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kyjgw 于 2017-3-15 13:01 编辑
特色小镇建设不能违反规律 黄可阳 自国家出台鼓励政策以后,特色小镇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有些地方最积极最主动的还是政府,他们有的自行设计小镇特色,有的低价土地招商引资,有的给予投资、补贴、奖励。其次则是外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不到半年时间内,已有多家房企发布了小镇战略。而与此同时,当地群众和企业却很消极被动,不仅没有小镇特色决定权,而且还认为“足球小镇”与己无关。(3月14日经济参考报)
对于这种上下反差现象的存在,笔者认为是违反特色小镇建设规律的。因为,所谓特色小镇建设规律,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但是,在这些特色小镇建设中,却出现了上下错位。 一方面是上层政府大包大揽、越俎代庖,将特色小镇建设的决定权由经济基础手里夺了过来。另一方面是经济基础失去了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决定权,小镇群众和企业处于被政府支配的消极被动地位。这样,就完全与特色小镇建设规律背道而驰了。
而与特色小镇建设规律背道而驰的原因,则主要是地方政府利益驱动。因为,所谓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主要有四:一是把小镇经济基础的自主权收归地方政府,由政府决定群众和企业的命运;二是由地方政府低价征收小镇经济基础的土地,用来招商引资,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瓜分土地差价;三是将小镇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权收归地方政府,由政府自行决定兴建教育、卫生、文化、政法等上层建筑;四是把经济基础的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成绩变成地方政府的政绩。而这些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与小镇建设规律中的经济基础权益又是互相矛盾的。于是,在地方政府利益驱动下,有些政府为了政绩升官和瓜分群众、企业的土地利益,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开发商互相勾结,从而背离特色小镇的建设规律。
但是,背离规律是必然要受到惩罚的,这就给一些地方的特色小镇建设带来了三大危机。一是地方政府设计建设的特色小镇不适合经济基础,各地出现的许多基金小镇、健康养老小镇、科技小镇、机器人小镇,有很大一部分都不具备相应的产业基础,与当地的经济格格不入,没有经济来源,全靠财政支撑运转,存在着生存危机。二是地方政府越俎代庖,代替经济基础招商引资建设特色小镇,用行政办法取代经济规律,在招商中不讲等价交易,一味降低地价,实行低门槛政策;在建设中不计成本,到处举债,向生态旅游资源较好的小镇投入巨资,兴建旅游步道和自行车道,但游客数量较少,产生的现金流难以支撑债务偿还,造成了财政危机。三是地方政府低价征地招商,一家房地产企业在长三角大城市周边打造标准化的“农业小镇”,两平方公里农业区配套一平方公里建筑区,造成大批农民失去土地,产生了生存危机。为此,我们要避免以上三大危机,进一步加快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就一定要严格遵守其建设的规律。
为了严格遵守其建设的规律,当前必须做到三点。一要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由人民群众和企业选举小镇政府,使政府不代表自身利益而代表人民和企业利益来设计特色小镇建设,从而完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二要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由群众和企业按照经济规律来招商引资,不再走政府招商引资的老路,不再让房地产商和政府侵占群众、企业的土地利益,而要使本地与外来开发商平等互利,共同打造特色小镇的雄厚经济基础。三要根据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坚决废除脱离经济支撑的特色小镇上层建筑,由政府兴办与本地经济基础相配套的文化教育卫生等上层建筑,形成完整的特色小镇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