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漫谈梅兰芳与京剧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0 2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梅兰芳扮演的韩玉娘【男人和女人还是有差别的】


  昨天新浪首页推荐了一位名学者文章,文章中大发感慨:《梅兰芳》这样高雅的电影才值得欣赏,梅兰芳令京剧伟大,京剧这样高雅的艺术如今却渐渐受到年青一代的冷落,说明了“群氓文化时代”的庸俗肤浅。
  什么叫群氓?从字面推敲的话,就是一群没文化的流氓,如流氓无产阶级,不懂高雅文化的流氓,我这样解释可能有点难听,不过大概意思就是如此。我不敢苟同这位学者的观点,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持有类似观点的人,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文化精英的姿态对下里巴人们指点江山,这种文化精英并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真正的精神贵族应该首先具备一个重要的品质:宽容只有宽容看待通俗文化,不用“群氓”鄙视下里巴人的精英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而京剧起初恰恰就是一个下里巴人的通俗艺术。



  京剧是伟大的但梅兰芳时代恰恰是京剧的病态时代

  梅兰芳是伟大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梅兰芳并不是京剧伟大的必然根本。在梅兰芳时代,因为艺人受到歧视,女人低位低下,所以才诞生了京剧男旦艺术,而梅兰芳将男人扮演女人上升到一种惊人的艺术美高度。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京剧男旦恰恰不是京剧值得称颂的历史,也不是中华文化值得自豪的部分,恰恰是京剧的病态时代,是中华文化中压抑、扭曲人性的病态美。
  京剧男旦是在一种封建思想禁锢下诞生的怪胎,和太监、女性缠足一类,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糟粕。无论如何,男人扮演女人都绝对不如女人扮演女人自身要来得逼真,来得自然。当一个民族或者整个东南亚民族都津津乐道于这种扭曲天性的美,并沉醉在这种病态的审美中时,这种审美习惯是民众精神整体的畸变。


  泰国的人妖

  与京剧男旦类似的是泰国人妖,泰国的人妖也是众说周知的“美丽艺术”,这些人妖的出身贫穷,另外关键的是社会的恶习,为何世界上其他比泰国还要贫穷的国家没有人妖,单单泰国有,这是国民性丑陋性的一部分。


  欧洲的阉割歌手。

  与中国京剧男旦类似例子是——欧洲的阉割歌手。电影《绝代妖姬》讲述的就是欧洲歌剧史上一段不光彩的黑暗历史。17、18世纪,阉人歌手风靡欧洲,通过阉割让男性保留孩童般的天籁之音。男孩被阉割后,荷尔蒙分泌的变化会使其声道变窄,身体发育后将拥有女性特征,生理结构的改变可以使他们拥有巨大肺活量,同时拥有甜美的嗓音。  经过了去势的男孩,不会分泌雄性激素,在长大之后,不会长胡子,不会有喉结,一切都和儿童时期一样。如果不往他身上注射雌性激素的话,他就只保持在孩童时期的生理状态,也不会长胸部。阉割歌手、阉割人妖是从生理上阉割人性,而京剧男旦则是心理上被阉割,它们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人性的扭曲。


  性生理、性心理的发育。

  我有一个亲戚的小男孩,小时候很正常,有一次偷偷穿起了母亲的花裙子,学电视上的京剧旦角摆姿势,家里大人在一旁看了觉得好玩,哈哈大笑!孩子兴奋了,渐渐就多了这种男扮女装的爱好。等到家里大人发觉不妙时,这小男孩的这种“特别嗜好”已经改不了。说话娘娘腔、走路扭扭妮妮,这孩子现在18、9岁了,对女孩毫无兴趣,看趋势,将来铁定是个同性恋。当然,同性恋成因复杂,有些学者研究是先天因素,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家庭环境教育的后天因素也很重要,相当一部分同性恋者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小时候性别角色被父母人为颠倒,如父母想生男孩,就将女孩打扮成男孩,或将男孩打扮成女孩。
  当然,我们对同性恋者要理解、宽容,这不是他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但是,作为父母,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扭曲性别角色的事情发生。因此,一个性心理正常的男孩,长年累月的反串女人,扮演男旦,渐渐的他的性心理发育会发生扭曲。这叫心理上的潜移默化,好比入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陈晓旭,她把自己误当成林黛玉了,这是她悲情命运的根源,从医学心理学来说,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是C型人格,这种人格最容易患癌症,陈晓旭患的恰恰是癌症。


  京剧男旦的血泪史。

  对于张国荣这样的人来说,他反串女人,扮演《霸王别姬》是他最幸福的事情,但是对大多数男人来说,比如我这样的男人,让我扮演女人,即便比梅兰芳还美,那还不如让我去死,这是大多数性别角色正常的人的心理感受。旧时代,都是贫困家庭的男孩子去学男旦,这些孩子常年累月的反串女人,他们的心理发生扭曲。小时候还罢了,等到渐渐成年,懂得男女之事了,这时候扮演女人去取悦台下的男人,这成为他们内心“屈辱的创痛”。一些男性粉丝,会把他们当作女人来爱,旧时代的一些达官贵人会用金钱诱惑、强权逼迫的手段令其就范。《霸王别姬》中的男旦张国荣就是被葛优给屡屡同性强奸。因此,京剧男旦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李玉刚的女扮相


  要将文化的精髓和观众的猎奇区别开来。

  李玉刚扮演的反串一时轰动,中国的梅兰芳令世界倾倒。但是,我们要知道,这里面有猎奇的因素。好比二胡、古筝和针灸,中国人出国留学,你会钢琴、小提琴,这些东西西方人见多不怪,比你好的老师多的是,但是你会二胡古筝这些中国才特有的,那么就很容易收到学生。但是这不可以说二胡、古筝比钢琴、提琴音乐表现力高,这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如果从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来说,有条件的首选钢琴和提琴,二胡、古筝就是一种特色乐器而已。西方人感兴趣的更是一种猎奇心理。类似的有宋祖英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的轰动,这里面也有对中国民族唱法的猎奇心理。
  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不要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夜郎自大,觉得自己的文化有多了不起。京剧本身和京剧男旦也是这样,他们在西方人中很热,不能因此用墙内开花墙外香来抱怨,更不能因此来证明它会重新焕发青春。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京剧、话剧、歌剧、交响乐这些传统艺术会渐渐衰落,但是不会消亡,市场规律会对之进行不断的调节,以物稀为贵的市场原则刺激这些渐渐衰落的艺术,使得他们在小范围内存在,不会很流行,但是绝对不会死亡。


  梅兰芳的美

  如果我们不是看陈凯歌拍摄的《梅兰芳》,而是当年的梅兰芳再现,梅兰芳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我看过梅兰芳当年的剧照,从男人扮演女人来说,梅兰芳是奇迹,是“美”。但是如果将梅兰芳和21世纪第一流京剧女演员扮演的旦角相比,梅兰芳的美就很一般了,毕竟他是一个男人。我们为何对李玉刚的反串惊艳、惊叹,这里有错觉和猎奇成分,内心觉得“这个男人扮演的女人”太不可思议了,类似的有,惊叹泰国人妖真美,其实,他们无论如何美,还是不如天生尤物的女明星们美,因为这是最自然、最真实的美。很多女性尤其惊叹梅兰芳和李玉刚的美,这是来自一种女性自己的错觉,好比很多女性觉得李宇春很美,但是对男性来说,看法往往截然不同!


  心理分析梅兰芳的蓄须明志。

  梅兰芳的蓄须明志有如下几点因素互相综合:
  1:对抗日本侵略者。这因素最为关键。
  2:年岁渐长,金钱名利已经收获。另外,一个人功成名就,也就渐渐看淡了一些名利。所以无需舞台上奔忙了。
  3:艺人在旧时代仍然是个低下的职业,尤其是男人扮演女人,这可能是梅兰芳内心中永久的痛和解不开的结。但名声地位都有了,他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金盆洗手、光宗耀祖”。
  4:年岁大了,身材外形和唱腔都不如青年时,这时候归隐也是一种急流勇退的明智之举。
  5:梅兰芳在日本人中很受追捧,如继续登台,容易被国人骂为“汉奸”。这可能也是一种现实顾虑,比如汶川地震时,很多演艺明星的一再追加捐款,有些也是满心不情愿的。
  6:旧时代艺人地位不高,自己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后,就开始注重“社会形象”了,从台上的“取悦人的戏子”转变到台下的“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角色。
  所以,我们分析一个人,不要将他神话,也不能将他完全丑化,所有人都是凡人、普通人。


  杨少华的伤心事。

  相声演员杨少华有一次对记者倾诉,他最舍不得的是老伴,最疼爱他的人是老伴,最懂得他的人也是老伴,因为他老伴从来不看他的演出。他老伴知道他的委屈。她老伴有次对他说:“我不忍心看你在舞台上像个小丑一样逗人乐,被人当猴耍。”杨少华说他听到老伴的这番话后只想掉泪,老伴最懂得他。这就是演员的泪,有无奈拍摄裸戏的演员,有无奈潜规则的演员,有无奈被人不当人看的小丑演员。在舞台上说谐逗唱的杨少华,台下笑得直乐的观众,谁又能理解他内心的自尊和苦闷呢?京剧男旦也是,大家只看到梅兰芳台上的惊艳,谁又能真正知道一个男人在台上扮演女人,用这种扭曲性别来取悦众生的无奈呢?

  京剧男旦是京剧史上重要的一幕,但绝不能将这一幕看做京剧伟大的记痕,恰恰他代表了京剧史上悲凉辛酸的一段回忆,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糟粕,是时代的悲剧。京剧男旦必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女人扮演女人的京剧才是真正美的京剧。而梅兰芳仅仅代表了一个时代,他仅仅是京剧的重要人物,他还不能算是京剧的全部。

  对于另类美和病态美,我们要宽容对待对于现今仍然少数存在的京剧男旦艺术家们,我们要象热爱艺术一样尊重他们。毕竟他们的时代不是梅兰芳时代了,现在的京剧男旦们大都是自愿学戏,内心喜欢京剧男旦表演艺术,一切出于喜欢和热爱就是自然的美,如同我观看张国荣《霸王别姬》中美轮美奂的扮演一样,很美!当然,美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因为不能欣赏梅兰芳和京剧的美,就被批评为群氓,这是对美本身的亵渎!



                                                                 昆曲牡丹亭剧照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8-12-10 22:5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2:27 | 只看该作者

鲁迅与梅兰芳的恩怨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74151.shtml
鲁迅与梅兰芳的恩怨
作者:似冰如玉



??鲁迅与梅兰芳的恩怨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记得在纪念梅兰芳百年诞辰的时候,当时文化界的两位名人柯灵和黄裳就曾大动干戈,双方你来我往笔斗了数个回合,很热闹了一番。这个问题在论坛上更是敏感,“拥鲁派”和“拥梅派”文攻武卫,争鸣不已,时常狼烟四起。
  近日检索《鲁迅全集》,将其中鲁迅评论或提到梅兰芳的全部文章查找出来,研读了一通,略有心得,现将这些文章胪列于此,与大家分享。见仁见智,各凭慧眼,惟求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文章中,《略论梅兰芳及其他》和《论照相之类》两篇较为完整的表达了鲁迅的观点,流传较广,为论战诸公广为引据,其余各篇大多是信笔提及,或属于鲁迅自谓的“捎带一枪”的笔法,并无特别的用意,从中却也能看出鲁迅的某种心理。
  以下按发表时间为序,将这些文章一一索引点评之。
  1、《论照相之类》 (《坟》)
  该文主要有两点:一是鲁迅看了梅兰芳《黛玉葬花》的剧照后,对梅氏扮的林黛玉颇有微词:“我先前只读《红楼梦》,没有看见‘黛玉葬花’的照片的时候,是万料不到黛玉的眼睛是如此之凸,嘴唇如此之厚的。我以为她该是一幅瘦削的痨病脸,现在才知她有些福相,也像一个麻姑……”(注:此处的“她”是指作者心目中的林黛玉,非指梅兰芳。)认为与原著不符。
  二是鲁迅由此生发开去,对“男人扮女人”这种中国特有的艺术现象产生反感,并从文化心理上予以批判,本人认为是旨在抨击传统文化所造就的某种太监化的病态人格,体现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基本思想。
  时隔九年之后,1933年,鲁迅又作了《最艺术的国家》一文(见《伪自由书》),仍坚持他的观点,并且重复《论照相之类》一文的话说:“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但是这篇文章却只字未提梅兰芳,鲁迅只是以“男旦”这一现象为注脚,阐发他的“反中庸”的一贯思想,揭示这个“最艺术的国家,最中庸的民族”的劣根性。
  
  2、《厦门通信》 (《华盖集》续编)
  原文:“前几天的夜里,忽然听到梅兰芳‘艺员’的歌声,自然是留在留声机里的,像粗糙而钝的针尖一般,刺得我耳膜很不舒服。于是我就想到我的杂感,大约也刺得佩服梅‘艺员’的正人君子们不大舒服罢,所以要我不再做。”
  这是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给许广平的一封信。通过这段文字,也参考其他有关资料,可以知鲁迅是不太喜欢京戏的,尤其不欣赏梅兰芳的戏。“艺员”一词是借用捧梅的人士的称呼,加了引号,多少带有嘲讽的味。但这里鲁迅主要是针对他的论敌——一班捧梅的“正人君子”的,捎带一枪而及于梅兰芳了。
  
  3、《宣传与做戏》 (《二心集》)
  原文:“杨小楼做《单刀赴会》,梅兰芳《黛玉葬花》,只有在戏台上的时候是关云长,是林黛玉,下台就成了普通人……”
  该文主要是讽刺当局惯于作虚假宣传,自欺欺人,愚弄民众,举杨小楼、梅兰芳为例而已,实与梅无涉。
  
  4、《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南腔北调集》)
  原文:“也还有一点梅兰芳博士和别的名人的问答,但在这里,略之。”
  该文记述英国作家萧伯纳访华时,上海各界人士举办欢迎会的情形,仅此而已。“博士”云者出自鲁迅笔下,未必有多少敬意。
  
  5、《“京派”与“海派”》 (《花边文学》)
  原文:“梅兰芳博士,戏中之真正京派也,而其本贯,则为吴下。”
  此处援梅兰芳为例,以论证所谓“京派”、“海派”并非由艺人的籍贯来划分的。
  
  6、《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下)》 (《花边文学》)
  上篇是鲁迅评论梅兰芳的最完整,最有针对性,也是最重要的文章。该文大家都熟悉,故不多引。鲁迅在此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京剧要如何改?如何才能保持京剧的生命力?——是要一味的雅,还是要雅俗共赏?是要变成脱离现实的象牙塔里的玩意儿,还是要让它更加活泼有生气?
  
   2 细说鲁迅与梅兰芳的恩怨
   中国的士大夫惯于将一切都变成趣味,变成清玩,一旦“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往往会促其灭亡。鲁迅不客气的批评了梅兰芳和造梅、捧梅的一班士大夫的这一倾向,并且叹惜梅兰芳“竟没想到从玻璃罩里跳出”。该文还举出谭鑫培和老十三旦来,说“老十三旦七十岁了,一登台,满座还是喝彩。为什么呢?就因为他没有被士大夫据为己有,罩进玻璃罩。”
  值得一提的是,曾被鲁迅“骂”过的“四条汉子”之一的田汉,解放前也曾说过:“京戏走上‘内廷供奉’的路之后,脱离民众。”与鲁迅的观点惊人的一致,我想这不是偶然的吧?
  鲁迅还断言:“梅兰芳的游日,游美,其实已不是光的发扬,而是光在中国的收敛。”这话他老人家就未免有些武断了,迄今梅派艺术的光芒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还“发扬”了,当然,也是因为梅兰芳并没真的被玻璃罩罩住。
  此外,我个人以为,艺术既要雅俗共赏,也应雅俗并存,百花齐放才是春嘛。较之皮黄,昆曲算是更雅的艺术了,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我不希望京剧也像昆曲一样,成为“文化遗产”,成为“化石”,我希望它是活的。
  至于下篇,则是借梅兰芳来抨击杜衡等所谓“第三种人”的,这帮文人也是捧梅健将,算是“一石二鸟”。
  
  7、《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集外集》)
  原文:“书上的人物大概比实物好一点,《红楼梦》里的人物,像贾宝玉林黛玉这些人物,都是我有异样的同情;后来,考究一些当时的事实,到北京后,看看梅兰芳姜妙香扮的贾宝玉林黛玉,觉得并不怎么高明。”
  这是鲁迅1927年在上海暨南大学的演讲。在此,鲁迅仍然坚持他个人对梅兰芳《黛玉葬花》的看法。
  
  8、《两地书•四二》
  原文:“我真想不到天下何其浅薄者之多。他们面目倒漂亮的,而语言无味,夜间还要玩留声机,什么梅兰芳之类。”
  这也是鲁迅在厦大时写给许广平的信,可参见上引《厦门通信》一文。鲁迅看不惯他周围的那些浅薄无聊的人,便是连他们听梅兰芳的戏也反感,态度一以贯之。
  
  9、《致姚克》 (《书信•1934年3月》)
  原文:“先生见过玻璃版印之李毅士教授之《长恨歌画意》没有?今似已三版,然其中之人物屋宇器物,实乃广东饭馆与‘梅郎’之流耳。”
  此处借用当时报纸上流行的对梅兰芳的称呼,也是鲁迅一贯的戏谑的笔调,见诸生前未公开发表的私人书信之中,似亦无可厚非。
  学力有限,查到《鲁迅全集》中涉及到梅兰芳的文字,大概这些。
  
  综上所述,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鲁迅不喜欢京戏,对梅兰芳当时的艺术尤不欣赏。
  2、鲁迅的一些话虽然尖刻,或可谓之“酷评”,但并非恶意中伤或是人身攻击,他只是对梅兰芳的艺术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已,属于正常的文艺批评,不值得大惊小怪。
  3、在正式的文本(如《略论梅兰芳及其他》、《论照相之类》)中,鲁迅是将梅兰芳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当作某种象征,并提升到文化的高度来分析的,在他的笔下,梅兰芳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
  4、鲁迅之所以为鲁迅,正是由于他能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媚俗,不阿世,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
  鲁迅式的批评,有利于京剧艺术的发展。鲁迅毕竟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艺术感觉,今天的搞京剧的人,读一读他的这些文章不是没有益处的。
  5、鲁迅的特点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他的话也有片面武断之处,甚至会带有某种偏见,我们要具体分析。例如他对我们的另一“国粹”——中医,早年也曾颇有非议,视为糟粕的,晚年的看法就有所修正。
  
  行文至此,基本可以交卷了,忽然又冒出一点感想来:那就是在围绕这一话题的争鸣中,似乎“拥鲁派”较为理性,平和,而“拥梅派”则激烈得多,易流于情绪化。这与当年的情形恰恰相反,也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乱曰:鲁迅不是圣人,梅兰芳也不是神,鲁迅的话未必句句是真理,梅兰芳也并非是神圣不可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为了真善美,一切都得让路!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8-12-10 22:35 编辑 ]
3#
发表于 2008-12-10 22:29 | 只看该作者
电影我看了。不能褒贬太多,总之,跟“梅传”出入太多。以为梅孟之恋过于附会,事实远非那般。再,抗战期间,梅并没有拒绝演出,陈凯歌或者过于“主旋律”
4#
发表于 2008-12-10 22:30 | 只看该作者
这点,我以为鲁迅过于苛刻:)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22:3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问好一水,我是很喜欢京剧唱腔的。以前没有电脑美普及的时候,我在家里也时不时的听京剧、越剧、黄梅戏。

这三个剧种是我小时候听的最多的,因为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选择,耳濡目染也就渐渐喜欢上了。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8-12-10 22:46 编辑 ]
6#
发表于 2008-12-10 22:44 | 只看该作者
前来学习。
梅的电影还没看过呢。
以前看过梅的剧照图片。电视上女装的李玉刚的确够媚的。男旦作为一种艺术欣赏还是不错的。生活中就另当别论了。比如,李宇春我就不喜欢。男人总得像个男人,女人总得像个女人。心得吧。
7#
发表于 2008-12-10 23:29 | 只看该作者
  鲁迅不只是批梅兰芳,很多名人都遭到过他的批评。现在看来,有些是批错了。当然,批错了就批错了,不影响他伟人的地位。
  电影《梅兰芳》还没有看过。以后得看看。
8#
发表于 2008-12-11 11:27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得不惊叹于微风老师的渊博知识了。
回头又细读。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8 12:28 , Processed in 0.05122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