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特殊题材的平庸之作——读张平《迷途》 读张平的作品,是从《十面埋伏》开始。还有他的名作《抉择》,虽然没有读过,但看过电影,也看过电视剧。虽然影视作品会有些许改编,但故事脉络、人物形象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披露,对内在原因的探索,乃至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可以说都触到了中国主流作家所能达到的一个极限。过此,即为禁区,至今无人能及,或者说无人敢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普通读者,不得不对张平表达深深的敬意。 不过小说毕竟只是小说,我们读小说,不是为了读意义的,也不是来读思想的,我们读的是故事架构,读的是人物塑造,读的是文字驾驭,读的是作家通过作品传达出来的内心感受。单从小说层面来说,《抉择》与《十面埋伏》都不失为中国当代小说中难得的佳作。 带着这样的期待,一次偶然中遇到他的另一部作品《迷途》时,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应该说,张平的叙事风格和文字驾驭能力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叫我拿起来就再也放不下,终于一口气读完。然而可惜的是,随着大幕缓缓落下,给我留下的不是阅读后的感动和惊喜,只有无边的感慨和失落。个人感觉,与《抉择》或《十面埋伏》相比,《迷途》只能算是一部平庸之作;即使作家选择的是海关缉毒的特殊题材,也只是一部反映特殊题材的平庸之作。 与前两部作品相比,《迷途》也选择了社会热点问题——海关缉毒——作为题材。故事从海关总署监察局的一个普通职员左兆廷突然接受一桩特殊任务开始,随着左兆廷临危受命,与同事王松奎组成一支二人的调查组,深入到边陲小城江州,前去调查江州海关缉私大队长栗东晖被人诬告入狱,及女关员纪英无故被杀事件,逐渐展开江州海关关长罗末捷及缉私大队长栗东晖、副队长章颖之间的恩怨情仇。同时,左兆廷在调查中还及时发现毒贩的贩毒计划,在化解三人恩怨的同时,成功破获一场毒品走私大案。就是这个简单的故事框架,但是在作家的精心设计下,变得一波三折,惊险刺激,并且由于其中又加入人物之间了复杂的感情纠葛,及对人物内心情与欲深层次的解析,也丰富了故事本身的内涵。同时由于海关缉毒题材的特殊性,所以读者一旦深入到故事之中,便很难不被吸引。可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迷途》完全符合一部流行小说的基本要求。可是若与作家的前几部作品相比,则不难看出,他对这一题材的把握还远远不够,无论从人物设计,还是情节安排,无不显得捉襟见肘。 首先人物的形象太过单一,太过脸谱化,不够真实丰富。左兆廷作为中央下派的调查组负责人,年轻有为,聪明睿智,圆滑幽默,个头高,身材好,既善于和女人调情,又能够把握分寸,甚至连混迹官场必须的酒量也大得出奇……这简直就是个完人,不要说与江州海关的几个人物有较大差异,甚至与和他同来的调查组成员王松奎相比,也有着强烈的反差。所以很难不叫人怀疑,这样的人物究竟有多大的真实性,或者是作者设计这一人物的初衷根本就是有意要美化“北京来的左领导”? 而与左兆廷相比,其他人物则都有明显的缺点:关长罗末捷忌妒心强,又一门心思只想着高升;缉私队长栗东晕暴戾冲动,内心脆弱;副队长章颖虽聪敏高傲,却又单纯幼稚……虽然每一个人物都性格鲜明,可是正因为如此“鲜明”,以致于显得不太自然,不够真实,斧凿痕迹相当明显。 当然,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或者说出于情节需要,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作者着力刻画的江州海关头号人物左末捷和二号人物栗东晖。左末捷因垂涎章颖的美色而被栗东晖暴打,二人嫌隙由此而生。然而在左兆廷的调和下,他竟能迅速调整心态,以大局为重,放下身段主动与栗东晖讲和,并在自己升职后推荐栗为关长……前后反差太大,怎么都叫人觉得不太真实。 再比如那个被毒贩利用,借老爹关系成功跻身富姐行列的陶莹莹,本来生活放荡,私生活相当混乱,她一直都在想尽办法把心仪的男人拉到自己床上,可是在与罗末捷进行灵与肉的交流后,竟然彻底反转,一心只为罗守住“干净”的身子,成了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女人,叫人觉得更是不可思议(这分明是旧小说中打算从良的妓女身上的桥段)。 其次,小说情节设计也过于简单。左兆廷初出茅庐,便当此重任,却派了一个比他年龄大得多,而且经验老道的王松奎作他的副手。开篇这一设计,便给读者留下了许多遐想。即使在左兆廷以其人格魅力成功征服王松奎,使其心甘情愿充当绿叶后,读者也会期盼在今后的调查工作中,他们的“老少配”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可惜的是,作者却安排王松奎初到江州,就在与人斗酒中喝多住进了医院,直到后来左兆廷为迷惑敌人将其匆匆送走,其间竟没有起到丝毫作用,除了他与章颖之间的微妙关系外,真不知道这个人物的设置还有什么作用。读到最后,不能说不叫满怀期望的读者大失所望。 而小说中最主要的破获贩毒大案的情节,表面看起来惊心动魄,实际上这样一桩大案,江州海关中居然没有一人有所察觉,所有线索都只是出于左兆廷的个人直觉,用他自己自己的话说,成功了,功劳是大家的;如果失败了,也只不过给他个人在江州留下一点儿笑料。这场缉毒大战,靠的居然只是一个人的怀疑和猜测,尽管故事里强调了是在左、栗二人矛盾导致警惕性不高的前提下,但整体忽略了江州海关人员的辛苦工作,这一切仍让人觉得很不现实。 同样地,小说中对大毒枭的狡诈、残忍程度表现得也很不够。他们诬陷栗东晖,只是为一次贩毒扫清障碍;他们企图暗杀章颖,只是由于误信了一个小喽罗坎布的夸大其辞,甚至大毒枭陆廷鹤还一再其同伙宋子潮因误杀了纪英而梗梗于怀,严令其不可再轻易杀人……所有这些情节设计,都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海关缉毒形势的严峻性,以及缉毒人员工作的艰辛和危险,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思想价值。 海关的工作究竟怎样艰辛,究竟怎样危险,缉毒的形势究竟怎样严峻,确实不为一般人所知,但从各种披露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其实际情况远比小说中表现得更复杂,缉毒人员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险。2013年,公安部禁毒局侦查处处长李宪辉做客新华网时,曾给出两个统计数字:这些年在打击毒品犯罪中,我们大概有300多名缉毒警察或者是公安民警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牺牲,而负伤者则达1400多名。所以,作为一部以缉毒为题材的作品,如果不能真实地表现出海关缉毒警察的流血牺牲,而叫一场大规模的缉毒行动只成了左兆廷一个人的表演(即便他是“北京来的左领导”),很难叫人相信这样的作品会有怎样的真实性,更会有怎样的深度。 至于缉毒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在《迷途》一书中更是基本没有涉及。在小说中,海关人员无一与毒贩勾结,地方官员也无一充当毒贩的保护伞,地方高官对北京来的调查组虽然不满,却也没有设置重重障碍,只是想方设法(其实只想了为栗东晖割掉“不予起诉”的尾巴,迅速结案,叫左兆廷早点回京一个办法)让其完成任务早点儿离开,不要碍手碍脚……所有的情节似乎都只是为了突出左兆廷的伟大、正确与光荣,而真正奋斗在缉毒第一线的海关工作人员都成了可有可无的龙套。不知道这样的作品若是叫身在其中的海关缉毒工作者读了,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不过作者以其简练而生动的文笔和深刻而玄妙的心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物和情节上的不足。或者说,正是由于其文字的魅力以及人物心理的精准把握,才使一个本来就苍白的故事具有了相当的可读性。可惜,《迷途》一书也仅止于“具有相当的可读性”而已,无论在缉毒题材上,还是仅仅以小说论,尤其是和作家的其他作品相比,都只能看是一部平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