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16 编辑 <br /><br /> 同事张大姐的女儿考上了浙江一所名校,从接到通知书开始,大姐就一直沉浸在幸福和自豪之中。跟同事们相处时,大姐总是不自觉地谈起高考、谈起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同学、孩子的老师。送孩子上大学后,大姐的话题也与时俱进地转到了孩子的大学里,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介绍孩子在大学的情况,不厌其烦地为孩子的大学做起了免费广告。有时候,即使别人或有意或无意地岔开了话题,可是说不上三五句,她又将孩子的话题找了起来。这多少有点像一个迷了路的人在想方设法辨明方向,走出迷途,可走来走去,走了半天,却发现又回到了出发点一样。
其实,张大姐平时的话并不多,可是自从女儿上了大学以后,她总喜欢跟同事聊聊,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要谈谈自己的女儿——看了一篇文章、写了一篇作文、发了一个短信、打了一个电话、拍了一张照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演讲、军训、班干部竞选、绘画比赛……几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我不得不惊叹,是女儿改变了她,她突然间变得非常健谈了。人们能够听得出来,有些方面,她进行了想像式的“加工”,由于有了细节的“真实”,使得女儿的故事更加生动、逼真、引人。
一天,她又谈起了女儿,可谈着谈着,她却突然抹起了眼泪,倒把我着实吓了一跳。我还以为自己什么话说过了头,伤害了她。等她动情的眼泪流得差不多时,我才转过弯来,原来她流的是相思泪——母亲想女儿时的一种最原始、最本能、最美丽、最率真的情感表达。
我对她好言相劝,孩子是去上大学,是去全国一流的大学长知识、长见识、长阅历,又不是去受苦、受累、受难、受罪。现在高校的条件非常好,有些方面比家里还好,上大学简直是享受,不像我们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况且现在通讯十分发达,电话、短信、视频什么都有,想听声音有声音,想看图像有图像,一天可以打几个电话,可以发无数个短信,即使远在天边也似近在眼前一样,何必呢!
我自以为是劝说别人的高手,以前我的好多建议都被别人欣然接受。可这次她断然打断我的话说:“那是你不懂,你天天守着自己的女儿,一日三餐看着她吃,晚上她就睡在你的身边,你当然不觉得有什么,你真的体会不到我对女儿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等你的女儿考上大学,离开家以后,你或许才有这种感受。”我劝人的人反倒被她劝得无言以对了——想想也是。天下的子女可能各有不同,但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全部的心思永远都在孩子身上。
大姐说,自从孩子上学走了以后,他们夫妇就没有自己做过早饭,每天总是在临上班前,到外面饭馆吃完早饭后各自上班,好多时候,中午也不知道饿,凑合一下了事。而孩子在的时候,没有一顿饭马虎过,顿顿几个菜——几乎是按菜谱做的,既要迎合孩子的口味,又要考虑色香味的搭配,生怕孩子的营养跟不上,不论自己多忙,多累,多烦,从来没有含糊过,应付过。而且自从孩子走了以后,水果也很少吃,有时洗了许多,却总也无心吃,看到水果就想起了孩子。
孩子就像被父母放飞的风筝一样,不管他飞得多高,多远,一头的线永远都被父母牵着。可是父母们想过没有,总有一天,我们要放飞孩子,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守着孩子,陪着孩子,护着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天空,他的飞翔是迟早的,必然的,不管父母愿意不愿意,舍得不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