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贤文化里的美丽乡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8 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21-4-8 22:34 编辑


乡贤文化里的美丽乡愁
一一解读郑标新著《百年乡贤》

远牵

        作为一名资深电视导演,郑标在电视领域成就斐然,他执导的作品多次获"星光奖″、"金桥奖"、"彩虹奖″等国家电视文艺类最高奖。现代传媒对文化现象可以深度介入观察,电视人郑标对乡贤文化的记录也是如此。新书《百年乡贤》中,郑标以采访叩问乡贤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丰富资料,经数十年的厚积沉淀,闭关数月后修成此书。本书将辛集一方最具代表性的十八位乡贤在艺术道路上跋涉求索的足迹予以了生动回放,书中所列乡贤在各自的术业领域均具有顶级的影响力,能亲近他们并加以鲜活的呈现,非资深跨界者不能为之。而郑标恰能担当此任,他集文史研究专家,讲学教授、文艺评论家与文化学者的多重角色于一身,以收集整编地方乡贤文化为己任,凭一腔赤子热忱投入本书的激情创作,孜孜以日,终于完成了这样一部具有高度标识性的地方乡贤文化帙卷。

       乡贤文化的出发地是"乡″。此"乡″是作者地理意义上的原乡,也是书中所记贤达共同的精神故乡。辛集旧称束鹿,一百年间的地缘连接是柔韧的情感纽带,束鹿乡贤辽阔的生命走向皆发祥于本土文化的根脉。在《百年乡贤》这部有情感、有富藏的达雅之书中,郑标以纪实手法呈现出了辛集渊源的文化命脉与乡贤望重的大家风范,读这本开卷有益的厚重之书,是一场文化的熏染,也是一轮精神的飞升。

    “乡贤”彰显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底蕴,也是最具亮色的人文名片。《百年乡贤》所记本土的大德大才,皆是修、齐、治、平的入世标榜,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词作者公木、晋剧泰斗丁果仙、川剧皇后陈书舫、画坛宗师赵望云、中科院院士曹天钦、百年名校辛集中学首任校长陈挹芬等。这些乡贤人物宛如星曜激励后人,他们使乡贤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郑标写到文坛名宿时,插叙了自己在辛集中学读书时的一段往事:老师讲到课本上《挥手之间》的作者方纪时说其"老家就在距离辛集中学几里地的佃士营村”同学们顿时一片惊呼。乡贤垂范对本土的后晋英才是一种无形的感召,作者郑标自己就是得益于优秀乡贤文化滋养的例证。《百年乡贤》所内蕴的优秀文化基因同深植的乡土文化自信,会转化为接引后人传承的强大内生动力。

      《百年乡贤》里贯穿的时间背景,是中国历史上曲折动荡,翻天覆地的一百年。乡贤人物大多处在时代的风头浪尖,他们的生命轨迹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联。如本书提到的:剧作家任桂林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创作出京剧新剧目《逼上梁山》;话剧大师刁光覃是在"四人帮″倒台后复排人艺名剧《蔡文姬》;公木创作的军歌《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由《八路军进行曲》而来,之后创作的《东方红》《英雄赞歌》,分别源于抗日战争胜利与抗美援朝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抗战时期"文坛三老"之一的老向为点燃民众抗战热情编印《抗日三字经》;学界翅楚曹天钦因响应建国后回国效力的国家号召而由剑桥博士转为中科院院士;戏曲名角丁果仙、陈书舱均是建国后首届全国戏曲汇演最高荣誉获得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乡贤人物的个体命运与中国社会的国家命运总体走向高度一致,乡贤人物的群像映照出中国社会的全貌,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为《百年乡贤》最坚定的文化标榜,也是最深沉的精神昭告。

       德艺双馨的乡贤文化是一方招牌,更是人生励志的典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乡贤个人奋斗的如实写照,如丁果仙刻苦练功而以"果子红″成名;"七岁红″的陈书舫向业内各行当虚心学绝活而成川剧皇后;走出象牙塔的画家赵望云深入劳苦大众去乡村写生而被称作"中国的米勒″;"我自守道甘寂寞"的任率英执着于勤奋创作,一生创作的工笔画达五千余幅之多;魏隐儒潜心查勘古籍版本,能鉴出一处相隔276年的错误;淡泊名利的贺志伊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悬壶济世的中医泰斗屡起沉疴,一心赴救……《百年乡贤》书表的诸位乡贤以精深的艺术造诣为后人提供了自强不息的个人奋斗样本,其节操风范可亲炙后学,高山仰止,远播海内,百年续焰。

        不同于一般传记,《百年乡贤》除了行文严谨考究、真实可信,郑标的学者文笔让本书更多了一层温度的传递,许多资料的收集带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附带着个人情感的自然流溢。如出生于束鹿的著名科学家曹天钦与夫人谢希德(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的爱情从青梅竹马到与子偕老,他们死生契阔的患难爱情催人振奋,感人肺腑,更令人向往,其美好与启迪,成为乡贤叙述中的珍贵之笔;编者老向,这位在30年代叱咤文坛、以"《论语》八仙"闻名的幽默大师,今人竟多不知这位与老舍齐名的老向为何人。郑标此书将老向的文事娓娓道来,使这块"埋在黄土里的金疙瘩″重见了天日,弥补了香港作家刘以鬯提到老向时所说的为史家忽视的“引以为憾”。另一方面,郑标作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的入室弟子,深种的梨园情结使他在考证丁果仙的身世时不辞辛苦几度寻访终于解开了谜团;才情卓荦的大作家方纪,孙犁赞其文章"可以传世",当今的新书却无一本方纪著作。为使泽被后世的乡贤精神得以存继,郑标视写成此书为急务,一番精心架构,终于写成这本有情,有用,有味,有料的《百年乡贤》。

      《百年乡贤》内容所涉庞杂广博,信息量极为丰富,覆盖面触及剧艺、文坛、书画、教育、治学、考古、中医、武林等多个业界。在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些乡贤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平行共生,交相辉映,荟萃成一组深远,壮阔,清晰,光彩的历史长镜,其内蕴的人文价值是多维度的。郑标将这些乡贤序列连缀出新,以一个文化传播者独到的艺术审美,将以乡贤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脉络有机地架构并呈现出来,难能可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行文,其精深考究,洗练舒展更兼博雅通达,充分显示出了作者的丰厚学养,赤热情怀与丰沛飞扬的文才。为使年轻一代更好地吸收乡贤精神的文化给养,郑标在一些细节上还有意识地嵌用了网络热词,以此给以乡贤文化为代表的具有优秀传统的乡土文化营造出了一个妥帖的当前语境,这样的笔致使得十八乡贤的面目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不失前卫,弥足可亲。

        乡贤离不开乡土,乡土牵系着乡愁。乡贤的人格光芒很大程度上也是乡愁记忆的一部分。如果说乡土是乡愁的地理坐标,那乡贤就是乡愁的精神坐标。**总书记说过,"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乡愁里有家国情怀,有文脉延亘,有共同的精神印迹与心灵归属。《百年乡贤》既是电视媒体人郑标对文化河北与乡土记忆的衷心交付,也是一个资深辛集学子对美丽乡愁的最好注解与理想释怀。
(2567字)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4-9 09:0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远牵版主支持【书话评论】版块。先加分,随后啦抽空来细读。祝好。
3#
发表于 2021-4-12 10:18 | 只看该作者
远牵版主的《乡贤文化里的美丽乡愁》,是对郑标的新著《百年乡贤》做的个人化的解读。在他的体认里,“乡贤”彰显的是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底蕴,也是最具亮色的人文名片,我深以为然,完全赞同。这“十八位乡贤”的人生经历很不平凡,作者的文笔也是很老道的。这篇解读文章,深入浅出,把原作的主要特点予以解读,的确很好。拜读后,受益良多。祝好。
4#
发表于 2021-4-13 19:3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导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19:32 , Processed in 0.06734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