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芳魂 于 2019-4-22 12:48 编辑
作者:六秒
阅读古诗时,常常会看到“宕开一笔”的手法——诗词在收束时并不完全顺承前意,而是绕开笔墨,转而言它,以达到行文意蕴和结构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简称“宕笔”。根据前人的说法,“宕笔”分为“游离主题”、“答非所问”、“以景结情”和“借结之法”等几种,多见于结句中。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文学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有情有景,二者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灵魂健全的杰作。以这为前提,若能宕开一笔则是文之上品。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雾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是柳永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其情景交融、跌宕起伏的艺术技巧在这首词中的运用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上阕中的蝉“寒”、长亭“晚”、骤雨“初歇”等表示“时辰到了”的景物纷纷铺就了接下来的兰舟“催发”。字里行间渲染离别在即的急切状态,离人的不舍心绪被这一切急迫的情景烘托得淋漓尽致。离人希望能“留”和友人深深的“恋”组成一个难舍难分的词,但奈何时间催舟行、舟催人分?所有的感情只能通过眼泪,洒在江边。眼泪留得下,人却不能留。只恨自己的身体不能化作泪滴,扎入此地,故只能“无语凝噎”。上阕结句一个没有说明主语的“念”字,到底谁念谁?词人没有明说,这就有了互相思念、怀念的意味。是否二人还在追忆往昔的好时光?离别就在眼前,要去往千里之外,二人是否还在约定日后相见?然后笔锋一转,直指雾天烟波——描摹沉沉的“雾霭”,离愁别绪一如这水面上开阔苍茫的“楚天”。令人禁不住就如曹操所言的“悲从中来,不能断绝”。 上阕描写完正面的道别之景,下阕第一句抛开个人不谈,纵观历史长河,由此情此景直接道出“多情伤离别”是“自古”以来,人皆有之。历史绵延几千年,时至今日人们依旧会为离别伤感,不仅感叹人性的共通,同时也感怀离别巨大的杀伤力。个人情感延伸至大众,是推己及人的手法,因而使读者也感同身受那份沉沉的离愁别绪。接下来的一句“哪堪冷落清秋节”前加上“更”字,使读者似乎能听见了离人眼泪落地的声音。 踏上船板的前一刻突然反问,今晚的自斟自饮,将酒醒何处?既是问自己也是问友人。但诗人接下来却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想象到独自在孤舟上所能看到的景物——“杨柳岸”、“晓风”和“残月”这三个意象。这就是词绝妙之处——宕开一笔的手法。依依不舍的杨柳、江边清晨微凉的风、挂在西边将要消失的半边月亮,这三个意象拼合在一起,有种“万物皆似我”的感叹。与词开篇的凄凉景物有机衔接,堪称是悲痛不舍之情的完美展现。写景言情、寓情于景,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此处“景语胜情语”,两句有景有情的词撩拨千百年来人们的离愁别绪,果真是千古绝句,也照应了上文王国维“文学二质”的说法。 接着,“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这一句抒情承接上文的宕笔,似是上文景物喷薄而出的感情的收敛。但其实是更进一步推开去——遥想此次轻舟一别,相见遥遥无期,日后良辰美景再好也是虚无的东西。越想越远,越远越悲。相比之下,此处“情语胜景语”,宕笔写完旅途孤独悲凉的风景,再一次宕开笔尖写日后无君即虚设的良辰美景。宕笔上的宕笔,意境也更深更远。 整首词在这种悲至极点的氛围里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完结,似乎看见词人与友人从“执手相看”到“挥袖而去”的一瞬间。离别之际“无语凝噎”,别后想说却找不到人。这种目前与未来、现实与想象的对比把全词的情感推到顶点,便收笔,留给后人无尽的唏嘘感叹。 全词跌宕,“一景一情”,情景相互交错,似乎其中两分句之间哪怕插入一句或者删除一句都是对全词情感结构的破坏。此外,词人以时间顺序为叙事线索,真挚的情感融入同样悲情的秋景中,虚实相生,层层递进,写景与抒情的回环,撩人心弦。词中跌宕的手笔使情感的抒发缠绵悱恻,意境深远。 柳永《雨霖铃》中的“宕开一笔”是唐宋诗词中典型的笔法,是情景交融写法炉火纯青的体现。学者刘永济曾以“情结以动荡见奇,景结以迷离称隽”来评价结句的宕笔。《雨霖铃》中“情结”与“景结”互相嵌入,堪称“动荡迷离”、“奇隽相映”,是宕笔的最高境界。 “宕开一笔”这种“转笔言他”的手法,是诗词文赋经常运用的手法。笔法浑厚或细腻的宕笔所至之处,都有种意境开阔,抒情婉转的效果。所谓的“宕开一笔天地宽”,说的大概就是这样。 六秒·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