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袭人知昼暖》 蛇珠
花气袭人知昼暖,万千宠爱于一身。 曾经看过三次《红楼梦》,头一次看的是竖版的繁体字,查着字典朦朦胧胧,略晓了一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时间大约是在初中升高中的那个假期。二次阅读是横版简化字的,纠结在诗词歌赋的华丽辞藻上,对故事情节的认知反倒列其次了。更没有在意过那些三言两语简述的,给故事情节做铺垫的腌臜琐事;三次拜读留意了文字的功力,方才略略识得红楼梦的恢宏,事无巨细,皆语出有因;尤其人物心理描写,那叫一个细腻,畅达;宝钗,黛玉,王熙凤,宝玉,袭人,一个个立体印入脑海,成了挥之不去的熟人。而且影影绰绰的有一个初步认识,觉得一部《红楼梦》,曹雪芹最钟爱的人非花袭人莫属! 机缘巧合认真看了一些对《红楼梦》的红学研究,有些好阐释真有醍醐灌顶之功,把一些想不到的,一些看不透的,此刻都豁然开朗。至此《红楼梦》就从一个大观园的私人园子阔达到社会大舞台,从几个小儿女的恩恩怨怨延伸到上至帝王将相,下抵黎民百姓的快意恩仇。它已经不只是一部残缺的家史,而是一部浩瀚的有血有肉的前朝一个朝代的野史了。 今天捧起书来第四次阅读,袭人再次来袭,她更加妩媚动人,温婉可人,心细怡人,正气感人,睿智过人。她是宝玉的护身符,比宝玉口衔胎带的那块“宝玉”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是宝玉的至亲至爱,开篇宝玉就为能住长久的袭人预设了八抬大轿,并且亲口告知;黛玉都不曾有此礼遇,更有甚者,命运使然,在宝玉唯一一次迷惘中对黛玉吐露真情,受者竟然也是袭人;吃的用的更是无不以袭人为念,细到一口酥酪,从宫中带出;湘云的一枚戒指也断不能少了袭人;最动情处,袭人离开半日,宝玉也会追至家中探看。她是曹雪芹的至尊至慧,曹雪芹的笔锋扫向所有人,唯独触到袭人,便柔软到柔情似水! 正月十五,贾府男女老幼都围聚在贾母周围,承欢取乐,不敢有半步差迟落伍。宝玉却公然半路离席而去,只为红楼诸位美女云集,加在一起抵不上袭人一个人无声的呼唤!在亲自确认袭人有人陪,有宴席上最高规格的高点果鲜赐予,方才心满意足悄然离去。敬了袭人之后,他才来敬三叔二大爷,兄弟姐妹,情之所钟,可见一斑! “再别提这事,别弄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袭人听说,心下暗喜道:"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宝玉乃道:"从此休提起,全当他们三个死了,不过如此”瞧瞧,三个死了,也不能换袭人一个的忌讳之词,袭人在宝玉心中的地位再见一斑; 要说人若有情有义,专做好事,想死都找不到地儿,袭人就是这样不折不扣的典型一例;《红楼梦》后四十回,实是一无是处,唯一可取之处就是给了袭人这个无处觅死的归宿,成了它存在至今的理由。“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了了曹雪芹的心愿! 蒋玉菡何许人也?两个王爷互争他,不好大打出手,却敢来往死里打宝玉,借此给对方颜色;宝玉见了这个人,连袭人的私赠也脑前脖后的不顾了,结果连带送出挚爱。蒋玉菡就是这样一个宝玉一般无二的人物,袭人的归宿羡煞旁人;这也是曹雪芹对袭人的怜爱之笔,所能给予她的最好人间归宿! 曹雪芹借宝玉之身,动宝玉之情,把万千宠爱集于袭人一身,这是整部《红楼梦》唯一一个由始至终没有受难的幸运之人! 爱出者爱返,袭人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