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50 编辑 <br /><br />清代社会最特殊的族群——八旗子弟
李华新
有清一代满人被厚待是一种特殊的例子,这也许是少数民族在统治了占多数的汉族聚集区之后的一个特殊的方式。因为满族统治着以为满人与国是有功的,是国家的根本所系,于是百年恩养有加。统治者以为他们主要是凭借八旗的武力稳定中原的,因此,对于八旗满人的这种恩养,使得八旗制度在进入中原之后,已经明显的感到不适应,不是初始,而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感到的,因此八旗最后的没落,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
在清代,旗人与民人是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的分野。民人大都是以汉族人为主体;旗人则是被编入八旗组织的人。旗民差别在很多程度上又是与满汉差别相对应的。他们在行政隶属、权利义务、经济来源、政治地位文化习俗等方面均有别于民人,身之所居住的地域,最初与民人也是泾渭分明的。这样一来旗人便成为清代社会中人员最庞杂,特点最鲜明,影响最强大的一个区域人群。
而清人在被被统治者视为国家根本所系,而养恩有加。绝不是偶然的。因为清朝的主要的基石是八旗,那么在打下江山之后,那就必须享受国家给予的各种优惠。而且是宁愿用国家财政养这些人,也不会让这些人来创造社会财富。但是八旗的武力。却会是因为战事的减少,而使得这些人成为国家食利阶层。此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在清人开国之后,为了保持旗人的纯粹性,旗人大都安置在京城之内,有意识把汉人和旗人分割开来。但是,在中原汉族人占主导的社会,尤其是这些人在汉族生活的圈子中耳濡目染,对汉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也是逐渐适应的,因此“濡染汉习,渐忘旧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八旗子弟在京城居住下来之后,那就不可避免地要感受汉民族的生活形态,而一个不争的理由是中原地区的生活文化习俗,,是远远高于居于偏远地区的满族人的,因此在面对繁华的市井丰富的文化生活的时候,这些或是跟随父辈进入中原的,或是出生在中原的八旗子弟,必然要被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所吞没,也许是在用武力统一的中原之后,满人会发现用什么来统一这片广袤的土地,仅仅是靠马上的武力是无法做到的。
但是,八旗子弟是如何成为帝国的废人的,或是说现在人们每每说起八旗子弟都是含有贬义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八旗制度以及八旗制度的没落呢?
在笔者看来,八旗的没落,也是不可避免的,“盛极而衰,命蹇多乖”是八旗子弟的最简练的概括。在康雍乾三朝中八旗子弟也有佼佼者,例如这三位皇帝就是。但是,也因此而使得清朝的专制高压政策,严重的束缚了汉族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长期的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助长了虚骄愚暗黯社会心理,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社会进步的障碍。而对于乾隆一朝来说明也是一位对贪官污吏的放纵,而使得人民追求生活的极度奢华,更是使得清朝的积弊丛生,成为官场腐败的根源。
而一代八旗子弟的骄奢淫逸的生活,则成为国家和蛀虫,而八旗王宫贵族的日趋腐化堕落,则是清王朝气数已尽的一个具体的缩影。清王朝已经失去了刚刚建立时的勃勃生机,而是百务废弛,财政亏缺。吏治败坏,案牍山积,已经走向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而这就于是着清王朝的没落、倾覆已经为期不远了。
就是近年来,人们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人会拿自己是满人,说事,而在以往这些人是不会承认自己满人身份的。因为,自从武昌起义以来,辛亥革命推翻推翻了满清统治之后,八旗子弟的命运大逆转,在社会上遭受到歧视。这些人几乎是隐去了自己的满族姓氏,而直接改用汉姓,二三百年聚集而居的八旗子弟,迅速流散到各地,与汉人完全杂居,旗装、辫发、二把头等消失得无影无踪。
旗人在清代社会是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群,消失了。270多年的历史,旗人走过了从入关到流散的族群的兴衰。而现在我们研究这段历史,在除了回顾曾经的旗人的辉煌之外,恐怕更多的是用历史的眼光来对这段历史的理性分析,并从中得到历史感悟的以及启迪。
(济南 李华新)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