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en10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大师的离去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9-7-15 19:02 | 只看该作者
wq
你很有胆量,但其实很草率。照你的说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师,这不切实际,也不可能。我们承认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大师,没有必要总供奉着那些老寿星,但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传承着的,没有前人开路,没有大师扛起的那面旗帜,我们得走多少弯路?所以无论怎样说,那些为社会和民族的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大师,总是令人尊敬的,他们一朝离去,也非常让人怜惜,怀念他们吧!
谁不尊敬季老的一切成就?谁人会更多的否定季老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每个时代不是不需要开路人,而是太需要了。我没说文化传承吗?中国的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做得好吗?总是在等到一种文化快消逝殆尽的时候才知道修葺、保护?大师和时代英雄自有他无可比拟的导向作用,但人生有非走不可的弯路,苏联“大清洗”后的30年,中国为何又发生“伟大”的文革?这是一个政党成长中的波折,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所以,尊重大师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的是热血青年敏锐的预见、刺骨的反思和批判的接受!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有理性的主体意识,但永远不逞个人主义!
17#
发表于 2009-7-15 21: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两位确实可以称得上“大师”。大师离去了,他们是激励一个民族欣然前行的动力。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0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暮霭草桥 于 2009-7-15 19:02 发表

谁不尊敬季老的一切成就?谁人会更多的否定季老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每个时代不是不需要开路人,而是太需要了。我没说文化传承吗?中国的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做得好吗?总是在等到一种文化快消逝殆尽的时候才知道修葺、 ...

欢迎较真,但不能偏激。不是等到一种文化快消失殆尽的时候才知道修葺保护,而每每是在一个大师突然离去的时候,回顾他们所走过的路,我们才发现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比如一个大师的人品、学品、文品,与当时社会的生态和学术环境等等。不错,我们的文化传承做得不够好,就是在国学方面,大陆和台湾比,也相差甚远,这中间,与我们社会发展的曲折经历分不开。所以,任何时候,有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才是产生大师的前提。我们需要热血青年敏锐的预见、刺骨的反思和批判的接受,但更重要的,是先向大师们学习,具备精深的学识,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去反思和批判,否则就会陷入极端和偏见,就只能是逞个人英雄主义。谢谢!
19#
发表于 2009-7-16 08:28 | 只看该作者
对季先生应该尊重,但不宜评价过高.八十年代他进行的东方文化研究,说了许多任意、主观的话,与傅斯年的主张大不相同,引起学人诟病。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08: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漠金戈 于 2009-7-16 08:28 发表
对季先生应该尊重,但不宜评价过高.八十年代他进行的东方文化研究,说了许多任意、主观的话,与傅斯年的主张大不相同,引起学人诟病。

做学术,就怕没有自己的观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有学术的繁荣。
21#
发表于 2009-7-16 15:26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大师,仅是一个称谓而已,尊敬的意思,
至于其分量,就看每个人自己的内心了
22#
发表于 2009-7-16 16:18 | 只看该作者
是先向大师们学习,具备精深的学识,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去反思和批判,否则就会陷入极端和偏见,就只能是逞个人英雄主义。谢谢!
同意!不过,我们需要学习的人很多,不仅仅是少的可怜的大师,应该学习所有人的长处,优点!谢谢指教!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2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09-7-16 15:26 发表
所谓的大师,仅是一个称谓而已,尊敬的意思,
至于其分量,就看每个人自己的内心了

大师当是在某个领域有原创性、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学术成就的人。人们之所以尊敬他,还是在于大师面对自己的煌煌成就所表现出来的那份谦虚。季羡林老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病榻杂记》中,请求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的称号,并称“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就是大师让人尊敬的地方。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6 23: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暮霭草桥 于 2009-7-16 16:18 发表

同意!不过,我们需要学习的人很多,不仅仅是少的可怜的大师,应该学习所有人的长处,优点!谢谢指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孔老夫子的话,一起共勉吧!
25#
发表于 2009-7-17 20:5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提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8:48 , Processed in 0.05184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