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1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面试例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4 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幸参加了公务员招考面试的监督工作,发现大多数考生因这样那样的问题而痛失分数,错失良机。其实,有些问题只要稍加注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现在,不论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已成为录用工作人员的一种常用方式,掌握一些面试的方法、技巧很有必要,特别是刚刚走出校门,四处奔波,辛苦择业的莘莘学子更是如此。


  参加面试的注意事项很多,服饰、举止、精神状态、知识积累、逻辑思维、组织协调、语言表达等等都是要考察的方面,根据招考职位的不同,考察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会有所不同。


  考生在参加面试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听清题目,审清题意,理清思路,再从容作答,这是关键。例如有一个题目:“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给儿子的座右铭中写道:‘取像于钱,外圆内方’,你能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通俗实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吗?”主考官的问话刚刚结束,许多考生连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匆忙作答,有的大谈金钱观,价值观,什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有的竟然说“圆”就是做人要“圆滑”;有的干脆东拉西扯,考生言不及义,考官不知所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考生没有仔细审题,没有搞清题意。考官提出问题时,不要匆忙作答,很有必要快速思考,仔细审题,搞清楚考察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快速用笔划下作答的关键词,然后作答。其实这个问题考察的是考生对为人处事的认识和理解。问题的关键词是“外圆内方”,这是一种非常形象而又辩证的说法,中国古钱币形状的“外圆内方”关涉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哲学思想和儒家文化,作答时要抓住“方”和“圆”作文章。“方”是做人的态度、原则、立场问题;“圆”是做人的方式、方法、艺术问题。“外圆内方”,强调为人处事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大事大非面前,必须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原则,严格依纪依法照章办事,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像中国古钱币的外形一样,有“方”的一面,也有“圆”的一面,在日常生活和具体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法律、规章、制度没有明文规定,没有惯例可循的,可以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灵活处理,不能死守教条,生搬硬套,特别是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时,更应抓住时机,灵活果断处置。


  回答问题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用简洁的语言亮明观点、立场,然后再作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充实,如果时间充裕,最好能举出实例加以佐证。既讲道理,也摆事实,这样的回答才丰满,厚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观点好比人体的骨架,实例好比血肉,有骨架,有血肉,人才能活起来。有一名考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就处理得非常好,他在阐明自己的观点后,话锋一转,举例进行论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我国在外交方面,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在香港的回归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大陆和香港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个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就体现了灵活性,是“圆”,但这是在坚持原则性前提下的灵活性,这个“圆”是有底线的,当“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提出驻军问题时,小平同志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寸步不让,这就是原则性,是“方”。现在香港繁荣稳定,回归十几年来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这样的实例一下子将自己的回答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拉开了与其他考生的分距,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要在考生多,岗位少,竞争激烈的艰难抉择中出奇制胜,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亮明观点后要联系国家的方针、政策、形势和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实际作答,既要答出要点,更要答出个性;既要做到观点的正确性,还要争取表达的鲜活性。最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的往往是与众不同的实例。正确的观点可能是唯一的,但支撑、印证观点的实例或许有万千个,恰当的实例往往令人耳目一新。


  考生应该注意,好多问题都是连环问,一个大题目是由两个甚至多个子问题构成的,考生在听题时必须要逐一记下题目中的关键词,想好答案后依次回答,避免挂一漏万,留下遗珠之憾。在面试中,许多考生都犯了只答一点,不及其余的错误,例如:“你的突出个性特征是什么?在今后的工作中你如何使其得到更好地发挥和发展?”为数不少的考生都只回答了第一问,忘了第二问,从而痛失分数,有的因此与成功擦肩而过,令人十分惋惜。


  考生还应该注意,面试是互动式的双向交流,考生可以充分利用和借助得体的眼神、表情、动作、手势来增强表现力,适当运用体态语更能够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引起考官的注意。可以用眼神与考官交流,用微笑表示自信,用鞠躬表示感谢,用点头表示理解,用改变坐姿表示灵活,用变换语速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如果用一种声调、一种语速、一种神态、一种姿势来完成所有的问题,这就好像一篇文章自始至终只用了一种标点符号,给人的感觉肯定是单调、呆板、枯燥、乏味、平淡的。


  

[ 本帖最后由 跃农 于 2009-9-4 08:3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9-4 08:3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指导意义
3#
发表于 2009-9-4 08:51 | 只看该作者
有借鉴的意义,欣赏!
4#
发表于 2009-9-4 08:54 | 只看该作者
面试应:“听清题目,理解题意,回答直奔主题,语言简洁,回答要理论联系实际,新颖,全面。要形象生动,会用肢体语言”。学习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夫子山闲人 于 2009-9-4 08:36 发表
很有指导意义
但愿能起到一点作用,对参加面试者有点帮助。
6#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9-4 08:51 发表
有借鉴的意义,欣赏!
敬班能光临,感到荣幸,热烈欢迎,十分感谢!
7#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欣月 于 2009-9-4 08:54 发表
面试应:“听清题目,理解题意,回答直奔主题,语言简洁,回答要理论联系实际,新颖,全面。要形象生动,会用肢体语言”。学习问好!
欢迎多交流。
8#
发表于 2009-9-4 11:3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值得借鉴,学习!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4: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华明 于 2009-9-4 11:37 发表
好文章,值得借鉴,学习!
谢谢先生赞誉。
10#
发表于 2009-9-9 21:41 | 只看该作者
很具体实用的专业技巧.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08: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许也 于 2009-9-9 21:41 发表
很具体实用的专业技巧.
这些应该引起有面试需要者的重视。
问好许班。
祝中财的教师朋友节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7 02:08 , Processed in 0.0564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