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李兴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远河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15 | 只看该作者
芳菲 发表于 2019-7-25 22:03
学习李老师厚重的文字。希望因为这些文字可以让环境有些改变。

如果有更多人来关注这些事情,就会有得到改变的希望。
谢谢芳菲,即颂夏祺!
17#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1:16 | 只看该作者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19-7-26 09:27
如深邃的蓝天一样的文字,读后深有触动,拜读学习

环境问题事关所有人,多一些人关注,就多一些改变的力量。谢谢夏日荷风!
18#
发表于 2019-7-26 15:33 | 只看该作者
丰赡的表达,丰富的内涵。文章从一条河切入城市的生存忧思,让我想起浩大的身边江河,无一不带着人类遗留的一切阴暗的负面的物质。欣赏。
19#
发表于 2019-7-26 18:58 | 只看该作者
远河,文如其题,的确,那条贯穿童年记忆、湛清的河流随时代的发展正在远我们而去,或渐渐消失不见或已严重污染、面目全非,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繁荣近于饮鸩止渴,令人痛心叹息!此文关注环境保护,具有警示与启迪意义。欣赏学习,问好兴文老师!
20#
发表于 2019-7-26 19:09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此文写得厚实,极具力度。文中对于河流,以及生存环境的忧思,读来让人动容。欣赏!问好!
21#
发表于 2019-7-26 19:4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作家有忧患意识,或者说对这个社会有所担当,那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李老师的这篇就是这样,学习!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17:11 | 只看该作者
芳菲 发表于 2019-7-25 22:03
学习李老师厚重的文字。希望因为这些文字可以让环境有些改变。

我所做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未来,还需所有人努力。
谢谢芳菲!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17:12 | 只看该作者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19-7-26 09:27
如深邃的蓝天一样的文字,读后深有触动,拜读学习

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我不能忽略自己。
谢谢荷风!
24#
发表于 2019-7-28 17:32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恩和来听。
在外边呢,手机不便,想到什么说什么。先请您担待哦。O(∩_∩)O哈哈~
25#
发表于 2019-7-28 17: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7-28 18:27 编辑

   这篇字,比起您别的文章,像直抒胸臆一些,而依然意象如诗。没有比诗的敏锐更截面世界真相的了。我知道。
   语言能力,有时更是心智密度和观察密度呀。
   总之是,这篇字的易读,和它涵容的不易被真正领受,同是事实哦。
   内容还是表达,允许恩和都不说了吧。还是和您闲聊,好吧勒?

  嗯,读这篇字,好奇怪的,我想起了麦卡锡的《长路》。
   李老师,算不算是一种世界观生命观呢?恩和还太浅薄清浅,不能断言自己。只是很久前,我就决意少看那种绝对黑色寓言式的作品。
   我是想过的:一种打碎若未能同时有建造,起码是改建的可能,就像仅仅宣告上帝已死,科学当道后的今时今日,那个磅礴的破碎,于世何益了呢?
   麦卡锡那本书,写尽了世界末日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绝望。深刻如他,始终给生命和世界留了一隙光亮,且我不觉得是作家的刻意。很多书中,无数善良纯真的人物形象,也从没有一个像《长路》中的那个小男孩,更让我认同为纯良。人有纯良,世就有光明。

   四月中,陪父亲去了一趟捷克。
   伏尔塔瓦河不用说,是我们国家的河流坏境很少能比的。一些内河也和咱们差不多,经过了九十年代的过度建厂,和后来的扩城污染,又渐而开始治理改造。河流和人的共生性,渐渐的重回常识和共识。
   您所在的县级市,经由您的笔,恩和想象得到经过了怎样的变异。最终会怎样呢,愿和您一起怀抱希冀。如您吧,只要有人在看,有人想看清楚,就有希望哦。看见本身,就是希望。是吧。
   但是也和您一样担心那一天来到得太晚呀。一条河也是生命,其实河流尤其是生命。不知道它还会不会重生回童,如昔壮阔浩荡。
   和麦卡锡那本书一样,感觉到深重的悲伤。也同样领受着一腔热血的自有光亮。

   问好。和您闲说的。有不对的,您多指教恩和。
   夏安。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17:00 | 只看该作者
恩和 发表于 2019-7-28 17:51
这篇字,比起您别的文章,像直抒胸臆一些,而依然意象如诗。没有比诗的敏锐更截面世界真相的了。我知道 ...

恩和所言,对拙作总有裨益,对我本人也多有启发,对此,我是深怀谢忱的。
其实恩和的忧虑透露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无论生活现场,还是艺术文本,都存在一个如何界定所谓正反面的问题,这好像是中国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无法回避的事实。在意识形态具有绝对先导性的地方,艺术有时候会屈从于这种先导性的影响,从而很粗暴地,人为地区分出所谓的正反两面来,导向要求的当然是所谓正面。但就文学写作的自然生态而言,这种规定是破坏性的。
我一直坚持多元或多极的思考方式和写作动向,尽量不要显得狭隘和主观。我只注重事实,并多做事实判断而少做价值判断。批评是一切艺术形式无法忽视的精神指标。我是这样认为的。
谢谢恩和一贯支持,兴文一定继续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2 19:00 , Processed in 0.04843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