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n安 于 2018-10-11 19:10 编辑
闲人说贤 文/an安 今早,一篇网文刷屏了,《忘掉范冰冰!今天,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中国精神,到底在哪里?》题目很长,还滥用标点符号,但内容占理,材料也很有力,煽动性可与时代潮流略微抗衡。 文中先是爆出范冰冰得了“国家精神造就者”的荣誉,至于评委会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咱不知道,依据微信公众平台投票也不是没有可能,总之以人家的标准最终就评选出了这样的结果。“时局纵横”公众平台的编辑则针对评选结果提出了另一条评价标准:千千万万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千千万万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造就者。依据这条标准,编辑同志列出了为祖国军事科技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为祖国人民生命安全无畏牺牲的解放军,为救助他人本能忘我的普通人,相濡以沫相依终老的中国百姓……
看来到底谁是国家的精神造就者,关键要看评选的标准。贤与不贤,谁贤谁不贤,也要看评价标准。那咱就来研究研究,到底什么是贤。
繁体“贤”字,上“臤”下“贝”,“臣”本意是顺从的眼睛,也叫奴隶的眼睛,“又”是能干的手,“贝”表示钱财,“贤”的本义是指能量入为出,善于替人理财的人。以这样的标准,过日子的好手儿就可称为“贤”,比如贤妻、贤婿。传说中那位结绳记事后又根据动物脚印儿创造文字的仓颉,则必“贤”无疑了。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把“贤”定义为:多才也。这样宽泛多了,诗词歌赋是才,烹炒煎炸是才,鸡鸣狗盗也是才,有本事,本事多,就是“贤”了。至于用本事干什么,无关紧要。
庄子对“贤”的解释更独树一帜,“以财分人之谓贤”。也有几分道理,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能把钱散出去,养他三千门客,也就“贤”了。 以上标准是我是在百度输入“贤”,回车出来的。纵观古今,如果给“贤”下个较完整的定义,我想至少要归纳出三条:有贤德、有贤才、有贤能。依照这三条,想被称为贤人是很难的。孔子三千弟子,才七十二贤人,那可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啊!按这个标准,就咱中科院的院士还得扒拉扒拉挑挑,能挑出一个半个贤的。像西晋竹林子里头,饮酒清谈就贤了,贤得也忒容易了点儿。七位各有所长是毋庸置疑的,可贤得名传千古就太离谱了些!
真要说西晋真有贤人,文韬武略定国安邦者,当首推杜预才是:
有贤才。作《律序》,完善律令体系;献治国方略,内以利国,外以救边;推演《二元乾度历》,使日月运行规律吻合;注解《左传》,精密完备,与孔疏珠联璧合。法律、政治、天文、历法,无一不精。 有贤能。人送外号“杜武库”,说他胸有万机,无所不能,绝非虚传。历陈农要,救民于水火;力排众议,主张伐吴;亲率大军,连克城池,威慑敌胆。
有贤德。虽率大军,却行仁义,深得吴地民心,所过州郡,望风归命;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百姓尊他为“杜父”,真民之父母也。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都占全了。其立功,立德,匡扶国家,造福百姓;其立言,自成体例,泽被千秋。真金不怕火炼,这个贤是驳不倒的,可他也只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而已,并未真正名传千古,家喻户晓。更没有得到“西晋一贤”的称号。一群衣衫不整大醉伶仃者,聚会竹林,几句调侃,却成了竹林七贤,成了传说。估计崇尚精密科学的西方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是个什么逻辑。
是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让这七位“贤”起来了呢?肯定不是比理财,理财只有王戎那吝啬鬼在行,其他几个可不行。既然是标准,必须统一,几位都具备。但突破口也恰恰在王戎这里。后人对王戎的评价很不客气,说他虽为名士,其实不过以名士风度装点门面而已,骨子里却是爱官爱财的俗物一个,压根儿不是“贤”的调调。和他一样贤得不彻底的是山涛,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已表明立场,你投靠司马朝廷,已非我辈中人,你怎么为官怎么治国,有什么贤才贤能,与我们这儿的贤都是两码事儿了。我们的贤到底是怎么个贤,《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的既是嵇康的立场,也是“贤”的立场。嵇康恨透了山涛吗,不是的,他真正要断绝的是司马氏集团,是名教礼法、是昏聩腐朽的政治,是这个污浊的人吃人的世界。七贤之“贤”,不,准确的说是五贤之“贤”,在于他们排遣出、同时也压抑住自己不得舒展抱负的痛苦,用自己放荡不羁的言行,不与世争的姿态,塑造了一个令时代万众向往的乌托邦。
历来都说他们是以看似消极颓顿的态度,给统治者以有力的冲击,我不这样认为。司马氏非要说他们对抗朝廷(嵇康曾有起兵对抗之意,并未行动,从他放弃对抗之机那一刻,这个念头便已消亡了),要寻衅处死,我只能说司马氏也太自作多情了。真要冲击,他们该如戊戌六君子,该如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没有,谭嗣同变法是因为有希望,七贤则是对政局险恶,人世祸患的绝望。他们是无力抗衡,无力改变的,“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覊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岂惜终憔悴。咏言着斯章。”时局动荡面前,深感孤掌难鸣,唯有默然自甘憔悴,即便不甘隐忍,也只能寄情文字,有多大力气跟谁对抗呢?喝酒装醉掉厕所不都是为了自保嘛!我们不是政治棋子,不是嗜血动物,只是一个人,我们不要对抗,只要决裂,要剥离,只希望找一方净土,过平静的生活,我们在老庄的思想中找到那么点儿精神归宿,精神被理想与现实撕扯着,皮囊更惨遭折磨。我们要饮酒,要吃药,我们要弹琴,要吟咏,如果有白粉儿,我们还要来点儿白粉儿呢,因为我们对真实的淳朴的生活是那样向往。 他们所向往的,何尝不是时人所向往的,他们能做到的,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巨大的漩涡汹涌恣肆,身在其中,随波逐流,几人还能活出自己呢?能为众人所不能为、不敢为、不甘心为,非贤者何?
残酷的现实哪里容得下这样张扬的理想呢,嵇康终于身陷囹圄,只能悔恨没听取孙登之言,彻底隐世避祸。“奉时恭默,咎悔不生”,直至生命的尽头,他所悔恨者是没有离这乱世远一点,更远一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它只能乌托,乌托也不见容。嵇康被处死,山涛、王戎投靠司马氏,向秀被迫出仕,竹林七贤分崩四散。他们原本被称为七贤,后来加了“竹林”二字,这烧脑的二字导致后人费尽心力去考据,其实有什么呢,七贤不在了,他们以放荡的行为演绎的理想国不在了,只有竹林,还能留个念想儿罢了。
当阮籍的儿子阮浑欲效仿他时,他说:“仲容已豫吾此流,汝不得复尔!”嵇康死前对儿子说:“巨源在,汝不孤矣。”读《愚公移山》的故事,我常想,中国人征服自然的精神全在这个故事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征服自然可以传承,征服这世道,却是不行的。去吧,孩子,这条路爹走过了,行不通。贤,又能怎样呢!
100多年后,因为社会之污浊没变,百姓的贫困痛苦没变,破灭的理想之乡复燃,它不再如梦一般虚幻,不是飘在琴音里酒味间,它有了形象,有了温度,可以触摸,可以寻觅,它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和先前的追梦人一样,他也活出了自己。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遭受打击,可以破灭,却不会真的绝迹,距离越是遥远,越是容易重新燃起,也许有一天,还会烈焰奔腾。你是追梦人吗?你能活出自己吗?你若也能逃离尘网,一心筑梦,那你也是贤人。当然,你的梦不见得非要在乌托邦里,若能如杜预,让现实在自己的努力下美好一点,再美好一点,大可以笑笑陶潜画饼呢!莫笑莫笑,设计师是贤人,工程师也是贤人,即便不做贤人吧,至少别当个闲人,我们不是还有梦嘛!偷笑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