没有光泽,浑身上下透出肃凝,这里的松树长得极高,叶子湛绿,闪着亮光,一副超身世外的样子,安静有之,活泼有之,并没有因为虚空的笼罩而少了一言一语。

  在我看来,作为流放地,当时必然没有如此青翠安宁,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荒凉、冷寂,是一切与苦难死亡有关的元素。没有温饱,没有尊严,没有希望,有的只是饥饿,耻辱,绝望。我不敢想像那些词语后面的实在,那些镜头会让人心生哀伤。

  奇怪的是,那些与宁古塔有关的词语却个个与文明文化有关,它们像是一种奇怪的背景,经由它们衬托,延生出异端的诸般美好,一如那些长得极高的松树,叶子湛绿,闪着亮光。

  还有那些山石。在另一幅图片中,山石披绿,中有沟涧,溪流如瀑,从山间流泻而下。在这些山石流瀑面前,那些与宁古塔有关的词语像是蓦然失声了,连同后面的存在,像是一个远古的梦,被面前的绿树山石冲击得无影无踪。

  绿树山石各自静默,像是甘为背景,来凸显山溪的流泄与声响,那些与宁古塔有关的词语像是并没有消失,而是化为流水,从高空坠下,与沿途的山石植被空气阳光产生某种摩擦,发出哗哗声响,像是在举行一场恒久的仪式,关乎生命,关乎尊严,关乎记住,也关乎遗忘。

  如果没有这些图片,没有这些遇见,没有瞬间的怀念,这些与宁古塔有关的词语和延展似乎永远不会被记起,就像从未发生一样。那些松树依然绿着,那些山石依然无言,那条山溪依然如瀑如鼓,向着虚空,向着远方。

  另外一张图片中出现一座塔式建筑,边有围墙。那里的树木不是松树,像是杂树,枝干如手张开,叶子黄绿而稀少。联想到宁古塔,这里不会是那座塔吧?是与否并非重要,那些杂树倒是贴切得很,透出原始的荒凉与杂乱,像是对宁古塔的清晰注解,隔了时空,将历史与当下相联相契,令人心生怅惘。

  还有几张图片,无不透着安静美好,不身临其境,无法感知蕴于其间的真实意味。比如宁古塔,如果没有人告诉你这几张图片是在那里拍的,又有谁会与一个古代南人流放地联系起来呢?

  最后一张图片是一枚蒲公英的花序近景,朦胧而柔软,透过如伞的纤细花柄,似乎能看到顶端的种子。背景是模糊的,像一片林子,像一个身影,像是一次安静的行走。

  图片的主人说,是去寻访家族故人。如此说来,自己于这些图片的解读似乎偏颇太多、南辕北辙了,连同这个不太恰当的题目。也罢,这些解读这些不当自当是一个背景吧,经由它,希望能凸显某些美好与安静,如那枚诗样的蒲公英,在事关遥远事关放逐的土地,留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





松.jpg (217.83 KB, 下载次数: 826)

松

瀑.jpg (234.35 KB, 下载次数: 837)

瀑

塔.jpg (176.13 KB, 下载次数: 848)

塔

蒲.jpg.jpg (78.62 KB, 下载次数: 661)

蒲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9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21:21 | 只看该作者
叶小蘖 发表于 2017-6-13 17:48
多少故事。却不动声色。

问好小蘖,谢谢读评鼓励。夏安。
93#
发表于 2017-6-13 17:48 | 只看该作者
多少故事。却不动声色。
92#
发表于 2017-6-8 21:29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7-6-8 20:50
姐姐,我不是删除了,是临屏写完,发现太多了,就分开发了。结果一到文档再贴在这,全乱了。编辑了半天。 ...

我说,这点评完了,一回头咋发现不是原来的,还以为错误了呢?可仔细看,最后一层,对着。想你可能删除了。没事,杂文板块最近没有少赚积分,有活动就参加。觉得自己真是无聊至极。
你这打字速度太厉害,我可是一指弹哟,蜗牛的速度。

点评

姐姐清闲,多好呀。我昨天开了一天的会。高兴就好呗,哪有无聊不无聊的。O(∩_∩)O哈哈~ 一天清安。  发表于 2017-6-9 05:49
91#
发表于 2017-6-8 20:50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7-6-8 20:10
您说的,真的是全部都漂亮。内心清晰的那种漂亮,真诚无遮细微又开阔的那种漂亮。您的智慧认知是您自 ...

姐姐,我不是删除了,是临屏写完,发现太多了,就分开发了。结果一到文档再贴在这,全乱了。编辑了半天。太笨了,不好玩。O(∩_∩)O哈哈~
90#
发表于 2017-6-8 20:48 | 只看该作者
总算重新编辑好了。O(∩_∩)O哈哈~
您对付看吧。
O(∩_∩)O哈哈~

点评

恩和辛苦:)  发表于 2017-6-10 08:52
89#
发表于 2017-6-8 2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6-8 21:09 编辑

8)
然后呢,是全本讲述和碎片视角。
从前的人,可以书写关于人类和人的长故事。那些长长的故事,怎样洞微着世界,就怎样细摹了心灵。千万年里,累积到了无一遗漏,尽得其详。千万年下,那些故事里的眼泪和欣喜悲伤,何曾有减,又何曾更深哦。
任何故事的材料,其实都取自人心。如内心没被看到更多更深,再怎样组织营构,只会有小的不同,替代不了涵容的老旧吧。
故而,全本叙事,越来越难有大人群共鸣。故事越真实,越像简陋人生的简单复制;越看似表述清晰,越见得视野单一。
青衫,您不知道恩和曾有多喜欢托尔斯泰们的长叙哦,就像后来对《心经》《圣经》愿以心送奉;您也不知道当恩和明白何以雷蒙德卡佛们被文学世界称颂,一时间曾怎样叹惋,又多心安。
不是世界听不得一个人的长故事,是人需要向心走得更深些,才找得到自己故事的完整版本。也才有本来是讲自己的故事,却宽阔如每个人都觉得在被讲述。文学叙事,如不同时慰己抚人,怎么走得下去呢。是吧。
而碎片。一闪念里的万缕千丝,丰富过任何一个工整的故事。唯需一个人,有意识用最安静的直觉,一一捉来,无别呈现。
安静的心灵,是自有其向的。一滴水的宏阔,一片海洋的微小,在静心那里,只是全然的在,没有概念的。
全本讲述和碎片视角呢,嗯,您最懂了。您知道,这算是恩和以读书为喻的一种生命心得。
9)
说到读写。哎,您用记得恩和的话,替我说了很多很多了。
感谢青衫的深懂,昙昙的真惜,草姐姐的疼爱,红姐柯英老师莺子姐文华老师所有各位的看重和宽容。
恩和想说的是,读和写是不同的事。某种角度来说,读书只对自己好,而书写却是利己利人的。
恩和读书如吃。第一次家兄领我进大学图书馆,看见列如森林的书架,七岁的我愣生生的哭了。
读书多了。我想唯一敢确定的,就是知道了书是什么。它们是一个个伸向虚空的手势,一声声暗夜的呼吁,无数孑孓而行的背影,足以铺满天空的笑容,和苍茫大地亦收不尽的叹息。尤其是,它们是一份份近乎天真的托付哎。
这就是何以恩和端庄待每一篇文字,并对每一个恩和可能的影响,觉得抱歉。
寻找,是所有书写的唯一共有母题。
书写者,不管自认为在哪个层次,都在这行列里。寻找的不管多具体,一个指向自己看没看到,都是真实存在的,就是所有人都在用寻找的方式,回去内心那块宁地。
而心门之匙,真的是只有合不合适,没有好坏高低。家在自己心里,敲别人的门,进不去。
恩和敬重所有书写。爱着自有心性回炉特质的文字。愿每一份表达都越过心灵的荆棘,走至内心的宽阔宁和那里。
10)
小草姐姐,我这是借昙昙青衫和大家的客厅,赚钱呢。因为恩和一来,他们就给送分嘛。O(∩_∩)O哈哈~
姐姐,恩和所有的积分,都舍得给您,我们俩都赚到了。O(∩_∩)O哈哈~
青衫,恩和给您施礼喽。O(∩_∩)O哈哈哈~

点评

恩和淡淡地说,我这里听到,是深深的喜欢。  发表于 2017-6-8 23:54
真是赚了我不少积分。好在这几天那个江天文章评论共鸣抽奖我又得了好几千,可以作为打赏。只是丫头咋不去江天评论文章赚那个呢?而一直徘徊于听雨板块。  发表于 2017-6-8 21:24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88#
发表于 2017-6-8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6-8 21:07 编辑

青衫好。现在和您说话。(学您的)O(∩_∩)O哈哈~

1)
您知道,恩和认同外部世界甚至包括历史都只是人内心世界的镜像。没有比心更大的世界和田地了。我觉得宝瓶座时代的提法,是西方对存在本身的探索,科学的、心灵的,已渐渐走到和古老东方的认知重合。比方佛学的“心物一元”,汉民族的“天人合一”。
是青衫的全然的以外部为内心镜像的观照视角,一瞬间让恩和想到宝瓶座和神秘园的设喻的。O(∩_∩)O哈哈~
嗯,人心是一座神秘园。每个人既独一无二,又有一个地方一模一样。
生命的绝对孤独和无比尊贵,都在这里。生命的温慈和宽阔,也在这里哎。
2)
如此,每个人对世界的探寻,即是对内在的深入。而内心的多层、幽微,非安静难以看清,无以去到。安静,有形容词的外表描述性,像是一种气质,实则呢,它是一种内在能量的存仓。谁足够安静,谁的仓储散逸就少,走的就相对远,认知就相对深吧。
3)
生命和世界是一。如若做比呢,就好比一个大漩涡哦。
人的欲望肉身和世界表象,仿佛旋涡的外层,喧嚣芜杂,炫目美丽,使人沉迷,同时有重复旋转轮回不息和被抛离的无依;人的内心和世界奥义呢,有似旋涡中心。安静无极,阔如虚空,难以言诠。科学有个叫奇点的词,佛学用如如。我们说,那个一模一样的地方。
4)
于观照内心,书写者,是人群中相对主动的一些人。作品,就是观照的结果。在读者恩和这里,只有对文字后静心程度的觉察,没有于入心方式的臧否;会赞叹一些表述的精工,但瞬间就会移开焦点。
知道每一个书写者,都终将听见自己向天发出的呼唤,回声早在自己深心。
知道文字的道路性,和工具其质。道路不是目的地吧;工具呢,美丽应该在适用之后。人好像应该小心别被工具役使。是吧。
5)
就像人,是比肉身和欲望大得多的一种存在,仅仅画地于爱恨情仇喜怒哀乐一隅,好可惜的吧。
6)
真安静的旁若无人,正如青衫所解,它须有他人即我的无别意识。哎,拥有它,实在不容易哦。
落在书写呢,不管以内观外,还是借外观我,拥有多深的无别意识,作品就有多深的安静气息。用说服别人找到平静,和与自己交谈达成内心和解,文字气氛自然是不同的。只要有一丝分别意识,声音里必有喧尘。
  即使 最隐蔽最轻微的争辩,最高明的也只能到表现主义这里为止了,走不到那个真静寂的。
7)
真的看向深心的目光,在尚未找回去一模一样之前,路上遇见和可借助的,必是碎片。
生命和世界,一定是一个完整精美的故事。可是我们业已走过漫长的自我时光的大脑哦,以爱自己的名义,把心田这个唯一装得下其盛大的地方,分割如碎,不匹其阔,原乡失丧。
想想,最出色的书写者,可捕捉得一秒钟内闪过的纷纷乱念?思维思想的另一个名字,也可以叫分裂。是不是呢?想想,何以人天然有一份怀念深入骨髓,寻觅的积习难祛,而相思如殤?
我们啊,是我们不知道的谁。我们,是早已忘却了曾经、失去了完整的碎片哎。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87#
发表于 2017-6-8 20:42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7-6-8 20:10
您说的,真的是全部都漂亮。内心清晰的那种漂亮,真诚无遮细微又开阔的那种漂亮。您的智慧认知是您自 ...

我是用180度的仰视来看的,可惜我这水平,似懂非懂。只是看见有我的名字出现,读懂读不懂又如何?
这速度,漂亮得真是没得说。我90度的弯腰,不为别的,只是佩服至极。:victory::hug:

点评

姐姐,恩和就是打字快而已。我要睡去了。抱抱姐姐。晚安。  发表于 2017-6-8 21:22
小草真可爱:)  发表于 2017-6-8 21:19
86#
发表于 2017-6-8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7-6-8 20:36 编辑

     您说的,真的是全部都漂亮。内心清晰的那种漂亮,真诚无遮细微又开阔的那种漂亮。您的智慧认知是您自己心里自有的,恩和为您高兴。不一一重复了。我知道您听得见恩和的感受。给青衫鞠躬喽。O(∩_∩)O哈哈~
     真心的!每一句从我这里出去的话,都被最郑重的倾听,尤其是被最契心的懂得。
谢谢您。谢谢您哎。
     昨天临屏写出,不曾斟酌,形如我书边的眉批,其实是有不合适的。您的懂昙昙的解,恩和感谢外,高兴哎。逐一细读了每一句,想那一千七百多字,它们有福哦。恩和,是更有福的那个。
     您说给恩和的,收下,都收下。
     然后呢,下面要写的,算是昨天那些话的缘起和后背。补写在这。反正恩和可以随意说话嘛。O(∩_∩)O哈哈~
(我老板说我:我发现你是一犯错,就用这符号顶。我还发现这大笑在你,就是绝不改变的意思,O(∩_∩)O哈哈~)

点评

这个大笑符号很好玩儿的。你老板也敏锐得没有没有的。算是对你的一次形象总结。:)  发表于 2017-6-11 05:39
原来大笑还有这功用呀。:)  发表于 2017-6-8 21:18
突然发现评论咋缩水了不少,这恩和删减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发表于 2017-6-8 20:44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85#
发表于 2017-6-8 11:11 | 只看该作者
青衫子 发表于 2017-6-8 06:03
哎,恩和,我当时内心的想法是把着重点放在你上,是和你说话,不是你之外的任何一个。不过,你这么一说, ...

真没有错觉,如果你不是觉得那时的自己一本正经得有些严肃,为什么要打一个笑脸呢?就是缓和一下嘛。

闪人,不抬杠。

点评

昙昙亲爱的,你看恩和没说错,你有一双孩子眼睛!O(∩_∩)O哈哈~ 青衫一定在那时隐约看见了自己的严肃,可是呢,陷入随写而不及修正,同时不知怎么的又觉得要缓冲一下,就点了笑脸。哈哈,亲爱的,你看得清啊。O(∩_   发表于 2017-6-8 19:11
84#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7-6-8 06:10 编辑
恩和 发表于 2017-6-7 22:15
恩和好,现在和你说话。:)——昙昙,听了这句话,恩和一下子正襟危坐起来了呢。O(∩_∩)O哈哈~
青衫说 ...

哎,恩和,我当时内心的想法是把着重点放在你上,是和你说话,不是你之外的任何一个。不过,你这么一说,也是哈,特别是想到恩和一下子正襟危坐起来了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还有哦,昙昙说我一本正经的样子,那是昙昙错觉。因为在说话后面明显有个微笑的笑脸符号嘛。:)

点评

O(∩_∩)O哈哈~ 我知道的。不过,那句话是真的让我一下子正襟危坐起来了。然后我就“O(∩_∩)O哈哈哈~”  发表于 2017-6-8 18:59
83#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衫子 于 2017-6-8 11:32 编辑
恩和 发表于 2017-6-7 07:30
宁古塔有新旧两城。旧城在如今海林市长汀镇,新城在宁安市。
  宁安就是古渤海国故土、上京龙泉府所在地 ...

11、关于向内在走。恩和说的我都懂。即少判断,少概念,多直觉,无结论。“只是把一时所见所感,连同正在进行时的观者自己,都掠来一张白纸上,然后把纸上事物,白描。”精辟。具体到此篇字,我细想了想,几乎没有犯忌。可能在将观者自己也掠来白纸上做得不够。反过来想,如恩和所说,所有外部,也只是内在世界的镜像而已。那一刻,当我观察那些图片时,当我每一次的进入,我分辨不出哪是观者自己,近于混沌。:)
12、关于这个方向的书写。我不敢说自己写得好,但可以说自己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就够了。以后会努力写好。:)
13、关于心和意识的本来样子。这需要自己体会,自己悟。我自信能体会到,虽然并未完全,呈现也未能理想。好在自己要求不高。:)
14、关于一个人的纯粹心灵记事。恩和早说过了,青衫这里全部清晰。昙昙说,这篇评论是恩和关于写作方面说得比较系统的。我说有吗?没细想。因为我知道,这些内容恩和以前大都说过,所以我没想系统与否。现在沉下心来逐句细读,果然。或许恩和自己未意识到。其实开始我也没细想,二十几分钟一千七百多字,临屏而写,若有系统,也是自然书写,说明这些内容在恩和那里早已了然于胸。这个真旁若无人,我细想了想,即无分别心呗,如此人人是我,我是人人。
15、关于内心存在。我知晓其磅礴,也在一点一点体会这种磅礴,呈现这种磅礴,以细微的方式。当然了,这需要悟性,需要懂的人懂。田地再大,你视而不见,总是一味外寻,守着宝箱去要饭,谁能度你呢。:)
16、关于碎片。我能体会到,比如,于图片的观察而言,每一次地进入,意味着碎片的生成,虽然碎片不是整体,但其作为载体,并不妨碍心灵完整性的瞬间临现。我喜欢捕捉这种临现,并尽可能白描呈现,不加判断。所以,这个维度之外的寻找与争论,不感兴趣。:)
17、关于视角和认知。需要自己体会。我认同人类的心灵是相通的这个说法。当自己在听菅野洋子那首曲子时,当那些画面在脑中浮现时,当从画面中看到自己时,当看到那些人向自己召唤时,当自己心中涌泪时,我知道,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打动了自己,虽然当时自己并不清楚这是支什么曲子,不知道曲子的背景,不知道它讲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打动自己的到底是什么,一如难以拾捡里面呈现的那样,但是我自信能直觉得到。如此而已,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呢?:)
18、关于心灵的涵容。我认同恩和的说法,即我们有个地方,一模一样。那个地方在每个人自己那里,不必外寻。或许你曾迷恋权力权威,或许一直迷恋下去,或许你已经习惯了匍匐,匍匐于以著名知名国际大牌等冠名的这家那家,按照克氏所言,这是滑稽可笑的。我知道,于这样的认知,这样的状态,虽然也是镜子,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分别的开始。道不同不相为谋嘛,不在一个频道上。:)
19、关于基于这种相信。作为写者,应该有这种自觉。
20、关于宗教性。我不说了,因为说不好。好在恩和清晰,即“温暖。宽容。天真。干净。无所求取。自然,无伤于人。有抚慰他人的能量。”镜子在这儿,自己临鉴呗。礼包在这儿呢,自己领取,但领取处在你自己那里,在那个神秘园,外寻不得。这里只提供地图。希望握心匙,早进门。否则荒废太久,三过家门而不入,你会忘记来处,如纪伯伦所言,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21、关于这篇字。其成字过程以及最终呈现一如恩和所言。恩和最懂我。恩和说的全部都漂亮。青衫在此不再赘述。:)

点评

这么长篇的评论,你回她接的,难不成你们几个搞什么答辩会。  发表于 2017-6-8 20:46
还有,我怎么不会在这下面评分呢?  发表于 2017-6-8 18:57
全部,全部都漂亮。收下。恩和给青衫鞠躬喽。O(∩_∩)O哈哈~  发表于 2017-6-8 18:56
第21 后,那个笑脸只打了一半。除了这一点,别的都漂亮!  发表于 2017-6-8 11:0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82#
 楼主| 发表于 2017-6-8 04:52 | 只看该作者
柯英 发表于 2017-6-8 00:41
宁古塔,这个地名就让人联想多多,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由外而内的 散发开来的思绪,让人回味无穷。

问好柯英老师。谢谢来读。夏安。:)
81#
发表于 2017-6-8 00:41 | 只看该作者
宁古塔,这个地名就让人联想多多,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由外而内的 散发开来的思绪,让人回味无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3 17:17 , Processed in 0.069848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