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6|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美丽心灵”(原创)好久不见,挨个握手,拥抱٩(๑^o^๑)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0 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糖葫芦 于 2018-11-10 15:31 编辑

“美丽心灵”(原创)

笔者是一个混蛋!但不是坏蛋!

这是一个社交话题,一堂课上,施工电钻的声音影响了安静,穿着背心来上课的教师于是不顾天气炎热和学生的反对关上了窗户。但是不信邪、不驯服、不认命的女学生则打开窗户客气地和工人进行交涉,说出噪音和上课需要安静的两难境地,建议工人换个地方给这里腾出45分钟,工人愉快地接受了女士的请求。


权威受到质疑却不得不接受已经改变的现状的教师面对学生“沉着”地说:“一个难题可能会有多种解决方法。”

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在社会交际上存有问题,他能敏锐地及时发现问题,却因为社交能力上的欠缺选择了不通过社交解决问题,但仍然是要获得必要的教学环境——安宁,于是他关上窗户,任凭施工的噪音存在而不与它发生联系。

窗户关上了,窗外的声音传不进房间里来,但是噪音问题依旧存在,并且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关上窗户隔绝了空气传递声音,但也隔绝了空气散热。夏天,许多制造二氧化碳的人呆在房间里,热量越来越多,原本可以通过窗户散热,可是关上窗户以后散热问题就得不到解决了。

社交能力欠缺的教师回避了必要社会环境的噪音,却不得不面对自己成了制造炎热的危害者的境地,尚且还牵扯上一批无辜者,用武断的方式强硬地制造了灾难,并且由于他是权力者,造成的灾难存在于制度和观念之中,对于下级几乎就是无法解决的难题。换言之,暴君出现了!

在存在社会性交流的场合上除非完全独立于公众,回避才有可能是无害的行为,如果不能与公众关系有所分离,选择回避性处理问题的方式必定会带来社会性的负面影响。

绝大多数学生由于教师的权威选择了默许,但是有一个学生没有服从教师强加给她的环境危害和心理误导,站起来用行动反对教师只考虑教学环境而不顾环境对公众造成危害的回避行为。这个学生的社交能力很强,她打开窗户和问题对象——“施工者”交流来解决问题。

唯一一个在教师强硬地关闭窗户后主动打开窗户的女学生没有单纯地要求停止噪音而耽误工期和对工人们的人格进行压制,委婉地谈出当下“安静与凉爽无法兼得”的炎热困境以博得同情,再提出策略性的建议,请工人们换个其它仍需要施工的场所而给予课堂足够的时间:“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了”,既说出了无法回避的问题的严重性获得了同情,也尊重了对方的立场,给出了选择,其实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解决方法,上别处去,等我们上完课你们再来。但学生没有不客气地勒令工人们退出阵地,这就让获得了尊重的工人们的情感在能接受的立场上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立场从同情学生们上课难处的角度上愉快地接受了建议。

面对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一道门打开才可能出现另一道门,不然不用钥匙解决问题的结果就是“不但进不去,也出不去,看似发现了问题,其实回避了问题”。好比如有一部小说叫《围城》,城里的人出不去和城外的人进不来,似乎是两种人,实际上抱怨的人都是一种人——“不去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才会时常由于社交上的不自信处在两难的境地里而不得不选择回避一个,再牺牲一个。所谓杀敌八百,很可能已经自损八千了。

被迫在两难困境下选择出路的人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一群人,尤其是社交场合,带有社会性的目的。这就是开始的话题。教师看到被自己严重化的问题被不如自己的人解决后为了解决尴尬又不愿诚恳认错的境地不得不回避了自己的错误又无法回避对方的正确而选择自我解嘲地说:“一个难题可能会有多种解决方式”。实际上解决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回避问题不去解决问题,当时看似乎不产生危害了,实际上问题一直存在,错误的回避还会促成新的危害。比如说环境。

要说环境,世界各国都已经明确认识到破坏环境最后的结果就是失去生存的最后的一块立锥之地,住在地球上的全体都将无法回避“不打开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而制造二氧化碳还很多的人的房间越来越闷热”的问题。可惜人类的自负已经上升到要脸不要命的高度上了,宁愿回避问题,也不想面对问题,就算是拉上一个地球来陪葬也在所不惜!

关上门就当看不见了?本国人不要脸,外国人也一样,本人和你,本质上都是人类,只不过你和我的表现方式不一定很直接罢了。

——看电影《美丽心灵》有感而笔

2018.11.10日14点50分中财论坛/注册名:糖葫芦

玩游戏很久,想不起来,看电影中灵机一动,赶紧来了

补充一句,必须要说的,那电影实在是好,我写的只是一个片段的灵机一动,对事不对人,电影太好了
2#
发表于 2018-11-10 15:05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忘了是谁还说想念那个江天的糖葫芦了,想想也是好久不见,你小子原来才是玩游戏上瘾忘了来,还以为你移民去了国外。
3#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5:28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句,必须要说的,那电影实在是好,我写的只是一个片段的灵机一动,对事不对人,电影太好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5:30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1-10 15:05
前几天忘了是谁还说想念那个江天的糖葫芦了,想想也是好久不见,你小子原来才是玩游戏上瘾忘了来,还以 ...

ヽ(゚∀゚)ノ!٩(๑^o^๑)۶(*˘︶˘*).。.:*♡
热烈拥抱好几下,我能去的论坛只是想起来这里,也许,只有这里还能想起来,还能进得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5:3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8-11-10 15:05
前几天忘了是谁还说想念那个江天的糖葫芦了,想想也是好久不见,你小子原来才是玩游戏上瘾忘了来,还以 ...

我去撇了书“作恶”去了,游戏和论坛也是这样的关系
6#
发表于 2018-11-10 16:17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问候糖葫芦,祝周末愉快!
7#
发表于 2018-11-10 17:01 | 只看该作者
久不晤面,葫芦兄一向可好?老兄的眼光和笔尖依然是那么的犀利。
没有看过《美丽的心灵》,但仅就此篇描述,我以为那个老师有点无辜。老师的工作性质,是要求能与学生深入交流的,其社交能力若不及女生,如何教学呢?若真是社交能力差,打电话报警说有人制造噪音扰乱教学秩序,可能没有多大困难。如果说老师利用噪音灾难,关起窗子当暴君,这样的暴君对他本人有何利益呢?暴君的说法恐怕严重了。或许,老师只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毕竟不知道施工单位什么来头,工人脾气如何。试想,为什么高考期间会有那么多警察在考场周圈制止噪音?因为老师的社交能力差?为什么公交车带着15条鲜活的生命沉入江底了,还有乘客去拉行驶当中的公交车的方向盘?因为司机的社交能力差?
呵呵,与兄逗逗嘴没有恶意,只是想锻炼一下我自己的社交能力。
8#
发表于 2018-11-10 18:19 | 只看该作者
葫芦兄,多日不见!今日见到,握个手,问声好!接着继续拜读佳作!
9#
发表于 2018-11-10 19:01 | 只看该作者
糖葫芦?好久不见,居然冒泡了
10#
发表于 2018-11-11 08:53 | 只看该作者
由一件小事引出社会构架的大问题。糖葫芦睿智!
突然看见糖葫芦出现,还是那么亲切。
11#
发表于 2018-11-11 21:25 | 只看该作者
就描述的情节而言,当发生一种状况时,人的选择有忍受,有反抗(有些反抗只是精神上的),还有改变。
延伸瞎想:选择忍受的人,对选择反抗和改变的人,应有赞叹或不欣赏;同样,每个人处于立场或认知的不同,会在各种与己不同的选择中思考。
今儿有句话看来的,觉得不错,分享给你:
价值观可进化可蜕变,但都是个人的。所谓的正和歪,都是以自我绝对正确为基准判断。三观正的全称叫作:三观正好和我一样。——《扶蓝》
12#
发表于 2018-11-12 08:11 | 只看该作者
葫芦,总也不来。坏人,记得回来看我啊。
13#
发表于 2018-11-12 13:32 | 只看该作者
正在吃山楂,忽然看到了糖葫芦,立马把山楂扔了,来“吃”糖葫芦。很有味道。问候。祝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0:15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8-11-10 17:01
久不晤面,葫芦兄一向可好?老兄的眼光和笔尖依然是那么的犀利。
没有看过《美丽的心灵》,但仅就此篇描述 ...

你用中国人的眼光说了这番话,电影很好的,那位老师也值得尊敬,不过我们的视野不在一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00:18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8-11-12 13:32
正在吃山楂,忽然看到了糖葫芦,立马把山楂扔了,来“吃”糖葫芦。很有味道。问候。祝好。

不让我说话了,要审核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0 07:21 , Processed in 0.0537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