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牛老伍 于 2020-9-17 22:53 编辑
曾 氏 之 慢 ▪ 牛老伍
慢,《說文解字今譯》:第1462页,譯文:慢,怠惰,从心。曼聲,另一義說,慢,(驕而)不懼。 我相信,曾氏之慢,一定就是这里的另一义说了。
2003年开春,《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市发行,慕名去岳麓书社找作者签名求书。在出版科,我笑道:“唐老师十年磨一剑,也是够慢的了。”我知道唐浩明为了曾国藩系列作品让他潜伏了十年,达摩祖师面壁十年,身上都长出绿毛来了,终成一代佛祖,呵呵,这怕也是要长绿毛来的节奏。 出版科的朋友乐了:达摩祖师当年是头戴鸟巢苦修❶,唐老师是厚积薄发,现在是头顶大大的光环呀。当然,比起曾国藩背课文,唐老师这算是很快的了。 好事不出门,曾国藩和小偷的故事,怕是“家喻户晓”了,只是,他背课文那个“慢”,至今在《說文解字今譯》的两种解释里找不到答案。
开场白讲了这些,引入正题。 拿了唐浩明老师签的书,回家就读了好几遍,读得慢,不是读得好,而是古文难嚼,虽然有唐浩明老师的评点,很多东西还是理解不清,不过从曾国藩的小说,到家书、奏折的阅读,对曾国藩这个传奇人物多少有了些了解,其中他生活和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处变不惊,舒缓恬静的风格尤为钦佩,不仅自己如此,他还要求他的家人也这样。这里探讨一下曾国藩所具备的、并鲜为人知的“慢功夫”。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曾国藩致诸弟:“子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并说:“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一泉,”在这封给他弟弟们的信里,我仿佛看到了曾国藩治学的态度和方法,唐浩明先生总结说:“读书亦是如此,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在对其中的章章节节乃至字字句句作慢慢细细的咀嚼,读熟读透,以求探到书中的精义奥赜。”在我们倡读经典著作的当下,这种方法尤其值得借鉴,“猛火煮”可以,但不能囫囵吞枣,还要“漫火温”,细嚼慢咽。 对于曾氏之慢,在曾国藩为温甫写的怀弟诗中有这样的表达:“十年长隐南山雾,今日始为出岫云。事业真如移马磨,羽毛何得避鸡群。”意思是说,温甫好比出岫之云,终于离开家乡来到省城,前途无量。学业上要靠一点一滴慢慢积累,与人相处要避开平庸之辈。 在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曾国藩谕纪泽时说:“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唐浩明对这封信评点特别详细:“看,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读,即高声朗诵。曾氏认为。读史书、子书,宜用‘看’。因为‘看’可速度快些,”对诗文词赋要“读”,要慢吟长叹……,曾国藩把快、慢的辩证法在做学问上的运用讲解得淋漓尽致,时至今日,我们今天仍然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
在曾国藩的一生中,我以为“曾氏之慢”,有两处可圈可点,一是咸丰九年八月,在短短的十一天里,他接二连三接到四到圣旨,要求他尽快出兵四川,他奏曰“……一俟暑病稍愈,即当趱 程而行。”果然,这一慢,一拖,就出现了变化,朝廷同意他改变出兵路线,解决了他当时进退两难的困境。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就是,在同治三年五月湘军进攻江宁的关键时刻,他摒弃杂念,在衙门三楼设一静室,每天打坐一小时,不焦不躁,连续一个月,直到前方传来捷报。那场景,想来有如诸葛亮在城楼心定气闲地弹琴,殊不知那次是并无绝胜的把握,而对他尤为重要的一战。 由此可见,曾氏之慢,是平时的修养,而不是临时的做作,想来,没有底气,没有平时气质的养成,怕也做作不出来。
上面实例和曾国藩事迹,取材唐浩明老师的《曾国藩》、《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等资料,限于篇幅,只稍加介绍。通过读经典书籍,我们讨论人物性格,去发现其鲜为人知的一面,是书评写作带来最大的收获和愉悦。小文编辑时间紧,与主题“慢”大相径庭,难免粗糙,请老师们斧正!
❶:传说,达摩祖师面壁十年,鸟筑巢其头而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