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爱而心碎[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9-22 0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完《张爱玲在美国》一文,我被深深的感动着,为才女的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与生命中的诸多坎坷,更为作者细腻的文笔凄美而委婉的爱情诠释而几欲落泪。一个女子,尤其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注定会在感情世界里不会风平浪静度其一生,因为她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对爱刻骨铭心的渴求会在她在追求唯美境界之后必定要清醒的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残酷。哪怕为此受过百般委屈和隐忍。正如三毛所说:“一个聪明的孩子,在对生命的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分执著,拼命的探求而得不到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会占去他日后许多年代,甚至永远不能超脱。”

  胡兰成的回忆录〈今生今世〉写与1976年,同季季的〈我的姊妹张爱玲〉同为记录其复杂的家庭背景以及离港前的生活和感情为内容。而对于张海外生活片段并无详实的资料可以提供,也就是说胡只写了张生活中的一段岁月,且胡与1981年过世,而在〈张爱玲在美国〉则完整的记录了张爱玲后期生活及所有的不幸。

  1955年张爱玲抵达纽约,第2年认识了赖雅,一个比36岁的她大29岁且支配她下半生的关键人物;一个数次脑栓塞而身体状况欠佳的美国文人,那时他的创作时代已经结束,但对张,他看上去“很关心很热情”我不知道张是否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因为感情的孤独经济的拮据使她变的焦虑,人在极端的脆弱下便无力拒绝任何关爱和帮助,于是很快嫁给了他,由此可见张渴望过一种平静而安稳的日子,一种传统女性普通的生活,但事与原违,赖雅数次脑部栓塞,为其治疗花掉大量钱财,致使经济日渐窘迫,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张一个薄弱女子肩上,为生存,她不得不辗转在台湾与香港之间拼命写作,在62年张给他的信中说:“写作时间太长了,眼睛又在流血、、、”每每读到此处,眼泪就会忍不住流下来。一个这般才华的女子,要遭受上帝如此不公平的待遇,为爱与不爱,要用付出一生的磨难为代价吗?

  张爱玲后期大量作品,文字优美,思想独特,读来如潺潺流水,但多数却是在一种心力憔悴的情况下而写,也就是说为生活所迫,无奈而被动的提笔创作。原来许多优秀作家的文学创作力,源与对生活的失落及对现实的无奈,才将所有的孤独与压抑;抗争与愤怒转化为文字符号爆发出来,且源源不断产生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所有的辛酸和沧桑在文字中得到补偿和安慰,正如那句“生与忧患,死于安乐”,试想如果张爱玲出生官宦之家事事顺利爱情甜蜜,恐也只能做一躲在花丛后以手帕掩面惺惺作态娇生惯养的小姐了,“一生泯然众人矣”。这也许就是”失之东榆,得之桑榆“吧。

  张爱玲热烈地爱着别人,却苛刻的对待自己,第一个恋人令她伤心,第二个爱人令他心累,她的感性她的真情给她带来致命的伤害,这几乎成为所有真性情的女子共同的失败之处,所以孤独贯穿着他整个后期作品。正如那些单薄而瘦弱的黑白照片,用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探询着前方,却流露出一种孤苦和无助,在这个世界,这个为爱而心碎的女人就这样走过她孤独隐忍的一生,留给世人的是她不朽的作品。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3-9-23 02:3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张爱玲的文字,灵动悠远却永不苍老的故事
一个薄命的女子,一个中国文坛的巾帼才俊:))
3#
发表于 2003-9-25 01:3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文学话题的探讨希望能够深入一些:)
  问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9 12:55 , Processed in 0.04691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