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8-10-2 22:25 编辑
由四位编剧的电影《七十七天》是一部讲述自行车运动相关的故事。把一个故事放在风光无限的羌塘无人区展开,集运动,冒险,风光,探险,情感于一身,可谓不负大自然留给华夏儿女的无尽馈赠,不负男儿侠骨女儿柔情的壮丽和旖旎。虽然名声和影响似乎也没有达到更好的境界,但是伏案而感,心灵的震撼和极富视野冲击力的画面,仍然可以在一些国产片里脱颖,让人们看到认真投身于影片制作,以图表现内心情怀和人生理念的影人的真诚努力。
在一部分人的生活里,出走是一种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而且又挥之不去的意念,代表着生命自由的所在。小则游玩一番风景名胜,大则以命和志气为赌注和屏障,去完成自己心目中的愿望。不是富豪所言,去做一个小目标,去完成一个数目代表的牛逼。而是生活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余纯顺,纷纷走出自己的狭小空间和其实不错的单位,向着自己的愿望,去完成一个个看似简单,却绝非简单的事情。
横穿羌塘无人区一千四百公里,大约需要八十天,比纵穿大约需要多花二十天。西藏的雨季,就是无人区洪水泛滥的时候,行走的时机若走不出雨季,就是死路一条。八十天计划,没有人烟没有后援,连自己都知道是不是会有去无回。长途穿越,墨镜,帽子,手套都有备用,放在车头的太阳能板,解决了相机和GPS的供电。水源只能靠着一路寻找,需要油炉融雪化冰,我不知道,靠着老天给的机会去解决饮水的问题,是不是在开玩笑,如果没有足够的算计和计划,是不是在拿生命开玩笑?一个人的山地车负重到底是多少才是科学合理?而完成计划,是靠运气还是靠赌命运?可不可以有后援,可不可以像一个外国老太太那样,卫星定位,沿途补充,一个团队在紧紧关注和手机联系,完成有累无险的穿越某沙漠之举?为什么不去做,觉得不够刺激,不够危险?
电影以日期为序,掺杂着倒叙以补充故事的进程。诗意的航拍,浪漫唯美的星空和写意画面,都为影片增色颇多,提升了影片的唯美气息。电影介绍中说是徒步,其实是使用山地车的旅行。在每一帧都是一幅精美画面的影片中,开始了探险和挑战。人活天地间,见识到了自然界的凶险之外,也可以领略到人间乃至动物的温情,即使骚扰到身边的狼,也没有夺取杨的性命,而是一路尾随,估计是盼望被追踪的人自己倒下,而不会主动一击和群击令其致命。而被有经验的人提醒过的,假如遇到落单的牦牛,就会性命不保,而杨硬着头皮和牦牛对视,居然让牦牛转身离开,真是让人心里着实捏了一把汗。气势汹汹的牦牛,是不是也挺是有趣。杨躲过危机,一路狂奔,顺着沙漠斜坡,屁滚尿流,享受着脱离危险的快乐,也是非常感染人心的片断。而最终小狼的嚎叫,也阻止了狼群对已经失去任何反抗能力的杨的围攻和绝杀。影片在叙述中,也充分体现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冷酷和怜悯,对抗和共存。影片开始的时候,边防军人对杨的提醒和关切,虽然简单,但是温情弥散。
始终以为杨的做为是非常冒险的举动,即使有着各种判断和准备。靠天靠环境去解决吃水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对探险极其不负责的事情。不是农民,靠天吃饭,少收丰收并没有多少大碍。而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去挑战身体的极限,在未知的情境中去依赖侥幸去完成冒险,即使理由说破天,也绝非值得提倡。事实上,杨也是在窘迫之中,期待老天下雪不得,拿钱许愿不得,喝自己数量不多的尿液而又恶心呕吐之际,侥幸看到天降薄雪,因而缓解了极端饥渴的状态,而得以侥幸解除了暂时的危机。背负不了应该的饮用水,难道就去赌命赌机会?
有趣的细节之一,杨在求水不得之中,把自己吃饭的铁饭盒,那也是杨对抗抗和抵御狼的武器之一,放在挖的一个小土炕里,上面盖上帐篷布,妄想里面能积存到水。干燥荒野,干旱和骄阳恣虐,如此行为,也证明杨的思想已经不能冷静和客观。水,终于成为捆住了杨的壮志雄心的枷锁,逼迫他修正和放弃,而以生存下来,为最终的目标和心愿。
接受沙尘瀑的冲击和围裹,不是雪崩能把人们活活埋葬,像电影《云水谣》,雪崩一下子淹没掉了亲爱的人们。除了恐惧和狼狈,并不能摧垮想要完成目标的人。杨的一路冒险,完成了沙尘瀑,野牛,狼和狼群,泥石流和洪水,龙卷风,极度缺水断粮的风险考验,在高海拔的地区,断水断粮,最后和一头落单的小狼为伴,放弃原来的目标,改道爬越昆仑山,回到温暖的人间。整部影片,感觉故事虽然震撼,但是过程难免简单。女主江一燕的出现,让我觉得可能又是一个强加上的角色。因为以前看到过她表演过多余的角色。但是经过慢慢观察,这个旅馆老板的角色其实也非常可以信赖,在本片中,江一燕扮演的角色,和杨一样的人生信念,也若隐若现地体现了对于杨的心心念念,也让杨在绝望和心灰意懒之间,起到了支撑和鼓励他的力量和寄托。就像江一燕表演的一个细节,在下坡路上放开轮椅做飞翔状,让我想起了美国甜心在《天使之城》中骑行中放开双手做飞翔状的情形,虽然不够酣畅,但是用情还是足够的了。为此,可以为江一燕的角色设置和表演,点一个真诚的赞。
也许温情和妥协,也是一种人生的落脚之处,妥协是痛苦的,也是明智的。也许更为平和与持久,隽永和永恒。影片结尾屏幕文字表明,2020年,杨柳松首次尝试徒步横穿羌塘无人区。2014年,李聪明在横穿羌塘无人区时于可可西里勒斜武旦湖失踪。2016年,吴。万江历时52天首次完成了羌塘无人区的横穿路线。影片没有选择横穿成功的一例来讲述,说明横穿历程中的种种艰辛,完全可以担当做为一种标本的意义。影片中使用山地自行车,不知道是故事的新的局部调整,还是文字和故事发生了错误的标注。一个人能够去试图完成自己的梦想和愿望,结果有时候已经不重要了,过程中的收获已经足够慢慢消化和品味,或者还有意外的收获,那都是辛苦和付出之后,命运温婉垂顾和眷恋了。
2018年10月2日于拉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