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宋王朝的大晟词[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27 1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宋王朝的大晟词


  宋徽宗崇宁(1105年)九月,朝廷设大晟乐府。府中网罗一批懂音乐,善填词的艺术家,一时形成创作风气,后人称其为“大晟词人”,主要作家有周邦彦、晁端礼、万俟咏、晁冲之、田为、徐伸、江汉等人。他们处于北宋末年,风俗已尚谄谀的社会环境之中,或仰承帝王旨意,或因大晟职责之所在,创作了一批谀颂帝王将相词,歌其伟功,颂其洪德,并且在全国上下蔚蔚壮观,成为词坛的“正统”。

  大晟词的出现,绝非偶然。汉儒董仲舒说:“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汉书》卷56《董仲舒传》)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乐”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制作新乐以歌功颂德,使一代统治者的思想和权威深入民心,反过来说,统治者总爱制“乐”歌其他们的“盛世”。宋徽宗在位26年,虽然宋朝没有灭亡,自己被大戎抓去当了俘虏,也无碍于子孙当皇帝。但徽宗君臣却始终自以为曾经有过一段盛世太平的繁荣时光。蔡X《铁围山丛谈》卷2说:“大观、政和之间,天下大治,四方向风……天气亦氤氲异常。朝野无事,日惟讲礼,庆祥瑞,可谓开平极成之际。”我们应当肯定,北宋长期的和平与发展(边境除外),经济繁荣,人口猛增,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固然,统治者要歌功颂德。但其弊病也应运而生。欺上瞒下,搞浮夸,造假象,官场一片昏暗,并且愈演愈烈。其实,徽宗君臣昏聩无知,没有看清那种“繁荣”底下蕴藏的潜在危机。

  徽宗在位期间,本身没有太多政绩值得称颂,臣下便挖空心思,捏造种种祥符天瑞,以证明圣王将兴,天下太平。当然,一是徽宗本人好大喜功,经常对一些小国或异族用武,获得点胜利便高兴不得了,又狂歌又奏乐,臣下颂功,大晟词人写词谱曲歌之,而真正对金、夏的侵扰却无可奈何。二是徽宗本身懂艺术,自己写诗填词,雍容尔雅,臣下(包括大晟词人)效仿,他的艺术观及好恶直接影响于人。三是臣下及广大人民的崇圣心理,使得这些谄谀词得以广泛流行。

  这股谀圣之风起于崇宁之末,持续到宣和年间。“甘露降”、“黄河清”、“玉圭出”、“嘉禾芝草同本生”、“瑞麦连野”、“野蚕成茧”等所谓的祥瑞,史不绝书。大概相当于当代中国“新民歌运动”时期的“一根稻禾长又长,黄河上边架桥梁,火车开过不摇晃”,“大跃进”时期的“亩产万斤粮”。大晟词人们无视现实,混同世风,他们殚精竭虑,以词粉饰现实,获取上层统治者的欢心,取得优厚的待遇。当我们现在读到这些谀圣词时,我们可以窥见北宋末年社会的多层面性:其一,地方官的主要精力在于编造谎言,利用各种新闻媒介编造“政绩”,讨取君王欢心。其二,朝廷官僚借此哄骗君王,一起过着尽情享乐、奢靡放纵的生活,上下沆瀣一气,乐此不疲。

  今天,我们后人是否透过这一片虚幻的太平歌声──大晟词,看到当时的朝纲紊乱、朝廷的黑暗、百姓的灾难……从而对北宋王朝的衰败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3-10-27 18:16 | 只看该作者
宋徽宗的文才超群,可惜生为帝王,和李煜是同一类的人物。他最出名的是书法,瘦金体。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7 21:04 | 只看该作者
可这害了老百姓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14:23 , Processed in 0.05907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