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到苏东坡,不只是一个名字。
元丰二年,在大宋王朝血雨腥风的官场斗争中,新党的穷逼不舍,使苏轼遭遇到了这一巨大劫难。乌台诗案,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迁移到湖北黄州,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判官,苏轼经历了人生巨大的落差。从此四十三岁的苏轼被变到了黄州,开始了他“诗样”的生活。
被贬黄州的苏轼拖家带口,在生活的逼迫下,他拿起锄头,亲自耕作。他向政府申请了五十亩贫瘠的荒地,开始了“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由于它所申请的荒地在黄州城东门外的一个土坡上,所以苏轼也就把这块土地叫作“东坡”,而自己则是这东坡的居士。从此苏东坡的名字流传下来,甚至有人识得苏东坡而不晓苏轼。
就这样,一个饱经生活磨难的“老农”开始了他田园耕作的生活。一届文官被贬至此,他除了抱怨,也只能欣然接受。更何谓能让你感到痛苦的是都是可以让你变强大的。世人笑他碌碌无为,一届朝廷命官,委身犁下,靠躬耕为生,丢人现眼。可是他不在乎,他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我可以把生活过得像诗”。
积极劳动,广交朋友,吟诗作赋,乐观大方。
苏轼交朋友的特点是 ——赤子之心。有一次,他在朋友家吃酥饼,酥饼非常脆,他询问这酥饼的名字,朋友也说不上来,苏轼随口说:“既然没有名字,那我就叫它什么酥吧。”一次去朋友家喝酒,也是一样的问题,于是又给酒起了个名字,叫“什么酒”。著名的“河东狮吼”也出自东坡之手。
东坡先生在黄州有一位好朋友叫陈季常。这位仁兄有一位性格脾气十分暴躁的妻子柳夫人。每当陈常季彻夜不眠地跟朋友们饮酒高谈阔论之时,柳夫人便不耐烦了,像一头母狮子一样大吼一声,可怜的陈季常一阵哆嗦,拄着的手杖都吓掉了,心中茫然,战战兢兢。(可见陈季常平时是多么惧内)。于是东坡先生以这件事作了一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听来不禁让人连连称叹。 东坡先生不仅识得上层生活的美好幸福,更懂得下层生活的辛酸苦辣。他的创作也可谓是雅俗共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东坡先生平时劳动,闲来作诗。可是,再悠闲的人,回忆过去时也总不免悲伤和失意。公元一千零八十二年,为排解心中被谪居的苦闷,他来到了赤壁之下,开始了他的新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他用他的诗作向世人宣泄他的悲伤与难过,同时又心怀希望,在当下的生活中继续乐观、洒脱的生活。
这是苏先生,是官场中的作家文豪,市井间的辛勤农夫,是赤壁下的豪迈诗人,也精神上的洒脱先生。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年少不识东坡名,而立之年读东坡,相见恨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