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0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红楼诗话(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0 0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19 编辑

  《红楼梦》的诗词中有许多是咏物作品,这与大观园的环境有关,与宝玉们生活的家庭有关。大观园风物秀美,当然有许多可以吟咏之处。宝玉们的生活优越闲适,平时的生活状态就是游玩。咏物作品古来就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咏物作品的妙处在于状物如在眼前,而不著一实字,字字关乎此物。
  
  林氏的作品既是如此,“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首起两句已经交代了梅花与其他花卉的不同之处,“众芳”已然“摇落”而梅花尚可“暄妍”,小园风情一时占尽。“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两联特别是第一联为传世妙品,所以佳妙是因为把梅花的神韵描绘到了极致。“水清浅”所以“疏影横斜”,“月黄昏”而“暗香浮动”,这与梅花的不招摇标格不谋而合。
  
  不过,这样的作品精致是精致了,终究是诗匠手里的青花而已。诗歌贵在惊心动魄,感人至深。而这样的文字美则美也,感人之处一无可寻。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情赏梅,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一份闲适的生活状态。正如晏殊之流的作品,精致如细瓷,却只是摆设而已,可供观赏。
  
  《红楼梦》里的咏物作品一样只是富贵闲人的赏玩之物,有别于其他作品之处只在于内中的机关而已。芹溪先生也书中人物之口言诗词,自然要适合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宝玉的痴情与散漫,黛玉的出世与清雅在诗词中一样要表现出来。我们从书中数词中完全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更能欣赏到作者对诗词写作的经验之谈。
  
  湘云咏白海棠的作品潇洒自如,“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这样的句子只有性如男子的湘云才可吟出。黛玉的风流别致又有不同,“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从诗中可感受到黛玉的柔弱和感性,其幽雅婉约之处在于细腻的景物描写。“半卷”“半掩”体现出一种慵懒的情绪,适合黛玉的性格。“偷来”“借得”,小儿女的心态可见。“月窟仙人”“秋闺怨女”,正是黛玉自身的写照。“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从中可以读到李易安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这样的句子只有黛玉这样的人物才可以吟出,只有心思缜密的女子,性格委婉的女子才有如此细腻的情感纠缠。单是“娇羞”、“怨女”、“啼痕”,湘云、宝钗打死也写不出的。
  
  如果从艺术成就来看,湘云和黛玉的作品都属于精致一类。字句的锻炼,两联的对仗都无可挑剔。但是,湘云的作品情感寄托较少。而黛玉的作品处处透露出作者的忧郁和伤感,这些伤感不是无病呻吟。有些朋友研究《红楼梦》很喜欢把黛玉归于喜欢无病呻吟一类,认为她经常无事流泪,弱不经风是大家小姐的通病。其实黛玉并不是一个喜欢无病呻吟的人,她的情感很真实。母亲早死,父亲远在他乡。作为一个要强的女孩子,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再说一个渐渐成年的女孩子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其他人知道,而作为一个感情细腻的女子又很想有人分享和开解。
  
  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加上黛玉本身的体质就不好。有这样的诗句出现属于很正常,而不是一些说的那样无病呻吟。到是现在的很多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喜欢追随易安的情感状态。这些女性朋友在诗词创作中刻意的追求凄婉的感觉,似乎个个是易安在世。其实,易安的初期作品并不是以凄婉的主线。南渡之前的幸福生活在易安的句子中时刻可见,南渡后才变成凄婉。
  
  诗词写作中一定要倾注真情实感,只有真感情才能打动别人,才能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绝对不是一个一心想过荣华富贵生活的女子可以有的感情。现在的很多女孩子追求的是金钱至上,这样的感情在她们眼里是傻子行为。只有傻子才谈感情,这是如此很大一部分女孩子的心里话。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男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追求美色,追求婚外遇。而把自己家里的妻子抛在脑后,把原来的海誓山盟当成梦话。这样的男人只会把情话当成欺骗的手段,对每一个他喜欢的女子都可以说出一样的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9-3-23 1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19 编辑

作品联想丰富,见解独特,
精华鼓励。。

3#
发表于 2009-3-23 13: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19 编辑

宝石呢? :lol

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19 编辑

谢谢鼓励,问好!

5#
发表于 2009-3-24 06: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19 编辑

呵呵,加上了。盼望作者多来支持曹雪芹版,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19 编辑

一定,布衣是曹氏子孙。布衣痴迷于古典文学,一定会更多的参与!

7#
发表于 2009-3-24 1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19 编辑

一定,布衣是曹氏子孙。布衣痴迷于古典文学,一定会更多的参与! [/quote]是曹氏后人呀,握手致意。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2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20 编辑

因为姓曹,所以对曹姓先辈比较关注。芹溪先生文才风流,特别是韵文方面的学问更是精深。

9#
发表于 2009-3-31 0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20 编辑

对黛玉的诗话有独到的见解。欣赏。问好。

10#
发表于 2009-6-16 0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布衣子建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4 22:20 编辑

本姓曹,这么说在“三百年前”也应是一家。语言朴实、评析恳切。值得一读。红学中的词学研究,不应该降温,需更进一步。
欣赏,问好!

11#
发表于 2019-2-16 10:3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文

欣赏红楼 诗词歌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22:45 , Processed in 0.1406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