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7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孟子,从凫村里打出的一杆民主纛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6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月初二,我和女儿准备到孟子故里寻访的时候,天空中飘起了雪花。
  正月初三早晨,雪停了。九点多,我们在孟子的出生地小雪镇凫村下了车。
  凫村被一条南北公路分为东西两处。雪后的凫村,村舍掩映在斑驳的雪中。雾里的凫村,林梢上升腾起吉祥的紫气。弯延的马鞍山如一只粗壮、敦厚的臂膊,环抱着东西两凫村。凫村如同一个熟睡的婴儿,安详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就是这块土地,哺育出二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位圣人(亚圣),就是这块土地,走出了影响几千年中国历史的伟丈夫,就是这块土地,升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杆民主大旗。
  《孟子》一书,共十章,是孟子一生言行之所在。孟子的思想,在这部书中熠熠生辉。我读《孟子》,感到孟子的最主要的政治思想是民主思想,即所谓民本思想。最经典、最能概况他的民主思想的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对当时各诸侯国国君的劝谏,是孟子理想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准则,是孟子民主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此一句,便将百姓、国家、君主三者的关系摆正。孟子认为,宇宙万物各有其欲,若草木无欲,便无欣欣向荣之景;若人而无欲,便是形存神亡之物。因此,要尊重下层百姓的合理需求:即生存权利、生活权利、繁衍权利、尊严权利、参与社会管理权利,还包括男女私欲的权利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是孟子劝谏君主的话语,直白而具体,言简而意深。目的是让百姓能生存、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孟子还发展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思想,进一步融入了民主的意识,提出了约束君主行为的政治主张。这在《孟子.万章下》、《孟子.离娄下》中都有具体的表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对犯了大错误、反复劝说而又不听的君主,就换掉他!表面看来,这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的表现,实际上是从民众的利益出发,寻求合法的途径更换胡作非为、不负社会责任的君主。同时,为了约束君主的行为,在官员的任免和使用上,在刑罚定罪上,也不能由君主一人说了算,更不能由少数的朝臣说了算,必须要征求国人百姓的意见。这些都表明了孟子的民本、民主思想。“君之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表明了君臣关系的平等、人格与尊严的平等。
  最能代表凫村特色的,是西凫村村头矗立的“孟子故里”牌坊。一下公路向西,迎面就是那座牌坊:坐西向东,朝向马鞍山,朝向孟母林,方方正正,器宇轩昂,一如孟子的凛然之气,敦厚纯朴,一派儒家醇和气象。牌坊下,一字排开的小商贩,卖菜的、割肉的、修车的、沽酒的、贩粮的……他们大都是孟子的后人,自己能排出是孟子的第七十几代传人。看似相仿的年龄,也许是相隔好几个辈分的祖孙。在他们的脸上,既自豪,也平淡。对远道而来的我们,既热情,又好奇。即使是同样的买卖,他们从不竞相压价,对于外村或外姓的生意人,他们也都是善而待之,体现了“善良而真诚的人之本性”。或许是他们远祖孟子的“性善论”的血液,经过二千三百多年的血脉相承,依然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女儿取出相机,选好位置,调好焦距,给我留下“孟子故里”牌坊下的几张照片。一位年老的妇女从村里走出,见我们照相便绕道而过,又让我感受到“孟子故里”的“与人为善、与人为便”的处世哲学。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与生俱来的“善”性,更看到了当今和平盛事农村百姓的富足与幸福、平静与安宁。这是不是孟子所幻想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呢?相机的胶卷用完了,自动倒回。在这一瞬间,我脑海记忆的底片也仿佛倒转了几下,闪现出中国社会近几十年来发展的几个镜头:“以德治国”、“以人文本”、“和谐社会”、“关注低收入家庭”、“社会低保”、“农民工问题”、“三农问题”、“免收农业税”、“科学发展观”……当这些镜头一个个放大、又一个个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都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和事。在这些人和事当中,我仿佛看到孟子的身影,仿佛听到孟子的声音。这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主意识的发展与光大,是儒家文化中积极意义的再现与升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握手与融洽。
  “孟子故里”坊之西,约百米之距,便是孟子故宅。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式建筑,位于东西两凫村的中心位置。一进的院落,有正房三间。门楼矮小,院墙也不高大,在门前的大路上,踮起脚就能看到院里的窗楹。这是孟子“三迁”前的居处,位置是当时的位置,但房舍不可能是当时的房舍。房内正中,供奉孟子父母像,右侧龛中配有孟子像,左侧龛中配有孟氏中兴祖孟宁像。院子里有五、六株齐年古柏,虽为冬季,依然枝繁叶茂,翠绿欲滴。荫护着古色古香的屋瓦檐楹,荫护着凫村的风水圣地,荫护着孟氏宗族兴旺的人丁,荫护着儒家文化的渊远流长。故宅的西墙下,是日夜流淌的白马河。白马河穿村而过,与环抱着凫村的马鞍山形影相依,山水相偎。马鞍山显仁者之爱,白马河毓智者之慧。孟子就是在这山水之间走出的仁者、智者,走出的行端影正的伟丈夫。
  站在孟子的故宅前,看闾阎扑地,听万赖有声。旗开盛世,百业繁荣。天晴了,雪化了,凫村露出了本来的面容。那山峰、那树木、那牌坊,无不是染着刚毅、染着激情。那房舍、那河流、那行人,无不是一派祥和、一派从容。孟子是一面旗,从凫村打出,带着民主之风,飘扬在2300多年间的历史长河中。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22:51 | 只看该作者

向版主请教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2 编辑

龙女先生:
  我在孟子的出生地照了几张照片,想插入文章中,却不知如何操作,敬请指教为盼,谢谢!

3#
发表于 2009-4-7 0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2 编辑

欢迎朋友光临与支持孟子版。此记行有感有悟,是个好文。
下面这个地址的文章(发表与2008年1月),跟您的此文有部分文字雷同。不知道您跟他是不是同一个人。
本论坛要求,文章首发。
至于传照片,您可以先把图片传到网上,获得一个网址,然后在发表文章的后台,点下图片的图标,输入获得的网址,就可以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8:34 | 只看该作者

致歉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2 编辑

此文确在山东的一个内部发行的杂志上发过.因此向版主及各位读者朋友致歉.

5#
发表于 2009-4-16 2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32 编辑

问候朋友。本论坛的文章,是首发的可以参加计酬。不是首发的,可以不加文末的声明,只为交流。
愿您在中财论坛愉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6:14 , Processed in 0.04883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