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亦嗔亦忖话“梁祝”(史海钩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5 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亦嗔亦忖话“梁祝”

   一了

  题记:《梁祝》的产生为的是爱情故事,而不是爱情。对不起,我是一个不愿究根追底的人,所以至今还不知《梁祝》作者是谁,但我已经认为只有《梁祝》的作者是真正的爱情之王,是多才情种,是一个千百年来环宇之中为爱情这种元素而降生者。

  一、爱情故事及其语焉不详

  《梁祝》的故事何其简单,出现在街头巷尾的传说应是这样的:有一个女子女伴男装到杭州求学,与同窗共读的少年公子产生了爱情,于是以身相许,私定终身,但不期回到家里,她的父亲却将她许配给了他人。十八相送,是整个爱情故事的支撑,化蝶则是作者将人物故事浪漫化处理的一个片段,不是狗尾续貂,也算不上锦上添花。我不明白一个准悲剧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迎合古人大团圆的审美需要,偏要真事假做地让活生生的人死成了昆虫。在这样的结尾中,淡化了我们痛心疾首的恨怨,也让人对人世间真爱没有了标准的期盼与思考。当然这不是我要说的,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与祝)这两个古代青年是只能产生爱情,而不配拥有爱情的。他们的性格就是为悲剧而具备的。明确地说,不是幸福没有找到他们,而是他们放弃了到手的幸福。他们的不幸与时代有关,但并不是全部。是他们拱手让出了自己的爱情,成为命运的奴隶与刀殂。

  我说过,世上亘古以来的爱情没有比梁祝更为感人与突出的了。抛却愿有事件本身,作者对故事的情感处理旷世绝纶。时代背景,生活环境都将这种本来以欲为主的情感产生地如此合乎情理而情意深长。你想像一下吧,两个同吃同住同睡同床,性格相近,情深意笃的“男性”青年,忽然一天验明正身后,有一位竟是貌若桃花的闺中女子。作为一个春意盎然的男人,那种缱绻之情肯定不用言表。而作为本是一个知情者的闺中女子,本已是以情窦初开的羞美心理来暗中接触男性的,她的与男人的接触一开始就避开了古代繁杂的礼仪理数,直接到达了性这种物质的本身。你实在不难想像一个闺中女子与一个妙龄男人同枕共眠或应诗答对时心中想些什么,会对异性有多少触手可及的幻想。作为男女这情,她的臆想在先,而梁山伯的臆想在后,虽阴差阳错,但质量相同,就像两块因此产生了磁性而将要触及的磁铁。

  十八里相送是全剧的精华之笔,事实证明,爱情如果没有暗示与隐蔽,没有伪装和烘托,将同一碗白开水,止渴却不鲜艳,在十八里相送里,祝的感情达到了幸福的极点,她近千度的高温总在试想打开梁情感的窦门,但她情理之中的喻物托情,同样被情理之中的同窗之谊而错过,缕缕受责。十八里相送,作者的目的没有让他们得到和让故事进展什么,而是让观众这些明白人,去为他们爱情的浪漫而激越。观众在祝绵绵无尽的荡漾春意中,体味到的是梁作为爱情承载者的喜悦。但这种喜悦,作者像时时像珍藏一朵将要开放的花朵,却一直把它放在暗室里,在等待着不知那一缕阳光。十八里相送是全剧的精华,是祝情感释放的过程,而倒十八送则是梁在全剧中作为一个梦中人的情感极致。应该算得上是二人的洞房花烛。

  二、梁祝之失与善良之罪

  不要说单纯的封建礼教与封建扼杀了梁祝的爱情。我们从整个故事的发展背景及顺序,几乎可以这样判断,梁祝两个人只是一对十七八岁甚至于十四五岁的弱少年。他们只处在对感情的懵懂之期,一点都不知怎样处理一些世事的问题。也许是封建的礼教已经从书本里面封闭了他们的思想,但是你从故事的发展分析,梁祝完全有很多的道路可以通往爱情,而他们却偏偏走上了一条断头的独木桥。除师母误了祝的托咐,造成梁求婚期迟这一责任外,梁与祝都成为了一尊木偶,任人摆布,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没有冷静地处理和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与他们生死相关的爱情,他们完全是听而任之,没有做任何的努力。祝回到家里,应该先与父亲讲出师母作媒的事,但祝没有。你可能要说,封建社会,那有女孩子能向自己的父亲谈及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的?在这里我先要声明,祝的父亲祝员外首先是一个那个时代的开明人物,他的思想其实已经跨越了那个时代(关于这些我在下节还要详细地说明)。试想,一个人能让自己的女儿女扮男装去省城就读,在那样一个时代,天底下还有这样开明和这样爱女儿的父亲吗?祝员外无疑是一个富有慈爱之心而十分珍视女儿思想的人。我们不知道祝生活中有没有母亲,也许有了母亲,祝也就可以在同一性别的母亲面前承娇膝下,于羞涩之中打开自己的心理之门,是不是作者让其只有一个父亲是着意的安排?多情的祝,十八里相送时情汁密布的祝,犯一个“见事迟”(反应慢)的错误。她也许是要等到梁托人来提亲时给自己和父亲一个惊喜,也许自己一直沉醉在那一美好时刻到来的憧憬里,但没有给父亲透露自己已有意中人的信息,是她将自己的爱情白白断送的最主要原因。
在全剧中,梁的失误与错误比比皆是,让人不时叹息。我们不得不说梁一直是一个比较愚迟的人。他的情感需要别人唤醒,他的智商和情商也一直处在普通人之下,甚至没有思想。说与一个女子同床共眠而没有发现她是女的,这有情可愿,祝的“同枕裹棉单(床单)”,祝的“通腿(两头睡)的脚儿尖”,祝的不能与其共同如厕,都可以视为一个怪僻,梁都可以容忍了她,耳环痕也是小时扮女的借口,在谜底没有揭开之前,我们一切埋怨梁的说法都是错的,而在谜底揭开后,我们就不得不批评于他。

  自始至终,他与祝只是在向内排压自己的感情,而没有向外释放和寻求解压的出路。

  (1)、他可以与祝父力争自己的爱情,争取其的理解。他们有同窗之谊,手足之情。再者也可以倒身在地,长跪不起,直到将祝父逼到走头无路,成为他们爱情的同谋。但他没有。他甚至连祝已与自己由师母作媒订下终身的这层窗纸都没有捅破,顺其自然地接受了祝父义兄义妹关系的安排。

  (2)、梁口口声声说是要到府衙告而并没有去做,他只做了语言的巨人,行动上还是一个矮子。他一句官官相护就把什么都释手了,殊不知任何时代官都有清正的,话还是有让人说的地方,历史上虽然居官不正者的多,但成全婚姻,善点鸳鸯的却比比皆是。为了生死攸关的珍贵爱情,冒险一次又何妨?在祝与马家订婚后,他是完全可以搬出自己的师母,一起与祝父先诉诸厅堂,后对薄公堂的。有媒有证的他,在公堂上并不缺乏法定依据。

  (3)、 祝既然女扮男装去读书了,在当地一定是一个并没有多少知晓率的女子,马家对祝这个女子是没有多少印象的,在故事中,我们与作者一再埋怨马家势力之大,马家又那里在以权压人?做出上门逼婚的事来?马家在这件事情上是全然无辜的。对于马公子马文才而言,他要娶得是祝家女,李家女,黄家女,无非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过得都是与传统概念上的同样的日子,没有多少意义上的区别。梁也可以不对薄公堂,而只要马家拜访一下马公子,或者传一封书信,只说与祝三年就读相好,我想,你就是不说出同床共枕,耳厮鬓摩的事儿来,那马文才也断不会要娶这样一个“有污”门楣,已经“失贞”的姑娘。也就是说,祝这个在梁看来等同生命的玉人儿,在马家与马公子那里,几乎除了是一个女人外,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者,既然马公子也是一个读书人,一定知书达理,说不定为二人的感情而感动,将婚姻拱手让给梁,而与梁缔结金兰,从此世好也未可知。

  (4)、梁的错误还在于他辜负了孤母的养育,为了一已之情,丧了性命,在那样一个时代,爱情那能不与贫富、权财相关?对于一个封建和不需要封建的时代而言,爱情永远是一个奢侈品,经常会让贫穷与懦弱走开,而花开别处。一句话,梁祝的爱情,没有时代基础与物质基础,而他们又没有用思想与智慧去争取,失去也就成为了必然。

  三、祝父的无奈与隐仁宽大

  全剧中你需要理解和认同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在观众看来是罪魁祸首的祝父。我不能给祝父平反,那样人们会骂我,但祝父在那个时代并没有留下骂名,这说明当时他这么做是对的,他也只能这么做。相反,他是开明的,也是符合当时一个做父亲的标准的。

   (1)、他没有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礼数来教育子女,应当是一个开明的人。一个女孩子家读什么书,在绣楼上学一学针绣和女红嫁人算了,反正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作为一个乡绅的祝父能够让自己唯一(可能是)的女儿扮男妆去省城学习,除了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就是一个父亲对于封建礼数的不认可和为人做事的宽大。他可能是一个饱学多识的知识分子。

  (2)、在那样一个社会,他是有权力将自己的女儿只要一场酒就许配他人的,再说,他也首先将女儿的幸福放在了第一位:将女儿许给了杭州的太守马府,我敢说在杭州一带,想与马家攀亲的名门大户一定是比肩继踵。他只所以这样的高兴,一定认为为女儿打开了幸福之门,为家庭得到了殊胜的荣誉。

  (3)、梁来看望祝,他托事外出,让祝与梁以同窗兄妹之谊相见,并至夜深,这也是他人情化的一个表现。自己的女儿已经定嫁他人了,又是一个名望贵族,名声是最要紧的,但他还是冒了一险,让梁会了自己的女儿,让梁有机会“来讨饮这酒一杯”。对于一对男女青年的爱情,作为过来人的他是理解和同情的。需要说清的是,他还是以为婚姻这事儿,要父母做主,并且因当父亲的喝过了订婚酒,收了聘礼,已经成为了事实,纳入了社会制度之中,“你们”只要割舍私情了。

  (4)、允许女儿外红内素,绕道叩坟,又一次显露了祝父的仁性。如果在女儿外嫁他人的日子,让女儿到一个青年男人坟上祭祀,这应当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这又是其开明和大爱的一次体现。有人也许要说,他的这些做法只是弥补对于女儿的愧疚,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对马家冒着很大的风险,弄不巧掉脑袋都是可能的。其实在精美的梁祝故事中,这个几乎是罪大恶极的祝父处处闪动着人性美的光点。我们没有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不知那个时代的美与要求,但他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这不容置疑。

  四、透过时代缝隙的思考

  闲时无事看梁祝,亦泣亦怨恨不除。今日化蝶舞前史,不知真爱谋何处。是的,即使这个时代和整个宇宙都不存在了,也没有地方可以埋葬真正的爱情。在历史或从前,我们的人类总是创造爱情易,而得到爱情难。同样,爱情不但是一件投情怡志的好事,也是一件投智与投劳的费神事,爱情不但需要情商、智商还需要胆商,芳香四溢的特殊爱情,不但要有勇,还要有谋,要勇敢还要顽强,是辛勤的劳动得来的。爱情之花要开得鲜艳,就需要多种丰富的养份,就需要经风雨,而历四季,就需要辛勤的血汗浇灌其埋藏的根部。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与浅见。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 本帖最后由 一了 于 2009-2-15 15:03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2-15 16:5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随笔,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读之受益。问好!


有一个女子女伴男装到杭州求学。(扮)
于是以身相许,私定终身。(只能算暗定终身)
抛却愿有事件本身(原)
3#
发表于 2009-2-15 17:25 | 只看该作者
解读与论述颇有个性的色彩,笔触质感,思维严谨,如是的钩沉确实有味道,欣赏并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13:46 | 只看该作者
两位老师见教的是!谢谢!
5#
发表于 2009-2-16 17:15 | 只看该作者
很久不见你了,还好吧?
6#
发表于 2009-2-16 22:26 | 只看该作者
不一样的视觉,不一样的解读,不一样的梁祝!
   拜读,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09-2-17 09:00 | 只看该作者
天籁版也希望你常去呀~~
8#
发表于 2009-2-17 09: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你的介绍,让我们对梁祝的故事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23: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祝好。有时间多向大家学习!
10#
发表于 2009-2-22 23:49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等白天来欣赏。问好·!
11#
发表于 2009-2-23 08:43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提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40 , Processed in 0.0516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