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7-31 13:37 编辑 趣味与思考成就作品的可读性,是妖妖的特长。看看这篇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方式,在语言方面的使用,妖妖一直在加强,此文尤是。如“……精神难以提振。像院墙边的藤蔓,搭到哪是哪。”她发现了象喻手法:象喻赐予的妙味,使得语言有了弯度、可以避免直接说的“白”和直白里的枯燥,它使语言能够荡开的同时又使语意回过头来浓化着加深,去除了表达的刻板和单调。这种韵味可以在此文中找到很多,如:“他的目光游骋于我的身体上,起了火,熊熊的,将我置于烤架上,不多时,便外焦里嫩了。骨头在噼噼啪啪地炸响,焦脆地泛着糊香。”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想起使用象喻容易,难度在于语言对象喻的膨化能力。 “哪怕有一丝风来眼眶里散散步也行,牵着上下眼皮遛遛弯,活泛活泛。这一想法还在眼里酝酿时,就被那个男人精准地解读了。眼珠子像陀螺在我脸上转悠,刚停下,被睫毛抽打,又旋起来。搞得心里毛毛乱乱的。”这是第一段里紧接着前一个象喻的内容。风,入眼里散步遛弯,自有妙意不必说,我们可以看作是前一个象喻给予思维的惯性使然。可是,传染病似的从一个人的眼,跳到了他者的眼——“眼珠子像陀螺在我脸上转悠,刚停下,被睫毛抽打,又旋起来。”象喻里的人一下子生动再现了,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说,象喻在这里发挥的作用,既是动词的又是形容词的。“这一想法还在眼里酝酿时,就被那个男人精准地解读了”,这是转折,是拉紧前后的纤绳,紧密了前后文。这里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前后两个象喻的场域都是眼中,都状写眼睛的神采,差别霄壤之殊。用一个纽带拆解了一个本体——眼,又连接了这个本体所产生的两个喻体,这已经不是简单地使用象喻,而是“绑架”象喻的强化行文的一种文法!宏观上是一个大的象喻分作了两份,从一个面转向了另一个面,像转过房子的墙角,感受的是两个面的风景。严格意义上,等于转角,是用象喻实现了行文的自然变向。 “……浮浪得很,让我汗毛落了一地。但心里在笑,笑得很凌乱,散入各个细胞。有的打了结,粘附在身体里。更多的,在麻将的哗哗声里,磨碎了。”这是第四段的末句。从标点符号也能看出,象喻里的“汗毛”带着寓意,从外部的落地走向内部的细胞又到一个寄予情感变异的娱乐场域里磨碎,分成了三份。这就像学生在数学里学习了弯度之后,又看见弧度一样,发现了更美的境地。三份构成的“弧度”,像动作不再单一的舞步,使语言的姿态变得更婀娜妖娆。 下一个自然段落里,“幺鸡”的使用,已经不只有三次,实现了又一次升级。另如“驴子”,也是如此。“急冲冲地下楼,像熟透的番茄,从四楼滚到一楼。”“艳红阔大的裙摆撒落开来,番茄汁淌了满地。”“呆呆的番茄样,立站着:难道……”“手心里汗涔涔的,番茄汁在漫流。”对喻体番茄的使用,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是再次提升,算超强版了。因为这里已经不是作用于局部的行文,开始“干涉”文章的结构了。以此提振文章精气神的欲望,落地成文,就赋予了作品一种艺术特征。 事实上,这些都是为了让语言拥有更多的能量。从思维方式和技术难点来说,与这些明喻比,更有难度的是隐喻。因为隐喻是“藏”的,需要读者结合人生体悟并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去发现、去挖掘。不仅阅读者需要付出努力,写作者也不容易,因为隐喻意义的生发需要做好铺垫。这是一般情况下隐喻没有明喻在文章中出现的那么早的原因。 倒数第三段末尾:“看那两只“潜水艇”如何使出跃身击浪的本事。当然,失望了,鱼缸再大也比不了海洋。”“跃身击浪的本事”明显指向了出轨的资本和勇气,这还只是比喻意义上的。“鱼缸再大也比不了海洋”,以“鱼缸”指代家庭,而且是一个有爱滋润着“我”的家庭——如鱼得水吗!可是对比里的“海洋”一词,把语意引到了女性渴望实现社会价值的欲望,证明着:仅有爱是不够的。其中有一个家庭里男女经常面对的生活悖论,不做细解了。 最后一段:“这酒店真不错,卫生间的按摩冲浪浴缸很大很舒服,金色的。莫名地笑了,回他:我家的鱼缸只占了一面墙,透明的。”浴缸很大与鱼缸只占了一面墙、金色的舒服与透明的隐忍,明显是对应关系的。这不是酒店与家庭的对应,而是婚姻与外遇的对抗。外遇是一次“按摩冲浪”、“很舒服”、还是“金色的”,婚姻给予的(鱼缸)很大,大过了浴缸,还强调鱼缸是透明的。“关掉手机,静静地倚在鱼缸旁”——消灭欲望、拒绝诱惑,如此容易吗?“电来了”,婚姻家庭里没有爱的充电,就会让人去酒店外遇的隐喻意义彰显了,“脱下那身艳红的长裙,换上素洁的睡衣,往镜子前一站,眼眶里黑是黑、白是白,分明了。”这里的“脱下那身艳红的长裙”与“换上素洁的睡衣”是存在对立关系的,在文字的表面上其对立来自“脱下”和“换上”,而“艳红的长裙”让我们看到霓虹灯和绿酒以及人在其中的表演、伪装,这里有那种没有本质的生活所存在的本质;“素洁的睡衣”则回到家庭的平淡和平淡里身心的自然与放松,这里有生活本质的镜像。 连续三个动作:脱下、换上、往镜子前一站,让人如临现场,而镜子的出现,只是为了照见“眼眶里黑是黑、白是白”,以“分明了”体现“我”与那个男人划清了界线? 镜子,是社会上多种类似现象的集中,照见的是婚姻里实实在在的爱、欢场等地方并非真爱的浮艳情欲,以及这种镜像背后的感悟,这种感悟在“黑是黑、白是白”里的“分明”,走向内心的彻悟。而这样通透的认知,对于妖妖是有难度的,因为她没有经历过带有生命责任的事件——养育孩子。可是父母的去世,点醒了她。这也是她从父母去世之后才开始走进文学的根本原因,也是她的作品能够越写越优秀的根源。由此也可以发见生命里的苦难能够强大个体生命力和育化心灵的特点,我们抛开此文中对男人“坚挺的下半身思考”和女人“高傲的胸部思想”的社会现象,聚焦的是妖妖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再现的艺术“美味”,如文章结尾:“莫名地笑了”,莫名、笑,与前后文的关系以及蕴含的意味,是什么? 简单说这些,欢迎雅正。 |
细腻的心里解读,诙谐幽默的语言,将一个整日过着空虚无聊生活的年轻女子对成熟异性的好奇,以及被诱惑的过程描写的淋漓尽致。人是一个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此篇看似在描述一个年轻女子对自己欲望的表达,然而在她内心深处却蕴藏着一份对爱情的忠贞。食色,性也。思想的放纵,以及复杂的感情波动穿梭于文中,将当下很多女性婚姻生活中对其他异性的欲望之渴求一并表现出来。妖儿此篇文笔细腻,情感真挚,用词新颖。以自身的故事告诫那些曾经有过,或是渴望婚外情的年轻女子们:不是一定要经历一次痛,才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婚姻与爱情都要好好经营,人活着不容易了,请爱惜你自己,爱惜你的身体,珍惜眼前人。 |
昨天白天睡觉,晚上才上论坛看到妖妖的文字,一看时间,回复了还得等待审核,就睡觉去了。这样的艳遇或许很多人都有碰到过,但却很少有人用妖妖这样的语言描摹出来。从外表的行动,到心理的活动,描写到位,细腻,还有一种惹人心动的暧昧,也确实会令许多独守空房甚至是所有女人都很难抗拒的一件艳事儿。妖妖一度把持不住也情有可原,纯属正常。好在妖妖最后理智恢复了,动乎情,止于理,使事情得以圆满,令人欣慰。在异性问题上,已婚男女我一向主张可以动心,但绝不可以动情。动情的结局最后就会变成无情。如果写成小说,结局倒可以是另一种样子。一如既往地喜欢妖妖的文字。写作辛苦,多保重,妖妖。 |
看完了,我沉醉了。女人的妖娆,男人的欲望。 抑或说,女人的寂寥,男人的悸动。 妖姐笔下的那个男人,沉静,有书香气,干净,有沧桑感。 这样的男人,是有魅力的,寂寥的女人,逃不开这样的男人。 可是,男人的魅力,败在了麻将桌上的风骚。 最后的防线,是坚守城池的根本。 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会释放出更大的空间。 妖姐,很佩服你。 悄悄告诉妖姐,这男人很有魅力。只是他的手段我不喜欢。 妖姐,你穿上大红裙该有多美呢? 我想象一下下。 问好妖姐,保重自己! |
本帖最后由 蝉衣cy 于 2018-7-22 13:45 编辑 妖妖的这篇叙事散文,虽然是以情绪的浓雾笼罩全文的,依然引起许多朋友的“小说”感觉。我想,主要原因:一是叙述的手段,二是叙事的节奏,三是故事的相对完整。 顺便简要交代三个概念:叙述、叙事、故事(我不百度,只说我的“认为”。所以仅供参考)。 叙述是由“叙”和“述”两个动作组成的同位又互补的动词(可能你注意到“叙”含有两个视点——有对话的特点,如叙旧——至少有两个人说话。“述”只是单方面言说的聚焦——有倾诉和心灵独白的意味,如表述——只有一个人说话。),也就是说叙述是一种行为,行为的完成、其动作的优美,需要技术做支撑。小说叙述涉及小说怎么说的艺术手段,散文的叙述牵连怎么写的方法。小说叙述是贯穿全篇的,使用的那些手段是紧密围绕着小说的艺术的以及小说的思想性(其思想性是整体上的。小说思想性也是一个常用词,我没有见过定义),过程中以感觉结合着体验并放大着体验。而散文的叙述里也有艺术色彩和思想的表达(是局部性的),但是其主要是为了渲染情绪烘托感情,其附带的体验小于感觉。 叙事是动宾结构的名词,含有动作“叙”和动作的对象“事”,因此这是对一个过程的描述。与叙述强调技术性比,叙事更偏向内容。 故事是过去了的事件,指被讲述的完整事件或全部事件(注意,我用的是“事件”,没有使用“事情”这个词,二者是有差别的)。 故事——这种过去了的事件,想呈现就需要叙述,叙述的行为构成叙事——叙事也就成了叙述行为的产物,叙事完成后变成了故事。 说“简要交代”是因为在文学里仔细考察时,三者各自复杂又交叉着走向复杂。例如叙述:在《解读叙事》的书中,米勒把叙述看作成融入作者主体意向的叙述话语。“‘叙述’这一概念暗含判断、阐释、复杂的时间性和重复等因素。叙述就是回顾已经发生的一串事实事件或者虚构出来的事件。与此同时,这串事件被阐释,正如日晷指针标示时间、阐释太阳,或者确切地说,是阐释其自身在阻断阳光时所产生的不断移动的阴影。叙述是神秘的直觉,由无所不知的人来重述事件。叙述也是诊断,即通过对符号的识别性解读来进行鉴别或者隐喻。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些话十分清晰明白地表达了其所指,但读者却不得不设法解开其中的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诗学》(亚里士多德)、《<十日谈>的语法》(托多罗夫)、《叙事分析引论》(罗兰·巴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热拉尔·热内特,这本书的汉译本可能绝版了)等。 说了文学里常见的叙述、叙事和故事(不同的书中定义不一样,也没有这么简单。如申丹主持编写的大学教材《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也说说文学的思想性吧(如果哪位文友能够找到具体定义或者能够很好地概括它,烦请告知和赐教)。没有定义就从“我”认为的角度,说说文学的思想性:它首先是作者对生活、人生、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形成带有作者历史感的思考成果,也就是一种思想认识,其次是这样的思想认识在作品中还原,一般不是叙述者留下的抽象评价和形而上的议论,是在文字里融入到感觉经验与情感体验,附着在叙述语言上,在叙事过程中体现,让故事本身散发它的启示性。可以概括为文学叙事浸透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这种理解饱含了作者的意识、认识和思考,所体现的这种思想性的认识通常被粗略地说成“主题”。 作品《那个男人》的叙述视点集中于“我”,使得叙述语言始终有饱满的情感在参与,这样的参与让叙事过程始终是弯曲的,失去了小说叙事的线性特点,故事变得断断续续的,叙事中偶尔跳出的附带思想认识的语言,是各个“点”的思考,各个“点”的思考是各自存在的状态,不能相互呼应、渗透、交争着形成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体,也就构不成思想的那种连贯一体性。所以它是散文不是小说。而它那些情绪特点的形容和渲染,挟持着故事,让散文的情感多了层次感、增加了厚度,赋予散文一种特殊的重量。在思想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体悟,在艺术思维方面,有利于散文的发展。 |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8-7-22 21:54 不看就不看,好比我忘了你不吃东坡肉,那种肥酥的像豆腐一样的口感,还在夹菜。 那个女作家约三十五六年纪,坐在那儿码字,精致的玳瑁眼镜,嘴嘟着。那个唇像两瓣谲瓤,饱满、晶莹、湿润,上唇更透着麦当劳M的棱角,俏皮而诱人。镜头给到下巴的弧线连着颈脖,直奔锁骨,恨不得去摸一下那个弧度。那象牙色微翘的鼻子,尤其鼻翼细腻得一天世界,真乃尤物撒。我其实一点都不在乎什么幻想什么主题什么日本,就在想镜头的表达和文字的表达,因为这个女人并不是一眼看上去弹眼落睛的女人。蝉衣老师将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剖析到蛋白质和番红素,然而炒的味道完全另回事,我们只吃炒的味道,除了色香,我最最关注的是味道。妖的文章就有那种不好剖析,但可啧吧的味道。菜肴要有味道,文章也要有味道,然而这种味道纯理论是无法剖析的。 |
这语言!要多痛快就多痛快了!!!问好妖儿,好久不过来了!想你了,来看看!!! |
面朝大_oLOEW 发表于 2018-12-26 15:10 小妹过奖了,我哪里是高手,只写了三年而已,还没入文学的大门呢,惭愧得很 ![]() 在这里,随便评,妖不介意的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
春江花月夜 发表于 2018-12-26 14:51 问候春江姐姐 ![]() ![]() |
第一次看妖姐的文章,不敢评论了。不但写文的是高手,评论都够人看一天的。高手都云集于此啊,小妹才浅,拜读,学习了! |
真实,妖艳,艳词艳事,却心正 |
艾桃 发表于 2018-8-18 08:52 艾艾过奖了哦,哪里就招人喜欢了,我脸皮薄,会不好意思滴哦 ![]() 问候艾艾秋安!顺祝新周愉快! ![]() |
难怪妖妖这么惹人喜欢,家里总是这么爆棚,这驾驭语言的能力,刻画人物心理活动,都是极致的。再看一遍作品去。 |
剑鸿 发表于 2018-8-7 17:15 感谢剑鸿的认可,其实我也在尝试吧,觉得这样写出来蛮有意思的,只要大家读起来不累就行。 ![]() ![]() 问候剑鸿!秋日愉快! |
晚上好妖妖~~~~~加油~~~~~精彩继续~~~! |
精华作品必须大力支持~~~~~~ |
再赏学习佳作~~~~~~~~~~~晚上好~~ |
妖妖晚上好~~遥遥遥祝安好! |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8-7-31 22:33 问候木木!看到木木来看我文章,特别开心 ![]() 现在功力不行,写小说还欠火候,以后一定会把这些情节写进小说里去。我这个人就图个脸皮厚,别人怎么看,真是不在意。这辈子就留下点风流韵事咂摸一下,还得继续修炼啊。谢木木鼓励,我会好好加油 ![]() |
牛老伍 发表于 2018-7-30 13:02 报告牛老爷:那个男人脸皮厚,咋整嘛 ![]() |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7 03:35 , Processed in 0.20920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