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02|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土国之旅(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9 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

  库萨达斯又名鸟岛,它与鸟的关系并不大,只因它小如鸟,才如此命名。

  还没有到海边,娜娜就让车停下,说这个位置拍鸟岛最好。的确很美,前观海,后靠山,虽然海浪一波一波涌来又散去,它也依然是个安静祥和的小镇。

  到镇上后,立即去往海边,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手托着许多鸽子的雕塑,据说这是库萨达斯的标志性雕塑。团中有人问我:“既然是标志性雕塑,那它代表了什么?”保卫和平?热爱自由?我一时语塞,不知道怎样的回答才能使对方满意。当然每个雕塑都有它自己的意义,只是如果把每一项事物都赋予能够让人醍醐灌顶的含意,其实并没有多少意思,所以通常不深究。此时,我看到人们坐在雕塑下,晒着太阳,聊着天,还有一对恋人,就坐在雕塑前,热烈地交谈,说着说着,便在浓烈的阳光下相拥亲吻。我喜欢这样,单纯、快乐。不用去追究生命是否有着深刻的意义,一切简单随意就好。

  据说这里的冰淇淋不错,问莹漾吃不吃,她说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冷饮店里,而应该走一走,尽可能多地看看这个小岛。于是我们顺着海岸往前走,看海、看人、看马、看花。海很美,它的蓝色中有种纯净,更为奇特的是,分明是同一片大海,却有两种不同的颜色——远处蔚蓝,近处淡蓝。人很悠闲,或坐在椅上看海,或在海边垂钓,也有人,牵了狗遛达。马则立在一侧,安静地等,但没有人坐上马车,在岛上走一走。马车之外,引人注目的便是夹竹桃了,花色淡粉,清丽异常。

  其实我们只是跟团来,到此一游。虽然真实地被它的阳光所沐浴,被它海风吹拂起裙裾,也不可能更多地了解它。我们只是走进了立体明信片中,看一看,便离开。

  此时,莹漾凑近望远镜,投一枚硬币,凭借它的镜头看清远方,然后唤我:“妈,快来看。”看什么呢?还是大海,蔚蓝的大海。这一刹我有些庆幸,因为莹漾不会去根究每一项事物后面是否藏有关于生命深邃难解的意义,她不会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为了某种理由而存在,她为一面海快乐,就是从望眼镜中看向远方,那也还是一面海,无边无际的一面海,她仍然快乐。

  十

  这一晚,我们住在鸟岛。娜娜说,我们住的酒店非常漂亮,可以看日落,为了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欣赏海上日落,就不再走行程了,先入住酒店,以便晚餐后能够看日落。

  绝大多数的日子都是平淡的,一天又一天地重复:起床、吃饭、上班、睡觉,如此而已。在这一份平淡的重复中,日出和日落时云霞的变化,还有太阳初升和将落时的色彩,都与漫长的白昼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个仪式,让平凡的一天生动并能够有所期待。因而,只要天空没有被乌云密布,我便会尽可能地守看日出和日落,外出游玩时更是如此,为看日出和日落都大费过周折。没有想到,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就能看到海上日落。

  匆匆忙忙吃过饭,就去海边。太阳已在西边,阳光把房屋、树木、人都罩上一层暖黄。大海波涛不断,每有浪花扑来,都被阳光染成金色。小小的海螺爬到岸边来晒太阳,像小小的圆顶帽,它迎向阳光的那一面已成金光。

  我们在海边慢慢走,等着它落进大海。天空中没有云,大海中没有船,所以太阳很孤单,大海很空旷。好在岸边有遮阳伞,伞下有躺椅,太阳伞简单,躺椅也简单,就是椰树也简单,但这样的组合,却堪称完美。于是这一晚,太阳的告别仪式美得不可思议。

  但太阳不能够直直掉进大海,它慢慢向西,然后一点一点地隐进天边的暮霭中。看着太阳一寸一寸下落,最后只在天边留一抹嫣红。所有的语言已简化,简化到只有三个字:太美了!团友们在海边,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着这三个字。

  太阳落下后,灯亮了。海浪依旧此起彼伏,浪花依旧一朵一朵地扑上来,但这一刻,没有了阳光,它的起伏中便有了寂寞,海水也由蔚蓝变成灰蓝。太阳回家了,岸边的小海螺们也回到了大海,只有我们还不舍离去。

  大家相约:明早来看海上日出。转瞬间都笑了:不可能在同一个位置,既看到日落,又看到日出。

  十一

  盛夏的一天,莹漾让我看照片,那是一个美得不似真实存在的地方。莹漾说:这是棉花堡。正是因为乍见棉花堡的照片,莹漾才策动了我们这一次的土耳其之行。以我这样的地理白痴,对土耳其一无所知毫不奇怪:爱琴海?那在希腊;以弗所?那是希腊古迹;特洛伊?当然在希腊……但为了棉花堡,我们来到土耳其。所以爱琴海、以弗所等等,都是惊喜——决定这次行程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有这些内容,我以为,此行的亮点只有一个:棉花堡。

  很多风景都有它最美丽的季节,我能够接受看到并不最美丽的它。比如浓夏的九寨,比如云雾中的长白山天池,但棉花堡让我大失所望。照片中,棉花堡似一片洁白的梯田,由无数大小不一的池子组成一片山坡,每块池子里都盛满了水:清澈、淡蓝,美得非常不真实。

  现在的棉花堡只有一小股水在流淌,因而只有一小片池子里有水,其余的池子全空着,裸露的池子微微泛黄。没有水滋润的棉花堡,很生硬,没有活力。有水没有水的差别巨大如斯。

  我完全束手无策,不知道要怎样看待它。好像我知道了那个仙境,终于抵达,它已沦为和凡尘一般无二的地方,这样的棉花堡完全不值得千里迢迢来看它。

  莹漾的失望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她还有着另一层担忧:我的失望。她翻出历史老师拍的照片:“你看你看,她来的时候还是这样的。”对于在旅行中不能够看到目的地最美的一刻,我早就习以为常,我只是担心,莹漾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而沮丧。但她没有太多流露出自己失望的情绪。

  既然是为棉花堡而来,便还是脱了鞋,顺着有水流淌的地方往下走。水十分清澈,流动也很平缓,还是有人就穿了泳衣泡在人来人往的池子里,开心不已。也许走到最下面,能够看到水满了一个又一个的池子,但那么大的一片地方都空空荡荡,只看数个池子有水,或许已不能够安慰我们了吧。看着那么多的游人,那么长的路途,我们放弃了,因为莹漾还有一个地方想去。

  十二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希拉波里斯古城是古罗马遗迹,曾经,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但现在,位于棉花堡一侧的它是残破的。它能看的东西介于以弗所和特洛伊之间,也一样有着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

  天很热,人很少,沿途没有商店,也没有遮挡阳光的大树,但莹漾兴致勃勃。我数度担心她中暑,她都报以微笑,说一定要去看这个古城。

  终于走到,罗马柱、石门都已残缺不完,但走在大块青石铺就的路上,依稀可以分辨出这是街道,两侧则是商铺。

  阳光很烈,没有风拂过。走在异域的古城中,我并没有太多的感慨。何况,四周的残垣断壁在阳光的映晒下,好像也没有多少哀伤之意,哪怕它最辉煌、最美丽的时代已远远地沉入了再也翻不开的厚重的往昔中。

  当年贾宝玉带了通灵宝玉到世间来历练,为的也不过就是那片刻的红尘温软,之后的宝玉,就凭借着那短暂的记忆,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呆上数世数劫。现在这些经历过繁华的石头,也就这样在阳光中曝晒,纵是被太阳把满腹锦绣文章晒得滚烫,却不知谁有空空道人的慧眼,看懂它们记载的故事。而我们也只是走到古城,看一看,又离开。或许记住它们的样子,或许忘记它们的温度,这就是来过,看过吧。

  毕竟是他国的古迹,他国的文化,很多人认为已看过以弗所就足够了,有团友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带着孩子去泡温泉。我们去看看温泉,水质非常好,我问莹漾,如果再次选择,是要去走走棉花堡,看看古城,还是来泡温泉。她说,当然是去看古城。

  走出棉花堡时,莹漾回头看看大剧场:“真是宏伟,可惜时间不够,不然应该去看看。”我有些讶异她的热诚。因为天这么热,下车时娜娜说有36度,这是我们在昆明感受不到的热度。太阳当空时,走在路上特别累,我特别担心她中暑,认为此大剧场和以弗所的相似,结果她还是喜欢看这些承载了历史的东西,哪怕已废弃,那怕已残破不堪——又或许,正是那份残破让存在于岁月中的沧桑真实和具体地呈现了出来。

  因为莹漾的喜欢,我也感觉到了喜欢,虽然之前我并无兴趣去探究古城的过往。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4-29 21:55 | 只看该作者
睡觉之前先坐个昙花的沙发。梦醒了后读文章!
记得你旅游完多久了,好写着这个继续!
3#
发表于 2018-4-29 22:41 | 只看该作者
明天来读,先此留痕哈。
4#
发表于 2018-4-30 10:36 | 只看该作者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希拉波里斯古城是古罗马遗迹,曾经,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但现在,位于棉花堡一侧的它是残破的。它能看的东西介于以弗所和特洛伊之间,也一样有着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

这个游记里的名词,一个个都沉淀着历史和文学的遗存,会使亲历其地的人,有怎样丰富的感受啊。
文章中的女儿,形象显得鲜明而有个性。这种写法,就像传统散文的借景抒情一样,我们从作者的行迹和视线里,读到的是一个又一个行者的思想和感情。而文中两个时代的人的世界观,又相互补充,相互激发,形成跌宕多姿的行文轨迹。
学习问好。
5#
发表于 2018-4-30 11:34 | 只看该作者
游记难写,要么写成流水账,要么写成广告词,我说的难写是指读者愿意看的有趣的让人有收获的表达。这篇土国之旅不赖,我能读下去,能被影响。有朋友动议,今年十月份去土耳其,捎带希腊,我正犹豫,以为二万多的费用太贵,现在被你的文章影响,决定成行。游记要写看点,看点上要有所觉悟,要写趣味,趣味反映人之情绪,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分享情绪。学究式的游记咋一看文化底蕴厚实,精通历史,其实现在有度娘,无非小编而已,说不好听显摆罢了。考研古今,引经据典,说到底自个说话底气不足,拉大旗呗。
6#
发表于 2018-4-30 15:26 | 只看该作者
在所有文字里,个人感觉游记最难写。
读老师的游记,以移步换景的手法,夹杂情节的叙述。
身临其境,有同游之感。
问好老师,旅游快乐,出游注意安全!
7#
发表于 2018-4-30 19:18 | 只看该作者
节日期间,俺哪里也去不了,就跟着昙昙一起游这土国吧
8#
发表于 2018-4-30 19:43 | 只看该作者
欧亚文化在这里交融了几千年,她的开放与坚守,传统与现代化,都奇特地交汇在风景迷人的国土上。就像她被地中海、爱琴海、黑海环绕着一般,呈现出来的也是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似的奇景,想看清楚并不容易。在这里,做一个静悄悄的过客好了,也许是因为文化心理的差异,在被爱琴海蓝的发亮的海水迷醉的同时,总是保有着一份局外人冷静观看的清醒。
9#
发表于 2018-4-30 20:13 | 只看该作者
看哇,来晚了,三声大笑没捞着
好吧,坐下来好好读文,这第四集等得太久了
问候昙昙节日好!
10#
发表于 2018-4-30 20:37 | 只看该作者
跟楼上几位老师同感,游记太难写了。我只写过一次,忐忑得不行,说到底还是笔力不逮。游记不是导游的解说词,要把自己的心绪融入每一处景观里,还要了解那些景观的来历,外部的内里的,或是因为某个传说或地质结构,这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昙昙辛苦了,恰遇五一,就让我去神游一番吧

点评

我能附议不?这次该谁了啊?嘻嘻  发表于 2018-4-30 21:25
11#
发表于 2018-5-1 08:55 | 只看该作者
在游记写作方面,凡所见皆为镜像,但是最后能够定格为文字的不会是所有镜像,而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一部分的取舍决定了是你的游记,而不是别人。
也可以用遇见和认领来解读。心里有的能看到,没有的所见非见。
在这篇字里能读到简单,快乐,能体会到记述过程中的心之安驻。
欣赏问好。
12#
发表于 2018-5-1 21:10 | 只看该作者
能够静下来写便是得,能够从写中陶冶出情致便是大得,更如昙花这般静且有思便为上上得了。拜读过。
13#
发表于 2018-5-1 21:43 | 只看该作者
昙花版主将小岛、海上日落、棉花堡、古城,这些异国风情用文字的形式展示给我们,也是一种享受!
问好版主!
14#
发表于 2018-5-1 22:07 | 只看该作者
先问好!待明天认真学习!
15#
发表于 2018-5-2 09:50 | 只看该作者
昙花的这一次行旅,可谓收获颇多,尤其是在鸟岛的见闻的描绘,人文底蕴的呈现,读来情趣盎然,很有身临其境之感。欣赏。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1 13:24 , Processed in 0.07732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