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10-14 23:37 编辑
前面写过一篇关于杜甫的文章,看到十月“家”的话题,忽然想再写写杜甫。
杜甫的出身是不低的,他的祖父曾经做到过宰相,而且是著名的诗人。家学渊源,所以杜甫有着非常深厚的儒家文化根基,一生立志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是,生不逢时,他的一生恰恰处在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更恰恰的是,似乎所有的不幸全都加在了杜甫的身上。这就导致了杜甫一生漂沦孤独,虽然对于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希望和梦想,却最终落得所有的美梦完全破裂。杜甫曾经这样怀念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话拿来说他自己,似乎毫不为过。
杜甫是怀揣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走出河南走向长安进而想走向全国,去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愿望的。未到长安,他就碰上了从长安失败了而“气宇轩昂”的离开长安的李白。但是,李白的经历没有给他任何的提醒,他仍然到了长安。他一到长安参加科考,就碰上了历史上最大的一出闹剧,“野无遗贤”的历史大笑话。这导致他在长安困守十年。这时他的家庭生活如何?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家则只有四面墙壁,自己奔波一天,回到家里,“痴儿不识父子礼,跳怒索食啼门东”,孩子饥饿到这种程度,家境可想而知。接着是安史之乱,杜甫先是陷身叛军,使得自己和在鄜州的家人难以相见,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孤独困守,自己一点帮不上忙,只能够在远方无奈的牵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盼望着能够早一天“双照泪痕干”,一点实际贡献做不出来,杜甫之心情可想而知。逃出长安投奔唐肃宗之后,弄了个左拾遗当,不久就因为为打了败仗的房琬上书被斥责,又是一个很不得志的时期。辞官后,跑到四川投奔四川节度使严武,这是他一生比较安定的一段时间,在成都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还经常被狂风掀翻屋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想,其时的杜甫草堂绝对没有现在的杜甫草堂那么的富丽堂皇。严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加上年老思乡,便离开四川,沿长江漂流,进入“漂泊西南天地间”的晚年,此时的落魄就可想而知了——堂堂的大诗人,只有一条小船随波流浪,应该是近乎乞丐了。最终杜甫未能回到老家,而是病死在了这条小船上。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杜甫再被洪水围困多日之后,被人救出,当地县令给他提供酒食,杜甫因为饱食而死。不论哪种结局,杜甫的一生,都是值得同情的。
“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朝很多人发出过类似的感慨;“百无一用是书生”,很多人抒发过这样的无奈。
大唐,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也是一个用挥金如土来显示自己个性及才华的时代。陈子昂在长安街头摔碎价值连城的古琴来推销自己的文章,一下子名噪长安;李白带着万两黄金走出四川,一年之内挥洒殆尽;白居易画船挂满酒肉在西湖上游乐,酒肉不尽不归......然而杜甫没有这样的豪举,他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儒士,他也没有这样豪富的家境。大唐是一个到处是黄金的时代,李白虽然被权贵排挤出长安,但却是“赐金放还”,可以任意的支取地方政府的钱花;韩愈给自己的好友写一篇纪念文章,得到满车的回报还认为自己的文章卖贱了......但是杜甫当时没有得到这么好的机会,他没有受到朝廷如此的宠爱,他的诗名也是在几百年之后才被江西诗派的人挖掘出来的。所以,活着的杜甫只能是贫穷,只能是“生理只凭黄阁老”,只能是“白头搔更短”了,杜甫的家人也只能是嗷嗷待哺,吃了上顿没下顿了。这大概就是“君子固穷”吧?可是杜甫没有改变自己。
大唐是有着运用各种方式、抓住各种机会来求得仕进的,如上文所说的陈子昂摔琴,如卢藏用的终南捷径,如王维的借助玉真公主。就连豪放洒脱如李白——他是不愿意参加正规科考的,也要通过这些手段来展示自己,比如他参加竹溪六逸,比如他通过贺知章的赞美,比如他写诗赞颂杨贵妃的魅力和善解人意,比如白居易拜见大诗人顾况......比比皆是。但是杜甫没有。他属于“野无遗贤”,之后就规规矩矩的等着机会,就只能通过给人当幕僚来谋生。
可是,杜甫却又不是当幕僚的料子。他在等着朝廷的重用,他却在写着《丽人行》,是在夸耀大唐的风光吗?却在写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里的人会喜欢你吗?你要做人家李家的官,却偏偏讽刺人家,要去些什么《三吏》《三别》,你是什么意思呢?好不容易混了个拾遗,还偏偏去给那个不会打仗的书呆子帮腔——你是真真的不识时务啊!到了四川,你明明是去蹭人家的饭吃,严武待你不错了,让你当了工部员外郎,既有俸禄,还难免有点油水,你还不知足,仍然暴露出你那“褊急佻躁”的毛病,吃饱了喝足了,站到桌子上去问人家严武——你若不是有个好爸爸,你那里比我强——若不是严武的老母亲压着,你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不识时务,不知进退,不懂得人情世故——你根本不是玩政治的料!所以,你是“于国于家无望”的。
幸亏你有点文化,让你在几百年之后成了诗圣,当了诗史。
这就是国家不幸诗家幸么?这就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么?
——亦或许正因为有了如同杜甫这样的不知进退、不识时务的人,才是民族文化永久流传的原因吧!
鲁迅先生把它称作“为民请命的人”!
——于此深秋,首场秋雨增寒之际,想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说杜甫。安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