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9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国宝大熊猫-"大自然的娇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3 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部大开发”专稿(风物系列)


国宝大熊猫——“大自然的娇子”

       甘肃·渭源 自由撰稿人   边关雪 文/图


  常见媒体披露我国的特产国宝大熊猫(giant panda)出访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到朝鲜、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前苏联、墨西哥和西班牙等国,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中外人民的友谊牵线搭桥,更为唤起人类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共识起到深远影响。为此,国人将大熊猫(giant panda)称为“友谊的使者”,国际友人则把憨态可掬,外形迷人的大熊猫(giant panda)可爱看作中国的一个象征,更看作是和平的象征,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选定熊猫图案作为它的会徽。

  “大自然的骄子”大熊猫(giant panda),是我国独有的稀有珍贵动物,它性情温和,体态娇憨,外貌奇特,生活在峰峦重叠的森林和竹丛中,以箭竹为食。它很喜欢到泉边溪边饮水,每次都把肚子喝得圆鼓鼓的,当它离开水边时,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又会返回来再次痛饮,直到饮得走动困难,像喝醉了酒一样,才摇摇晃晃地走回竹林。大熊猫常常爬到大树高处眺望(见图一),有时在树杈处蒙头大睡,有时则悠闲自得地剥松树皮或与吃剩的竹枝玩。大熊猫(giant panda)属于食肉目大熊猫科的一个单属单种,是濒危物种之一,是亚欧大陆包括北非的广大地区的“六界”之一的“古北界”拥有的特有种群。它栖息于海拔1400~3200m左右地区,山高、谷深、树高、竹密的沟尾、平塘、山腰洼地、阶地、扇形地和水流近处。茂密的竹林既是它们的食料基地,又是藏身及繁育后代的场所。它的主要食物为少数几种细小的箭竹类植物,尤喜食鲜笋和一二年生幼竹的青嫩茎叶。偶尔捕食小动物,食动物尸体、骨头,终年生活在3~4km2的范围内。大熊猫(giant panda)性情温顺,不怕人,能泅水,善爬树,虽然行动缓慢,但若遇到猛兽袭击时亦反应迅速。熊猫妈妈为保护自己的幼仔,可用厚厚的熊掌将凶狠的野狼打跑。它是昼夜兼行的动物,食不分昼夜,眠不择场所,喜欢游荡觅食,好嬉戏。除发情期外,一般总是独往独来。

  大熊猫(giant panda)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珍兽。《尔雅》称它为“貘”,《论文》记载它“似熊,黄黑色,出愚中”。晋朝郭璞在他的著作中说,大熊猫“头小脚庳(音bì,矮。这里指四脚及脚趾均短小。——笔者注)黑白驳文,毛浅有光泽,能舔食铜铁及竹骨蛇虺(音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笔者注)”。正是她的黑白相间的美丽皮毛并以竹子为食,又俗称“花熊”或“竹熊”。一般体长1.2m—1.5m,体重达50~80kg,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体长可达1.8m,重200kg左右。早在2100多年前的西汉、陕西咸阳宫廷动物园“上林范”饲养的40多种动物中就有大熊猫。1956年出土的西汉薄太后墓中,有一具完好的大熊猫头骨,可以猜测它是被做为宠物而陪葬。大熊猫(giant panda)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稀有,而且因为它对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价值。作为300万年前野生动物家族幸存下来的“遗老遗少”(孑遗物种),大熊猫(giant panda)素有动物“活化石”之称。据古生物学研究,大熊猫(giant panda)起源于更新世早期,在更新世中期早繁盛,其化石遍及中国秦岭和长江以南诸省,在陕西北部、山西、北京等地也有零星发现。由于人类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特别在新石器时代后,大熊猫数量逐渐减少,分布区块块消失。直到公元前,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还有大熊猫分布,但目前仅存于南起四川省大、小凉山,沿邛(音qióng)崃山向北至岷山,甘肃省白水江上游及陇中,陕西秦岭等少数地区。大熊猫(giant panda)的祖先本是食肉类,大约在1200万年前,便由古老的食肉类动物分化出来,在约距今60万年时演化为现在的大熊猫。至今,它的头盖骨还是呈背脊形,脑腔很小,还保持古老动物的原始性;从肠道很短(肠长仅为体长的5倍)和犬齿发达,至今还有喜吃“竹溜”、动物尸体和骨头等习性,又证明它是食肉动物的后代。由于后来自然环境的变化,能够吃到的动物越来越少,经过长期的演变,就养成了以竹子为主食的习性。那时,竹子在我国分布是很广的。随着几次冰川的袭击,地球气侯变冷了,我国竹子分布地区也由北向南扩展。又随着人类发展,农业生产的出现,大片竹林被毁灭。于是吃食离不开竹子和隐蔽离不开竹子的大熊猫,只好一步步地“退居”到我国西部的少数高山狭谷地带。在长期的自然变化中,才逐渐由主食肉转向食箭竹。熊猫是一种“内向型”动物,它一年四季总是那么一种表情,它很少发出呼叫,倘尔呼叫时声音也很短。据卧龙保护区科研人员多年观察,发现熊猫有11种叫声,有时像狗有时像牛,交配季节时叫声又像山羊。大熊猫(giant panda)的天敌是金钱豹。

  大熊猫(giant panda)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它的寿命一般在25~30年左右,5岁左右性成熟。只有繁殖季节,雄雌才在一起,繁殖率极低,刚生下的小崽只有老鼠那样大小,容易被它的天敌金钱豹吃掉。春季交配,秋季产仔,大多只1仔,偶尔也有产2~3仔的。而且熊妈妈往往仅疼爱其中的1只,颇有偏心之嫌。产仔时雄性熊猫早已离去,雌性熊猫临产前找个岩洞,铺上树枝竹叶作为“产房”。出生后的幼仔约百克左右,死亡率高达30%~50%。一周后的幼仔,耳朵、眼圈、肩部和四肢的毛色渐黑,一月后幼仔体重达2-3 kg,身长可达30~40cm,毛色黑白渐明,仍不会站立,成天闭着眼睛。两月后,幼小的熊猫开始睁眼学走路。5、6个月时,成天跟着“妈妈”学习生活本领。

  几百万年前,大熊猫(giant panda)曾是组成东亚大陆“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之一,分布广、数量多。后来由于自然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动物群的其它动物已相继绝迹,而大熊猫却遗留至今,但分布区已极度缩小。现仅残存于我国西北地区岷山、邛(音qióng)崃山、秦岭和大小凉山的四川、甘肃和陕西3省的局部,总数仅1000只左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每逢栖息地竹类因自然开花而大面积枯死,都有大批熊猫死亡,分布点也随之减少。濒临灭绝的主要内因,是其器官结构功能较原始,感觉迟钝,动兽生长发育缓慢,约出生1年左右才独立取食,因此繁育存活能力低下,加之较多依赖特化的外界生存条件,应变能力差等。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开发破坏,则是致使其濒危的重要外因。

  近几十年,国家主管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大熊猫(giant panda)的保护和拯救,拯救大熊猫的活动也一直牵动着全国亿万颗心。1965年以来,我国先后在四川省平武、南坪、青川、北川、汶川、宝兴、马边、美姑,甘肃省文县和武都、陕西省佛坪等县建立10几个自然保护区,目前,四川汶川的卧龙,甘肃文县的岷堡沟和陕西汉水上流秦岭南坡陕南山区的佛坪等处,早已成为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汶川的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已正式列为联会国“国际生物保护圈”,开始实施“大熊猫保护及其栖息地工程”。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面积200万公顷。位于岷江上游,邛(音qióng)崃山盆地的过渡地区。这里分布着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植物,保护区最高处终年积雪不化,区内海拔3200m以下的地带,极其茂密的森林从上往下第3层就是箭竹林和华桔竹林。箭竹长在地势较高、湿润的地方,形状和一般竹子差不多,但竹茎空心少,吃起来带甜味,是大熊猫(giant panda)的主要食物。华桔竹的竹笋,也很爱吃。这些成片的箭竹林、华桔竹林为大熊猫提供了良好充足的食物。甘肃文县岷堡沟大熊猫保护区“约占全国保护区的1/10,总保护面积达20万公顷”(见《甘肃日报》1993—03—21头版)。四川、甘肃、陕西3省的保护区内茂林修竹,沟渠纵横,风景如画,雨量充沛,气侯温和而凉爽。这里是秦岭、大巴山为屏障的四川盆地西北和青藏高原东南的过渡地区——高山峡谷地带,可以躲避冰川的寒冷袭击,人烟稀少,成了大熊猫(giant panda)赖以生存发展的天然乐园。“保护珍贵动物有功、破坏珍贵动物受罚”已经和正在成为西部保护区各级政府和普通百性的共识。

  令人欣喜的是,在笔者本篇小品即将结束时,又有消息从兰州传来:为更好地保护大熊猫,甘肃省政府目前正式批准在甘肃大熊猫活动区增没白龙江阿夏、多儿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两个新设立的“阿夏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35536公顷,其中核心区为51037公顷;多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5275公顷,核心区为25011公顷。”中国第3次大熊猫(giant panda)调查表明:“在甘肃境内分布有大熊猫110多只,大熊猫栖息地43.7万公顷”。这样,“甘肃境内省级以上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达到5个”。“之前,甘肃境内大熊猫栖息地已有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文县尖山、武都裕河两个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见2005—01—21甘肃兰州《未来导报》第8版)而且,笔者所在的定西市(辖6县1区)和相邻的甘南、临夏等地区,均已“预备”为保护区的后续地。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大熊猫(giant panda)是延续其种系的重要途径。1963年,北京动物园首开人工繁殖成功先例,昆明等地的动物园也相继取得成功。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动物园又取得人工授精繁殖和低温贮存大熊猫(giant panda)精子的成功经验,为延续大熊猫的生存迈出新的一步。我国的北京动物园和福建福州市西端大梦山麓的“熊猫世界”,是仅次于自然保护区的熊猫乐园。“熊猫世界”独立于福州动物园,占地5公顷,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拥有大熊猫馆、小熊猫馆、熊类展区、熊猫博物馆、熊猫体育馆和梦山蝴蝶园等设施。近30年来,管理人员一直像幼儿园教师一样爱护、照顾着国宝。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陈玉村感叹:大熊猫(giant panda)繁殖能力差,保护难度很大。他说:“半个世纪来,尽管人类付出很大努力,大熊猫仍呈负增长,按这样下去,再过一两代,大熊猫就将濒临灭绝。”因此,他们以电影、电视、展览和演出等多种形式弘扬熊猫文化,呼唤全社会共同为拯救大熊猫(giant panda)奉献爱心。

  有专家称,大熊猫(giant panda)能否生存,主要在于保护好原有的栖息环境,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以及各分离小种群之间恢复或建立迁移交换通道。因此,对它们生存的威胁,主要不是竹子开花,而是人类活动。有些人盲目提出“东迁”湖北神农架的说法是很不负责任,又劳民伤财的。大哲人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让他惊叹不已,这便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我国的潘文石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熊猫(giant panda)研究权威,他和他的几名学生离开未名湖,在大山深处整整17年,脚步追随着大熊猫的足迹,走遍了青葱卧龙、巍巍的秦岭(金水河口),为大熊猫绘制生存的蓝图……他的专著《漫长的路——1980~1997在大熊猫中间》引起海内外学界瞩目。可惜笔者至今未曾见到并浏览。

  希望有一天,竹子花又开遍山野,我们能对可爱的大熊猫(giant panda)会轻轻地说:“不要怕”!

  今天,台湾人民近20年的愿望也已经变成现实:台湾号称 “亚洲第一大动物园”的台北本栅动物园有了亚洲第一号珍贵动物,"团团"和"圆圆"已于今年春节期间和台湾14万民众见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在台湾

  团团圆圆









   
  




[ 本帖最后由 西部边关雪 于 2009-2-3 17:01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2-3 18:31 | 只看该作者
好可爱的熊猫。祝新年快乐!
3#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1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09-2-3 18:31 发表
好可爱的熊猫。祝新年快乐!


谢谢楼兰 回问 2009 好运如意

4#
发表于 2009-2-3 21:32 | 只看该作者
团团圆圆堪称友谊的使者,是两岸和谐发展的见证。欣赏学习边关雪厚重之文。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9-2-3 21:32 发表
团团圆圆堪称友谊的使者,是两岸和谐发展的见证。欣赏学习边关雪厚重之文。


谢谢斑竹 过奖品评

6#
发表于 2009-2-3 22:36 | 只看该作者
对熊猫的全面介绍,使我们全方位立体地认识与了解了国宝的各方面!
   学习,图文并茂呀!问好西北文友!你的摄影技术高呀!
7#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2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2-3 22:36 发表
对熊猫的全面介绍,使我们全方位立体地认识与了解了国宝的各方面!
   学习,图文并茂呀!问好西北文友!你的摄影技术高呀!


谢谢文华老乡 品评 过奖了 照片是别处的 包括网上


8#
发表于 2009-2-4 09:55 | 只看该作者
深厚的文笔,可爱的大熊猫。问声新年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hen1029 于 2009-2-4 09:55 发表
深厚的文笔,可爱的大熊猫。问声新年好!


谢谢朋友关注 问候祝福

10#
发表于 2009-2-5 10:07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科学普及文章写得不错。上回写了梅花,这回又写大熊猫,都很有意思。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5 1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2-5 10:07 发表
先生的科学普及文章写得不错。上回写了梅花,这回又写大熊猫,都很有意思。


谢谢斑竹 关注 品评 问候祝福

12#
发表于 2009-2-8 17:05 | 只看该作者
可爱的动物!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1:49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2-8 17:05 发表
可爱的动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21:28 , Processed in 0.18351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