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俊德 于 2017-8-14 21:16 编辑
境静心清 文/李俊德
中国家庭生活第一刊,丁酉年第八期,刊登禹学旺老先生一幅书法作品,写的四个大字“境静心清”,这四个大字仿佛在哪见过,后一查,原来乾隆皇帝曾经题写过这四个字“境静心清”,。不知咋的,一下被这四个大字再次吸引,人,无念则静,无为则静,无欲则静,心清则静,心净则静,心宽则静,这是我步入八旬后,最最深刻的自我体会,不为浮云乱,身入境静中,不为俗气乱,开悟万事通,静则通道,静则通神,静则生智慧,静则去烦恼,静则去浮躁,静则养性,静则养生,年过半百时,对这个“静”字,还体会不深,现在越想这个“静”字,对人的大脑,对人的灵魂,对人心的纯正,对人生的大道从简,起的作用太大了,我想乾隆题“境静心清”这四个字时,一定上了年纪后的人生总结。
一个人,若不能静,便难成大器。放下一种执著,收获一种自在。 放下一种偏見,收获一种幸福;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个惊喜。什么都不肯放下,心中就会积聚很多垃圾。心中就会长出杂草,这也是我的三个九十岁以上的老朋友,在海聊中经常谈及的话题。
我国近三十多年来,大环境物欲横流,大环境的“境”静不下来,人心浮躁,暴富的追逐奢靡,用多种手段追逐名利,穷了的怨声载道,穷了的似乎要传代穷下去,人们思想混乱,黄赌泛滥,也使一些老年人乱了方寸,家内争房产,家外争名利,建设一个比较境静的社会,成了上层设计的一个需要逐步解决的课题。不过这个境静中的静,对于高龄者来说,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制造家庭小环境中的“静”,制造自我小环境中的“静”,活过八旬的老年朋友们在聊天时,总想这样,活出自我,岁月静好,端坐于岁月的一隅,望流年虽逝,亦可自在安宁,就是自找乐趣,自找潇洒,自找安逸,读几首唐诗宋词,春赏百卉争艳,秋尝硕果醇香,了却了征程中的坎坷和烦恼,清茶一盏,浅墨入禅,不慌不忙,无愧心安。读读巴金的家、春、秋。想想老舍的“四世同堂”,少看粗俗的文艺节目,不想污吏的灯红酒绿,不看富婆的名贵犬穿时髦,带金项链,即便是你这一生没享受到,天道酬勤的公平,也会静下来享受清心寡欲安好,所以无论是知识分子的耄耋老人,还是普普通的高龄老翁,都会把心静下来颐养天年。你不静下来,就是去自找烦恼。活的轻松,老的漂亮应该所有老年人的大方向。
北京有个长寿俱乐部,外地也有长寿老人的组织,我觉得叫长寿俱乐部很好,长寿老人们在一起聚乐而不聚忧,也是在创造自己老年生活的“境静”小环境,人变老的时候,需要平静,犹如江河入海,犹如老树腰身苍劲,回望来路,一切已是心平气和,变老的时候,再无长吁短叹,变老的时候舒缓的释放出最后的优美,最后的香与爱意,这才叫活的轻松,老的漂亮,老年朋友们,努力吧,向快乐出发,用心清,创造自己的“境静”,夜阑闲看云追月,境静江清无事时。
我这个八旬老翁,爱读点诗,爱写点诗,于是乎,那些乱七八糟的囧事,在我的心中就无立足之地,那些杂草就无生存的土壤,那些垃圾就无存放之处,心清了,眼中的境,也就看到静了,也就找到净了,于是乎也就活的有滋有味了,老年人不妨在自己陋室内写上“境静心清”看一遍,看两遍,看三遍,细细品味, 再细细咀嚼一番,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的一幕,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心明则灵。
2017年8月14日星期一写于北京四季香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