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三月·旧俗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9 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雨潇凌

  农历三月初三
  旧时农村在这一天有吃地米菜煮鸡蛋的习俗。村里老人常说,三三之数,春夏相交时,蛇群冬眠苏醒,倾巢出洞,疾病始流行。地米菜与鸡蛋混煮后服食,可治疗顽疾,避邪祈福。曾经我问过姥姥这种习俗的由来,她亦不可知,只道,祖上沿袭,代代相传,始至今。
  后来翻阅《民俗学志》,看到这样一段逸闻趣事: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于一老者家中避雨,见其头痛头晕,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采其园内地米菜一把,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百姓纷纷仿效,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是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即在沔阳形成风俗,并于江汉平原一带逐渐盛行。孝感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历来风俗隆重,自是不能例外。
  姥姥说,地米菜煮鸡蛋的选材极其考究,须是新鲜的地米菜和月初母鸡产下的鸡蛋;时间亦只能是早上,中午、下午和晚上皆不可。这种沿袭,代代相传。从姥姥传及母亲,她们亦循规蹈矩,虔诚而郑重。
  于是,每年三月初三一清早,菜畦和田埂上便随处可见躬身挑荠菜的农家女子。她们在三月初二晚上约定好,第二天天还未亮,便着装整齐地前往菜畦田间,寻觅荠菜。等我起床时,她们已提着一篮子一篮子的荠菜从晨光中往回走。身上的露水还未干,头发和眉毛上沾染着晶莹剔透的露珠,面容祥和而安静,仿佛进行着一场盛大的仪式。
  地米菜煮鸡蛋的做法也别有意味:将地米菜去黄叶,洗净,扎团,同鸡蛋、水一起放入锅内。煮开几滚后,拣出地米菜,鸡蛋去壳,加红枣,加糖一起入锅煮。这是富户人家的做法;平常人家,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少了红枣、红糖一类的奢侈,却别有意味。
  母亲准备妥当以后,我便坐在灶膛下烧火。木柴燃烧发出清脆的响声,混着淡淡的泥土和木材香味。火光从灶膛内照出来,映在人脸上,红通通的。寒冬腊月,灶膛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那里足够暖和。母亲亦不说我,只是时不时停下来看看我,怕我被火烧着了。
  约莫半个时辰,厨房里便满是鸡蛋熟透的香气和地米菜的清香。阳光从陈旧的木格子窗户射进来,照见尘埃飞舞,像是时光突然停驻不前。母亲沐浴在晨光中,笔直地站在灶膛前,掀开锅盖,捞出锅中的鸡蛋,轻声唤我,轩轩,洗手去,准备吃鸡蛋咯!待及我重新进入厨房,母亲已将去壳的鸡蛋放在碗中。虽无红枣加红糖,我亦觉得异常好吃。清平生活,便似这般万种风情,回味无穷。成长以后,外地求学,遂再也没有吃过。大抵这样的风俗逐渐淡漠了,也鲜有人提及,最终湮没在人间烟火之中。
  事隔多年,这样的温暖只存在于童年记忆里。如今,除了千里相望,沉潜回忆,我想我是与之彻底隔绝了,纵使我是如何如何的想要再回去。



[ 本帖最后由 雨潇凌 于 2010-6-10 16:51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6-9 15:0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没编辑好啊。先记号。问好!
3#
发表于 2010-6-9 17:28 | 只看该作者
:三月•旧俗香:“除了千里相望,沉潜回忆,我想我是与之彻底隔绝了,纵使我是如何如何的想要再回去。”,是的,这个世上,除了现实,还有记忆和幻想,倘若头上能挂着那个穿越时间的、神奇的盒子,大约都想过回去,都做过回去的梦想。然而,落在纸上,其实就是人生的不断轮回,从此刻,到彼刻,从那一刻,再到那一刻,因为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的最本真的记忆拥有,最纯粹的唯美愿望。
4#
发表于 2010-6-10 10:32 | 只看该作者
很朴实的文字,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1 00:58 , Processed in 0.0933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