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茴香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9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茴香豆
 
   
  说起茴香豆,人们就会想起鲁迅先生,起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想起一个站着吃茴香豆的没落文人,想起那个被科举制和人们的无知淺见而活活折磨死了的穷酸书生。


  我读《孔乙己》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就是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的艰苦年代。

  上个世纪的六十个代初,我有幸考上了县城中学读初中,那时我们一个县只有一所完全中学,能考上县城中学读初中也确实不容易,考上了,口粮由国家统一配给,还有六七元钱的生活费,这对于当时的一个边远落后的山区的农村家庭来说是帮了大忙了,虽然在学校吃的都是粗粮杂食,但比起吃糠咽野菜的困难时期可就强了不知多少倍了,那时我偏偏又是在长身体的最佳时期,食量大是自然的事,加之粮食关刚过,肚子里没点油底子,食量也就出奇的大,一个十多岁的学生能吃下一个壮劳力的食粮还不够。

  那些年食品都是配给的,没法买吃,就是不配给也没钱没粮票就买不到,饿肚子的感觉每天都会有好多次,特别是早上第四节课最难熬,常是饥肠辘辘,想入非非。

  也许是无意的捉弄,就在一天早上的第四节课,偏偏要上到《孔乙己》,读到孔乙己张天手指护着茴香豆碟子时,我那饥肠真的是响如鼓了!清口水直往外冒。那时突然觉得孔乙己比我强多了,不管他是如何的让人不屑,不管他是怎么样的穷酸倒霉,可我还是有点羡慕起他呢。

  虽然他也和布衣粗人一样,是穿着破长衫站着吃的食客,可他能吃上一碟茴香豆;虽然是要盘出那几文大钱,可盘出了,他就有茴香豆下着烧酒。

  提到茴香,我就想起在过粮食关之前,我也吃过茴香豆;我们家乡人做的茴香豆也许不比鲁镇人做的差吧?

  想起家乡的茴香豆,又会想起躲在青豆田里偷吃青蚕豆的童年乐趣。

  阳春时节,田里的青蚕豆陆陆续续成熟了,胖胖的豆夹藏在密密的豆叶丛中,一簇簇,一团团,在微风掀起的绿浪中,没时地探头探脑的往外显露着,在勾引着我们这些馋嘴蛋蛋的眼,逗着我们肚子里的那些馋虫。

  乡村小学晚学放的早,大约四点钟就放了。就是这个春意盎然的时节,一放学,我就脚下生风,一溜烟的往家里跑,回到家连口气都不喘,丢下书包,挎个竹篮子就往田野窜去。

  “晌午饭热在锅上呢,吃饱了再跑呀!”

  奶奶知道我这是去拔猪草,平日里一放学回家就吵着要找晌午饭吃的孙子,这几天咋就不吃了呢?

  只有我心里清楚,那豆麦田里嫩秧秧的青草,正是那些四脚家畜们上好的青喂饲料,每天我都会给它们拔回结结实实的一竹篮子,背得我头歪嘴斜的。半篮子就够那一窝猪哼哼唧唧的嚼半天,可分给那条大健牛吃的那半篮子,只够它甩几下头就吞得干干净净了,还嗷嗷叫着想再吃呢。

  撒开脚丫子窜到田坝里,篮子往田埂上一放就一头扎进蚕豆田里拔青草。

  我们村的田肥,都是油沙土,蚕豆种得稀,发棵旺,下面的空隙大,十来岁的小孩子闪着泥鳅一样的身子能十分自如地在豆棵下钻来游去;豆夹夹擦脸碰鼻子的,也不会碰倒豆棵子。

  空隙大,草多,我们那帮子小饿鬼就常常在那些豆棵缝里游来钻去的一边拔草,一边就摘吃青豆。

  那动作别说有多麻利,中指从外往里勾住豆夹,食指、无名指往外轻轻一顶,白白胖胖的豆粒就躺在手心里,顺手再一扬,就送进嘴里了,上下门牙齿齐动,舌头再一帮忙,吐去豆皮,青豆米片片就落在里,清爽爽的甜,嫩嫩的香——那是童年最解馋的小动作之一。

  篮子里的青草装得冒冒尖了,还加上顶带扎着,该回家了,可还是觉得不过瘾,找块豆棵稀点的地方,在凉茵茵的绿草上四仰八叉地躺着,舒舒坦坦地从豆棵缝间看着蓝蓝的天,看着偶尔飘过的白云,看着从田埂上窜起的菜花雀或云雀上下翻着跟头,听河沿的柳林子里清脆的鸟叫声。边就那么顺手左手摘两粒豆丢到嘴里,嚼完了,右边摘两粒又丢进嘴里……

  回到家里,餐桌上也大都是青豆做的菜,有时是“水煮盐豆”、“带皮青豆”,或“清炒豆米”;有时是“青豆米炒莴笋”我们叫它“青蛙蹲青石板”;而或是豆米炒蒜苗,我们称之为“青蛙抱玉柱”。还有“豆米菠菜汤”、“萝卜豆米汤”、“白杜鹃花煮豆米汤”……

  我们说的豆米就是青豆粒剥皮后的豆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杜鹃花煮豆米汤。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才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呢。

  其实山上的野杜鹃花大都是有毒的只是素毒性大小不同而已,但白色的杜鹃花的毒性就少,特别是有一种花形较密,瓣形稍小一点的,我们白族话称之为“格之瞒美活”的,基本上是没毒。但采回来之后还要用沸水稍稍焯上两分钟,捞出来放在清水中漂洗之后才能食用。

  漂洗后还可以晒干存放,晒干的杜鹃花可以用油煎吃,也可以和腊肉鸡蛋一起蒸吃。

  干的或鲜的都可以和青豆米一起煮汤,要是干的煮汤,先在水中泡几分钟后即可。

  煮豆米杜鹃花汤,豆米和冷水要一起下锅,水沸涨约五六分钟,豆米就熟了,这时再下杜鹃花,然后再煮两三分钟就行了,可别煮的时间太长,时间长了豆米就会煮烂,杜鹃花也容易煮成糊,那样会破坏汤的美观和鲜味。

  那时的肉食太少,能吃到腊肉炒豆米(就是豆瓣),那是十在稀罕的,有时奶奶手头不太忙,她会煮豆焖饭给我们吃,那是热焖的半干半稀的米饭里煮青豆粒,再加进一点点腊肉丝丝,嘿,那香味,够馋人的,我一口气能吃两大碗。

  有时中午饭吃的是豆米稀饭,那稀饭可以是青豆瓣加大米煮的,也可用玉米面或麦面或米粉面加青豆瓣煮的,奶奶常说多吃稀饭好,可以健康长寿:还说:“三天吃一粥,医士在旁哭”。

  其实,奶奶做的菜中最多的就是茴香豆,“茴香豆”只是这众多青豆菜谱中的一道普普通通的菜而已,我小学三年级时就学会做了,难怪那时鲁镇酒店的老板没把它上菜单子,可现在却有人在京城为它注了册呢。

  做“茴香豆”也就是这个季节最好,因为青蚕豆正好饱满,色味具佳,茴香菜也正嫩着呢。

  做茴香豆茴香和小粉是不可少的,我只会有两种做法,一是先用清水将青豆煮熟了,再回锅煎炒,在煎炒时加入作料小粉和茴香,另一种是先将青豆用沸水焯一下再加食盐、作料焖熟了之后,出锅前加入茴香小粉急速炒成,然后加入切细了的小葱,这样,炒熟了的茴香就能均匀地附在青豆表面,而且茴香味也才能去掉那偏甜的味,香味适中。

  我小时,家里没小粉,妈妈教我用米粉面代替。

  现在条件好多了,茴香豆的做法也就更多了,不仅仅是素食的茴香豆,荤食茴香更让人解馋。

  有在茴香豆中加鸡蛋的,有茴香豆中加火腿的,也有茴香豆中加香肠的……已是花样翻新,美味百出了。
现在不少人吃青豆都喜欢剥去青豆粒的内皮,专吃青豆瓣。

  有一道是叫“青豆蛋饼”,就是豆瓣焯水之后加上鸡蛋、小粉、茴香,调匀后热油煎成。

  特别要说的是这些年我们这里不论是高档饭店或是一般的餐馆里,最上桌的是一道我称之为“龙爪献玉”青豆菜肴——就是被称为“山菜之王”的蕨菜加火腿炒青豆米。

  那赤红带紫的龙爪菜,红红的火腿,再加碧玉翠绿的青豆米,在腾腾热气中香味四溢,想想都会让人流口水。

  那蕨菜本身就是一剂上好的中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消食健胃,减肥;舒张血管,降血降压之功效,
蚕豆中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并含有丰富的胆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

   蚕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作用。

  中医认为,蚕豆能益气健脾、利湿消肿、止血解毒,蚕豆花能止血、止带、降血压,蚕豆梗能止血,蚕豆衣(蚕豆皮)能健脾利湿,蚕豆荚烧炭研末外用可冶烫伤、脓疱疮。

  
你看,吃菜就能当是吃药,这还有啥说的,所以为个季节,我们这里不论是餐馆还是家庭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为道美味。



[ 本帖最后由 朱荣华 于 2009-3-25 23:4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3-19 16:49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晚上来欣赏。正忙!
3#
发表于 2009-3-20 07:28 | 只看该作者
茴香豆的记忆绵长,是因为实在难忘。难忘的还有曾经的艰苦的岁月。文章里不仅只是在叙述一种经历,还有感念的氤氲。语言素朴,素朴的如茴香豆,但却耐得住咀嚼回味。问好!

那是十在(实在)少有的。。。
4#
发表于 2009-3-20 10:38 | 只看该作者
情景交融,意味丰厚,文笔不错。如果具象再翔实生动的话,文章会更出彩的。问好朋友!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杜永生 的帖子

谢杜版主的鼓励!因为难忘的记忆才动此拙笔。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2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敬一兵 的帖子

谢杜版的点拨,写得是粗了点,容再努力。
7#
发表于 2009-3-21 00:07 | 只看该作者
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字,亲切自然.欣赏!
8#
发表于 2009-3-21 11:00 | 只看该作者
朱师好笔力!欣赏,学习,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18:33 | 只看该作者

重新编辑一下,

初搞有点粗糙,有重新编辑一下的必要,
10#
发表于 2009-3-25 19:08 | 只看该作者
颇有味道!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2:43 | 只看该作者

谢高版

谢高版的鼓励。
12#
发表于 2009-3-25 23:42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细致啊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4:57 , Processed in 0.12981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