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说笔记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5 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灿 于 2016-12-26 11:04 编辑

  二十一
  《儒林外史》中说范进中了举人,竟然不知道苏轼是哪朝的人。这也算是对科举制度辛辣的讽刺,读书读到这个程度竟然连起码的常识都没有了。我们今天常常拿《儒林外史》做例子,来批判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其实,我认为我们没有资格批判古人,因为我们今天也在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今天评价学生,只要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同样,只要教学成绩靠前,就是好老师。我们身边这样的情况还少吗?有的人爱好颜体书法,竟然不知道《多宝塔碑》是什么东西,竟然问《多宝塔碑》是不是魏碑体。这样的人居然教中学历史成绩靠前,按说中国历史讲唐代的文化时肯定会提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啊!其实,这也很好解释。历史这样的文科课程比数理化好教得多。中学理科,一个题目做不出来,上课还真的教不了。尤其有的老师年纪大一点,遇到难题可能一时半会儿还真不会做。历史就不一样了,明眼人把书大体一翻,就会知道哪些地方是重点,让学生做上记号死记硬背即可。反正是学生背,又不是自己背,记不住也没什么大不了。退一万步说,就算讲错了也不要紧。一本书那么厚,一张试卷考的东西还不及全书知识点的十分之一,讲错的地方所占的比例更是微乎其微,对学生的分数影响根本不大。所以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怪现象,一些老师经常犯知识性的错误,结果考试成绩反而非常好。原来,中国的教育不在乎老师的知识水平有多高,就看他能不能管住学生。只要学生遵规守纪,就能出成绩,没人去在乎老师真的有多少知识储备。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一代一代自欺欺人走过来,这样还能培养出货真价实的学者型人才吗?老师只管搞出教学成绩,不管自己是否真的把知识是否弄通了;学生只管死记硬背,不去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十二
  鲁迅先生在《呐喊》的自序中说,中医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他的《狂人日记》中说,李时珍的“本草什么”上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的《药》里面写到无知的群众拿人血馒头治痨病。曹聚仁先生在《鲁迅评传》中说,鲁迅对中医的认识是不高明的。
  我们说,旧社会庸医骗钱害人,的确可恶。中医中确实有很多迷信的东西,需要批判。然而,在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经验中,肯定总结了一些有用的常识,全盘否定中医也是不对的。鲁迅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明显是偏激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
  二十三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曹操准备接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长得丑,不能震慑别人,就让崔琰代替自己。曹操自己则扮作下属,捉到站立在床头。后来,曹操派间谍问匈奴使:“你认为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说:“魏王看长相的确很有威严,然而床头捉刀人才是英雄。”曹操知道后,派人追杀了这个使臣。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这里曹操已经被封了魏王。崔琰是反对曹操称王的,最后被曹操下狱迫害致死。当然,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么回事也不好说。
  我们如果看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性格值得分析。匈奴使的确是聪明人,慧眼识英雄。曹操扮作下属,他也能认出那是英雄,可见这个使臣不简单。然而,聪明不等于精明。和曹操这样的人打交道,首先要懂得自保,必须时刻小心。杨修就是因为恃才傲物,最后惨遭杀害,这就是很好的例证。他完全可以装在心里,没必要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他如果只说“魏王雅望非常”,不说“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就是因为他多嘴,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再看曹操,他的阴险、多疑在这里暴露无遗。匈奴使既然能讲出这样的话,可见他不是一般人啊!这样的人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也不能让他活着,我得不到的让别人也得不到。另外,匈奴使既然说“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可能会推测:“他是不是认出我来了?他如果回去一宣传,那别人会怎么说我?曹操长得丑还不敢承认。”当然,这是从曹操个人的性格上做的分析。如果联系当时的大背景,我们也能够理解曹操的做法。当时,孙权、刘备已经搅得曹操很头疼。匈奴这样的少数民族就希望中原内乱,他们好从背后捅刀子。匈奴在历史上曾经给汉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现在虽然势力大不如前,但狗改不了吃屎,不得不防。曹操能想不到这一点吗?匈奴中还有这样的人才,那对汉族是多大的威胁啊!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就不觉得曹操的做法过分了。

2#
发表于 2016-12-25 11:29 | 只看该作者
连篇累牍,厚实,广博,好!
3#
发表于 2016-12-25 11:5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了,问候!
4#
发表于 2016-12-25 21:29 | 只看该作者
由《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触及到当今教育上的唯成绩论现象,入木三分,言之成理。


另外两篇短文,教会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物主义观点方法看待历史人物的经验,使用价值很高!


5#
发表于 2016-12-26 10:1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写得非常深入,分析得有理有据,很不错。欣赏并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7:53 | 只看该作者
放飞梦想 发表于 2016-12-25 21:29
由《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触及到当今教育上的唯成绩论现象,入木三分,言之成理。

当下教育界风气不正,坚持真理也只能在心里坚持,你稍微不小心说出口就会被打压。
7#
发表于 2016-12-26 21:32 | 只看该作者
鉴古观今,自得趣味,观点令人信服。拜读,问好!
8#
发表于 2016-12-26 21:53 | 只看该作者
范进中举就是古代科举的大问题体现,现代高考用成绩衡量学生,与过去没什么不同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17:18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6-12-26 21:53
范进中举就是古代科举的大问题体现,现代高考用成绩衡量学生,与过去没什么不同

确实是这样,为了搞出成绩有的老师甚至不择手段。有的占别的老师的课,还有的考试教学生作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19:54 , Processed in 0.04735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