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3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散文:人生与充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6-8 0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f13709060132 于 2019-6-10 17:03 编辑

人生与充电
雨雾巴山
   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每天都离不开手机,但手机这种东西,是一种有限能源工具,要不时的充电,获取新的能源。
人的一生,要比手机的寿命长得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古代还有个叫安期生的人,司马迁在《史记》里说,他活了一千岁。
   人类之所以能够把生命延长到几十、上百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不断的充电。
   我们每天在喝水、甚至喝酒,吃五谷杂粮、甚至山珍海味,吃水果、甚至保健品。总之,每天在获取能量,所以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上述这类充电,是获取维持生理机能的充电。
    其实,人类还在不断的进行着另外一种充电方式,那就是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用传统的话说就是:学习,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充干电。
    所以,有两位伟人毛泽东和周恩来,他们分别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学习再学习!
   现在的人很懒散,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我们年轻的时候,很多地方很多做生意的人,早上六、七点钟就开门做生意了。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除开卖早餐的,很少有人八点之前开门营业。
   当然,这不是以一种倒退现象,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社会发展的方向,就是让社会成员都有幸福感。
  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例如,原来一周上六天班,现在改为上五天,还有人提出四天半工作制。
  人性化的社会,只能说明生存环境好了,并不等于就可以停止知识、技能的充电,因为社会的另一面,是完善的各类竞争机制,让竞争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当然,学习与打游戏、看电视相比,肯定是鼓噪乏味,甚至是痛苦的。
  但你必须学习,必须充干电。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些人能够用智能手机发微信,甚至使用支付宝一类。
   还有一类老人,只能使用老人机打打电话而已,智能手机的所有功能他们一点都不懂,原因是他们没有学习,没有充干电。
  其实,人生的充干电,有些是主动的,还有些是被动的。
  被动的充干电,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例如,作为中国人来说,最初每个人学用筷子的时候,可能要经过大人很多次矫正和自己的多次实践,才能掌握这个技巧。
   这就是被动的充干电,至于学校里去学数学、语文,即便你是非常不愿意学,但那还是属于主动充干电。
   其实,我想表达的充干电,还不是学校的学习,而是离开学校之后的学习,那才算是真正的充干电。
   现在很多年轻人抱怨,说他们专业不对口,本来是学能源的结果去卖房子,本来是学工程的,结果去推销保险。
   老实讲,你大学三年、四年学不了多少东西,即便学了一点东西,也是基础的、表皮的,所以,人家医学的本科是学五年。
   或者说,学校学的那点东西决定不了你的人生成败,关键是离开学校后的继续充电。
  凡是读过书的中国人,恐怕没有不知道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个人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中国文化的旗手,一个是诗歌、戏剧都达到登峰造极的人物,也就说这是两个文学巨匠。
  但是,这两个人在学校里的专业,都是学医的。
  特别是郭沫若,他在考古方面,在中国是达到最高境界的,据说他认识的甲骨文的数量,没有人可以超越。
  其实,他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化部长,这些渊博的知识,都是他自己充干电得到的。
  人生很漫长,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你要生存下去,必须要不断的充电。
  就我自己来说,这一生分别从事过高中语文教学、金融、工程管理,现在在高校教土木工程。
  我本来在学校里,是师范大学学汉语言文学的,后来又进修土木工程。
  但曾经商调到银行去搞基建的时候,却又开始学习金融。
   因为进银行以后,还没有开始修房子,领导总不能让你在那里喝茶水、看报纸吧!
   所以,我被派到基层去当柜员,一切从头开始学。
   等到我的业务熟悉到当上营业机构主任的时候,却又调我回去修房子了。
   这等于又充了一次干电。
   等到工商银行开始裁员,动员大家买断工龄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递交了申请书。
   我无所谓,我们干电充足,我们有底气。
   买断工龄,我到省城一家建筑施工企业打工,工程上的什么预决算,什么施工方案,以及项目部的账户管理我都轻车熟路。
   快满五十岁的时候,我厌倦了工程上的东奔西跑,以及没有底线的喝酒,我决定离开这个行业去教书,因为我最早教过十年高中。
   我到一所高校去应聘外聘教师,学校的领导听了我一堂课,二话没说就跟我签了外聘合同。
   事后教务处长说,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人。
   所以,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说,我在汉语言文学、土木工程、金融这三个行业,都达到了本科以上的水平。
  其实,大学四年学不了多少东西,更何况现在的人都很懒散。
  社会进步很快,科学发展也很快,不充电不行,必须不断的充干电。
   即便你的学历很高,或者说在学校里学了很多东西,还是要不断的充电。
   以医学为例,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医院博士生已经很多了,一个医学博士至少得学十一年的专业,当然前提是博士能够在三年顺利毕业。
   十一年应该是把所研究的那个方面的知识学得差不多了,但还是要不断充电,或者更具体的说,是获得丰富的临床经验。
  人与人的差别太大了,我见过可以吃泥沙的人,你行吗?
  医学进步也很快,我们当小孩的时候,青霉素是很金贵的药,一般都只用链霉素,所以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现在很多耳朵不好。
  而现在,医学上已经不提倡或者说限制使用抗生素药物类了。
  还有像乙型肝炎、糖尿病都是近些年才发现的疾病,我们当小孩的时候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些病。
  社会的进步,涉及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日常生活。
  手机上交流,你得会用微信;网上买东西,你得会使用淘宝;手机结账,你得会使用支付宝。
   所以,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不断的充干电。
   还是伟人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


作者简介
杜飞,笔名:云雾巴山,男,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国家开放大学外聘教授。1995年以来,先后在国家、省级各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出版专著7本。
      电话:13709060132  ;微信:df13709060132  ;
QQ531300843;邮箱:531300843@qq.com




2#
发表于 2019-6-9 21:2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哈!欢迎朋友来散文版发帖。请编辑一下哈。参考版主帖子的规范格式。问好。
3#
发表于 2019-6-10 10:4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光临春夜听雨版块。《人生与充电》,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观点鲜明,论述充分。建议按照本版版式要求重新排版。
4#
发表于 2019-6-10 10:56 | 只看该作者
对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的现象与认知,表达了个人对人生过程中“充电”成长的见解。
请朋友按照论坛要求发帖。问好。
5#
发表于 2019-6-10 11:35 | 只看该作者
也的确如此,人要想生,必须时刻学习,充实思想与心灵。
6#
发表于 2019-6-11 21:5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光临散文版!文字不错,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请注意一下排版格式:段首空两格,段间空一行。若是原创首发,请加版权。
7#
发表于 2019-6-12 08:37 | 只看该作者
有人生哲思的文章,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18:54 , Processed in 0.11163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