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在诗歌里,你可以跨越千年看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你可以看到苏轼的苍鹰和猎犬;你可以看到辛弃疾在黄沙翻飞之中点兵演武。 诗歌,是人类灵魂的归宿,它就像是一座岛屿,承载着高贵、真诚、坚持、忠贞等美好品质,是我们人类精神的源泉。 中国诗歌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血和泪的惨痛岁月之后,摆脱了某些束缚,随着新中国改革开放一起迎来了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诗歌在初期呈现的繁荣景象,已经出现了式微的苗头。 根本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当诗人了,因为不赚钱,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写诗了,因为没有人看。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们在一个富足的社会里,要失去我们的精神岛屿了吗? 好在,中国诗坛里还有着一部分愿意坚守的人,他们相信诗歌的力量不在于它能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而是在于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家园。 守住了诗歌,就是守住了家园。 赵嘉音就是这样的一个守护者。 赵嘉音,“鸢尾”文学的创始人,她首创将诗歌题目作为诗歌意义和内容上的一部分置于题目,使得整首诗歌在结尾时达到一个高潮,总而具有直击内心的力量。 谁 赐予我们高贵 也 赐予我们卑贱 向寻常生活俯首称臣 抑或是 英勇而战 谁心中 不曾堆满泪水 欲望暗淌成河 生命终与生活握手言和 ——《宿命》 赵嘉音的诗歌内容贴近生活,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就是她的主题。 老灵魂长出孤独的曲线 释放出整个夜空 它陌生的头颅 装满幻想 像期盼果实 必成熟于秋季般不可思议 有些旅程注定是寂寞的 没有山 没有水没有影子 甚至没有自己 犹如意义本身 ——《使命》 赵嘉音的诗歌被称为“灵魂诗作”,她本人更是被称为哲理诗人。一个诗人,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才是立身之本,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她虽然也有不少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但是更多的是传达一种虽被扭曲挤压,却依旧坚定的价值观。 从“向生活俯首称臣,抑或是英勇而战”到“生命终将与生活握手言和”;从跨过一段“没有山,没有水没有影子,甚至没有自己”的旅程到找寻意义本身。赵嘉音无疑是走过了一个灵魂诗人、哲理诗人必经的成熟过程。 诗歌,不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能在历史上留名的诗人,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当的。一个有光芒又有魅力的灵魂诗人,必须是诗歌最虔诚的信徒。 能够拥有一位守候人类灵魂岛屿的诗人,是时代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