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30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屈原与司马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屈原与司马迁
  
  1、
  
  一个生活于我国人文思想最为活跃时期,一个生活在国土疆域与国家实力最为盛大时期;一个胸怀浩荡之风,发愤懑之胸臆,写尽人间忧离,一个着眼数千年沧海桑田,将人间冷暖,世上风云,浓缩再浓缩,册页之间,满眼云烟;一个上下求索,其九死而犹未悔,一个委曲求生,包羞藏辱著史记。
  
  屈原,司马迁,两个中国文学史上光耀千秋的人物。
  
  屈原与司马迁,一浪漫一严谨,一诗一史。是文学,也是历史。
  
  屈原,创造出了“离骚”体,用一种宏大的叙事与抒情,写尽了世间的美好与胸中的忧愤,开中国古代文学之先河。
  
  司马迁,用一部严谨客观的《史记》,写人记事揽数千年风起云涌于一册书卷,为前朝往事树碑立传。用一部巨著,向前辈致敬,成为屈原之后,又一座文学高峰。
  
  又几千年后,另一位文学巨匠向他们致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这里,鲁迅自然是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但是,以“无韵之离骚”而誉之,就可以看出屈原《离骚》,在鲁迅心中地位之崇高。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鲁迅的心里,韵文,屈原的《离骚》为最好;散文,乃司马迁的《史记》是最佳,从史学角度来看,《史记》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
  
  伟大人物,必有其卓越之处。
  
  伟大人物,其卓越之处,必然相似。
  
  虽然,屈原与司马迁生活的时代不同,生活经历各异,所受苦难,各有不同。但,两个人的精神品格,却是那么相似:真诚、坚韧、赋生命以高贵。
  
  2、
  
  屈原,首先是一名政治家,然后才是一名诗人。
  
  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以他全部生命的热情给作品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印。从此,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屈原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楚辞”以后,中国古典文学从不自觉的生活积淀,到文人自觉的进行文学创作活动,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觉悟,一种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就如同黑夜而秉烛,茹毛饮血到燧木取火变化,其意义,是文字唤醒了一个时代,为了人们情感与思想的抒发表达,寻找到一种艺术化的方式。
  
  然而,他不是一位纯粹的诗人,政治家的身份又让他多了很多忧国忧民的情怀,让他对时局、对政治倾注了更多的关注,所以,与其他诗人相比,他内心,更加难以平静,他的诗句,则更多了一些沉郁与忧愤。
  
  作为政治家,一名国之大臣,他关心国家和人民,关注着朝廷的动向与百姓的疾苦,时刻将国家的安危与民众生活放在心上,“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常怀一颗悲悯之心,把百姓疾苦放置心上,并用诗歌表现出来。当时,许多政治家做不到,许多诗人,也做不到。这就是屈原直到今天仍被称之为爱国主义者,而受到高度评价的原因。
  
  虽然他的爱国和忠君联系在一起。他是人,不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神,在这一点上,他并不能比那些爱国忠君者做得更好。忠君与爱国,在古代是很难分得开的,我们对屈原,同样不能苛求。
  
  屈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是一名清醒政治家,他并没有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些陈腐观念所束缚,他从不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奴仆。他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的信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与统治集团进行对抗,宁死不渝。这就在忠君爱国与愚忠的最大区别。保存了独立思考、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这是屈原与一般臣子的区别。或许,这也是屈原的悲剧之所在。作为一名政治家,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最为一名诗人,他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是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的。
  
  所以,明代诗人袁宏道于《叙小修诗》对《离骚》评价道:“劲质而多怼,峭急而多露”。从这一点来看,袁宏道应该是屈原诗歌上的知音。
  
  屈原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是率性任情,真实袒露;咏唱神灵的恋爱,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颂扬烈士的牺牲,是激昂慷慨、悲凉豪壮……。
  
  屈原的襟怀坦荡而蕴藉,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给后来浪漫主义者以极大启示,如李白、李贺以及宋代写诗填词的苏轼、辛弃疾等。
  
  作为政治家,屈原忧国忧民;作为诗人,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盛赞屈原作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鲁迅则更是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3、
  
  司马迁,首先是一名史学家,然后,才是一名文学家。
  
  因为史学家的身份,决定了他的文学作品,不能像屈原的诗歌那样,汪洋恣肆,恢弘瑰丽,气势磅礴。但可以沉郁顿挫,苍凉而悲壮,质朴而情深。同样,他的文学创作,也开启了一代现实主义文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的创作。
  
  《史记》以宏大的场景叙事,简洁的人物描写,将上下几千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风起云涌,囊括于笔端,为那些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人和事,树碑立传。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他们的一爱一恨,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场相逢,一次诀别,都历历在目,都让人慨而歌之,歌而泣下矣。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这也是史学的魅力,这就是司马迁带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用文学的笔法去写史,其魅力就在于以克制、含蓄;就在于剔除华丽与浪漫,用极质朴的文字表达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叙事与描写,却内敛着惊涛骇浪,刀光剑影。所以,千载之后,仍然能使我们不知不觉跟着他的墨迹,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或许,司马迁的坎坷经历,让他的人生蒙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致使他文字,或多或少沉浸于一种悲壮色彩,的笔下,也有了过多的悲剧英雄。《李将军列传》里面的李广与他孙子李陵;《项羽本纪》里面的西楚霸王,虽然力拔山兮气盖世,但终究也是四面楚歌自刎而死;《刺客列传》里面的荆轲刺杀秦王,虽然荆轲一身是胆,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绝心志,但其下场,也是让人扼腕痛惜;更有我们上文中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即使遭受同僚陷害和君王的疏远也不改初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最终,国破而万念俱灰,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悲壮色彩的文字,塑造了众多悲剧色彩的人物,成了《史记》里面人物塑造的一大特点,也增加了更能打动人心的魅力。
  
  以史学始,以文学终。《史记》就有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可谓“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从文学角度而言,其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
  
  所以,鲁迅才说把司马迁的《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绝唱。那么,《离骚》也是无以继之者矣。
  
  4、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却都对生命的意义有着同样深刻的认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认为,人的生命是用来追求真理的,哪管它路途遥远与坎坷曲折,都将孜孜以求。如果,一个人无法穷尽一生去追寻真理,那么,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当他上下求索而无果的时候,就毅然决然将自己的生命,交还给那条生生不息的河流,让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再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司马迁看来,人总是免不了一死,但死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同的。他是从死的角度来看待生命意义的。或许,对我们如何看待生命,更有参考价值。的确,无论是谁,都不会长生不老,卑贱者不能,高贵者也不能。所以,生死关头,如何进行选择,就彰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两个不同时代思想卓越而文学成就卓著的人物,对于生与死,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选择了以身殉国,用生命的毁灭,点燃追求真理的火种;一个,选择了忍辱偷生,用苟延残喘,铸造了一座史学与文学的丰碑。
  
  屈原的死,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真理,不惜一死的榜样;司马迁的不死,成就了史家之绝唱。
  
  屈原的死,让《离骚》光耀千秋;司马迁的不死,让《史记》名垂千古。
  
  死与不死,屈原与司马迁的生命,都同样比泰山还重。
  
  屈原的《离骚》就像司马迁的《史记》,一样。是丰碑,是绝唱。
  
  两部文学巨著,同样倾注了两个人全部的心血与才华,两部文学巨著同样凝结了两个人所遭受磨难与心酸,两部文学巨著,也都让两个人,名声不朽。
  
  

2#
发表于 2019-3-16 14:33 | 只看该作者
比较法治学的范例,很受启发。
3#
 楼主| 发表于 2019-3-17 09:33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3-16 14:33
比较法治学的范例,很受启发。

嗯,古之前贤,文学层面,精神层面会有很多相同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总结。
谢谢来访。
4#
发表于 2019-3-17 10:26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9-3-17 09:33
嗯,古之前贤,文学层面,精神层面会有很多相同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总结。
谢谢来访。

主要是前来学习借鉴。版主客气。
5#
 楼主| 发表于 2019-3-18 08:07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3-17 10:26
主要是前来学习借鉴。版主客气。

你的那一篇,就很有借鉴价值啊。
还请多多赐稿。
6#
发表于 2019-3-18 08:38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9-3-18 08:07
你的那一篇,就很有借鉴价值啊。
还请多多赐稿。

还是要多向版主学习。多多交流。
7#
发表于 2019-3-25 22:5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不错,这就是事实,问好
8#
发表于 2019-4-7 05:14 | 只看该作者
屈原,我不看好,明明一匹雄狮,却被一条狗链子栓死。
9#
发表于 2019-5-12 13:1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楼主,学习了。
有不同意见,提出来交流,没有不敬意思。
我以为屈原首先是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家族地位使得他拥有从政的优先权利,他力所不逮,根本驾驭不了面对的局势;又有一颗浪漫的文人之心,和超凡的才情,遂以我们看到的面貌,就是呈现一个高贵但自以为非常失败的命运给大家。
司马迁,职位是太史公,但是,不能准确说明其人的本质是历史学家。实质我们读史记的作用应该正相反。如果普通情况的人物介绍,那当然要以现实的工作职位为先。那说到司马迁,他太不普通了,我以为他是文圣。大家也许有不同看法,没关系,只要不诵三字经欢迎交流哈。司马迁文学地位的崇高至少是公认的,所以我们要论其本质。说,虽然零星还有一点篇章,主要是史记,通过史记司马迁使人认识他先生的文学地位,因而先入为主,依从名家已有的论断,诸如实录之类良史的定评。实则他先生本质上是文人,才情超迈的文人,而后卓然而立的文学家。散文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散文就是最原始的文字控驭,司马迁为最高峰。感情也是,浪漫情怀为主。他是超脱现实的。他读史,著作史书,没有从历史上学到有益于养身立命的学问。这些学问他自然都懂,但就是无法成为他自己的学问。根本原因是他在文明的人类发展取舍上,先天就有文学底子,后天又从法天地自然,而得到的都是唯美的东西。我们看史记演绎的成分太多了。即使有实际的事情,在司马迁笔下,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冰冷呆板的人事。
拜读楼主文字,说一点个人见解,再次致意,不是冒犯哈!
10#
发表于 2019-5-13 16:30 | 只看该作者
致意楼主!我这样无知的轻肆言论,能给贴出来,对于版主、这里也兼楼主,这个风度,还有中财论坛的气度,真心钦佩!!
现在禁言盛行,有时势使然不得不然处,也有人为畛域摈却异响的情况在。而摆弄文字,求学今古,正该广其咨议。说栾书有手造下宫之难的狼戾,亦有从容纳言绕角的开明,如何今人不如古人?文章千古事,学习成万家。积极的人生首先在学习不辍,学习怎么可以离开讨论?
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07:25 , Processed in 0.0588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