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才华,忠于人格,陷于品性。
他的词,豪放旷达。行于当行之时,止于不可不止之处。汪洋恣睢,犹如大海舀水。比之辛弃疾悲壮激烈,发扬奋厉的英雄主义色彩和陆游渴望建功立业又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情,苏词豪放之中又能沈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既能关心国家政治,民族危亡,又能体现民间疾苦。
他的字用墨丰腴,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学古人又不拘泥于形体和风格,教学生也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此才能教出苏门四学士。
他的画构图简洁,景物简单,专注于它要明示的生命意蕴。他的每一福画,都构建起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荒寒简远,韵味无穷。他的这种“尚简”的文人画趣味使主客体世界的生命情趣都能充分展示。
他的才华让我们望尘莫及,然而比起他的才华,我更欣赏他那从处变不惊乐天达达的人格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性。
可能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文人,他是幸运的,他生活在宋朝,宋太祖立下了不杀土大夫的国策,就连倍受贵妃明皇宠爱的李白都能被流放,而苏轼却是被贬,然而作为一个爱国志土来说,大宋一朝重文抑武,国防积冗积弱,屡次为西北蛮夷所败,对当时汉人士族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
正因为这样特殊的时代才能造就这个千古无二的苏轼。
他豪放旷达,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也能写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达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
他又是重情重义的他爱妻王弗早逝,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爱了,念了她一辈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正惟无言,才胜过了千言万语。他本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却能为亡妻写下这么婉约的词作,朴素真挚的感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更为其中深情感动。
提到苏轼就不得不提他的高风亮节以及永不屈服的傲骨。在神宗支持王安石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他敢于上书直陈新政的弊端,在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对新政彻底废除时,他又上书劝谏保留有益的新法,他被一贬再贬,但他始终没有趋炎附势,一直保持着高风亮节。
作为古代大知识分子的共有特点,为国为民自然是少不了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他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在他任杭州通判期间,他也能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办事,还修建了著名的苏堤.
作为一代词宗,苏轼俨然已经成为了我们文化的符号,也是我们了解宋词有力的突破口。而对我来说,苏轼带给我的不仅是文化的盛宴,更是人格上的魅力征服,他的词跨越千年,依然耀熠生辉,而他自己,亦将不朽。[许胜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